基于分工优势理论的企业管理创新

2014-05-14 11:30魏学津
商业经济研究 2014年12期
关键词:管理创新

魏学津

内容摘要:本文首先对劳动分工理论、管理创新理论做了简要介绍,为本文论述的展开提供了理论基础,其次分析了基于分工优势理论的企业管理创新模式的切入点,进而分别从企业内部构建管理创新循环模式、企业外部构建管理创新共享模式进行了详细论述,最后阐述了企业内部、外部同时进行管理创新模式构建的重要性,以期为企业进行管理创新活动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管理创新 劳动分工理论 内部循环模式 外部共享模式

理论基础

(一)劳动分工理论

亚当·斯密于1776年3月在《国富论》中第一次提出了劳动分工的观点,系统分析了劳动分工对于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和国民财富增加的积极作用,此后分工论在管理理论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促成了之后的专业分工、管理职能分工、社会分工等一系列分工理论的形成和完善,为企业如何将自身的能力和资源发挥出最大效用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无论这一系列的理论如何演化和发展,始终离不开分工的最原始内涵。劳动分工代表了人们社会经济活动的划分和独立化、专门化,简单来说,劳动分工就是适合的人做适合的事,熟能生巧,减少劳动时间,节省劳动成本,提升劳动效率的活动。

(二)管理创新理论

奥地利政治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1912年最初提出了“创新”的理念,而近年来,随着管理学的不断发展和管理学理论的不断补充,“管理创新”的概念逐渐兴起,企业开始重视如何在管理过程中最大程度地激发员工的创造性思维,并将之转化为对企业盈利有利的产品、服务等实质性存在的实体,因此,构建一个充满活力、思维活跃、创造性较强的企业是每个企业家的愿望。而现代更为a完善的管理创新的概念,则是指企业将新的管理要素个体(如管理技术、管理方式、管理工具、管理模式等)或几个管理要素的有机组合引入企业管理过程中为企业谋求福利、实现企业目标的活动,这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着的过程,而非一次性完成的、阶段性的结果。

基于分工优势理论的企业管理创新模式切入点分析

基于上述的劳动分工理论和管理创新理论,本文将企业管理创新的模式分别从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两个切入点进行了考虑,并将展开详细论述。

一直以来,企业的管理离不开层级和职权的制约,员工在企业内以构建成熟的管理层级中尽职地扮演自己的角色、完成自身的任务,无论是创业型组织、职能制组织、事业部型组织,还是更为复杂的如M型组织、战略业务单位组织、矩阵型组织等组织类型,企业的高层和基层所处的工作环境,都是较为被动的管理环境,即层级和职权是督促企业全体上下实现管理的源泉,而企业自觉式管理创新的实现却需要从这种固有的思维中脱离出来,重新思考企业内部、外部所面临的环境,在此环境中企业需要面对的问题和需要克服的阻力又有哪些。

如图1所示,作为社会生产力进步的主要推动主体之一的企业,首先富有存在个体的特征,可以自行推动管理创新的进程,然而,企业也是构成整个社会整体、推动社会运作的一份子,又富有社会成员的特征,它需要与社会接轨,与其他社会成员通力合作、互利多赢。单靠企业的一己之力,推动管理创新是有限的,企业的劳动分工也仅限于企业内部(如图1中所示生产部门、技术部门等不同部门的划分),这种分工立足于微观视角,将视野放置于一个企业的内部,因此最终也只能通过层级和职权来促使企业进行被动的管理创新。如果将视线从企业内部转移到整个社会体系的运作中,可以看到从宏观的角度出发,企业也是劳动分工的一个主体,换一个角度而言,它承担着为社会提供所需物品的职责,但如果单从这个角度出发,企业进行管理创新的分析也只不过是为了与其他部门进行有效配合的被动活动,只有其他的社会成员有所动作或对企业的活动有相应的应对,企业才会进行管理创新的活动。

如上所述,企业要想实现自觉式管理创新的模式,仅凭从内部切入或从外部切入都具有较大的局限性,这就要求企业将内部和外部进行综合考量。这一结论从分工理论也可以推导出来:管理创新的推动不是局限于单一主体(企业范畴)的本身,进行专业化分工,需要从影响企业管理创新的所有社会活动集合体的角度加以考虑,对各个活动个体与其适当参与的活动进行有机匹配,实现活动—主体的成功配对;随后,协同作用的效果便会逐步显现出来,因为各个主体并不是分离而孤立的,主体活动之间的耦合、振荡作用将专业化分工的成果进行合理的组合,最终通过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的共同作用,无限放大个体效应的力量,发挥各自主体分工的优势,引导企业实现自觉式管理创新模式的转变。但对于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管理创新模式的构建,笔者也分别进行了进一步的思考和论述。

企业内部管理创新循环模式构建

如图2所示,企业内部的所有员工和部门可以抽象为由内部供应商、内部生产商、内部消费者组成一个小的产业链,这样的划分方式决定了每个产业链上游同时也肩负着下游的角色,换言之,某个环节的生产进行之前,从上一个环节所取得的“产品或服务”决定了这个环节的相关部门和人员是内部消费者,因为他们只有从上一个环节进行购买才可能进行本环节的顺利生产过程;在本环节的生产过程中,相关部门和人员又是内部生产商的角色,他们将所得的“原材料”(即上一环节所得产品、服务)继续进行加工,完成自身的工作之后再将加工品提供给下一个环节相关的部门和人员,此时本环节的部门和人员扮演了内部供应商的角色。这个过程在企业内部循环往复,持续进行,每个相关部门和人员都同时扮演着消费者、生产商、供应商的三重角色,并且这个过程环环相扣,每个环节中的部门和人员只有圆满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完成自己的分工,与上、下环节做到有序衔接,企业内部才能进行有序生产,最终提供企业外部所需的产品和服务。

图2的内部循环链条也揭示了企业内部管理创新循环模式的内涵:

一是内部三重角色间专业分工、相互牵制。企业内部同一个部门和人员扮演的三重角色,在专业分工的基础上,相互配合、共同合作,有序推进企业生产。然而,这个合作的过程也是一个相互牵制、相互监督的过程,每个下游环节的采购者、使用者也是上游环节的监督者,上游环节分工任务完成的质量需要由下游环节进一步验证,这也证明了企业内部的专业化分工并非分离的,分工之后的工作完成状况不依赖于某个部门或某个跟人对于自身工作状况的评价,而是由下游环节使用的客观状况对其作出评价。如此循环往复,每个部门、每个个人都有自己对应的检验官,无形之中企业内部的生产效率得到了提升,产品、服务的质量也得到了较高的保证,使得内部管理卓有成效,内部管理创新活动也得以体现其价值。endprint

二是内部三重角色间需求牵引效果。内部三重角色间需求的牵引效果首先体现在如图2所示的箭头方向上,内部消费者的需求牵引着内部供应商供应产品和服务,内部供应商又牵引着内部生产商供应产品和服务,但内部生产商和内部消费者之间的牵引作用有限,因此图2中用虚线予以表示。这种模式不同于传统模式中“企业内部上游提供什么,下游采用什么”的观念,而是立足于企业内部的小市场,套用企业所存在的宏观市场中所用的角色分类,有意识地培养和树立“下游需要什么,上游供应什么”的顾客导向思维,这与企业供应思维是逆向关系,这种需求牵引效果最终产生的产品和服务,更为符合市场的需求和企业外部消费者的需求,从另一个方面体现了基于分工优势理论所进行的内部管理创新活动的价值。

企业外部管理创新共享模式构建

企业外部管理创新的模式比之企业内部管理创新的循环模式,有类似之处,但也有诸多不同,因为企业的外部环境更为复杂多变,不可控因素增加,企业只能通过管理进行预防而无法进行控制。外部和内部的管理创新模式相比,二者都存在一种路径,但内部的路径是“生产商—供应商—消费者—生产商……”这种角色变换式的循环路径,而外部的路径则是“供应商—生产商—消费者”这种功能性角色的单向传递路径,除此之外,企业外部环境还增加了社会公众、政府、高校等角色,衍生出了更多的角色功能,使得企业的外部管理创新模式必须基于一种共享的基础进行构建,如图3所示。

在图3中,与企业在外部进行管理创新相关性较大的两类主体—其一为政府(主要为监管者),其二为高校(主要为理论创新的推动者),政府占据主导地位,综合运用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推动了高校理论与技术优势的发挥。但政府、高校、企业在企业管理创新进程的促进方面,有必要将“一对一”模式延展为“多对多”的模式进行探索,激发企业自身对于创造意识的培养、对于创新模式的构建,而不是由政府刺激企业,企业再从高校直接采取“拿来主义”,因此,企业的外部管理创新活动必须将政府、高校、企业三者间的协作关系延伸至更广的范畴,提高分工效率。

在现实中,要实现政府、高校、企业三者的共享关系,互联网这个媒介平台必不可少,进而使得企业外部管理创新的共享模式也具有了如下内涵:

一是企业外部环境相关主体实现纵向信息沟通。政府、高校、企业管理创新共享模式的构建,首先基于这三者的分工明确,实现了纵向的信息沟通,即企业在市场中的活动为政府决策、监管提供了合理的依据,政府可以依此制定出于国家发展、企业发展更为有利的方针政策;政府的方针政策带动了高校的研究活动,高校可以在政策的引导下对企业的活动进行深入研究,帮助企业发现新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逆向来看,企业的需求为高校的研究指明了方向,并提供了实际案例,促进了高校的科研发展。这样一来,这三者之间呈现出了纵向信息沟通后的互惠互利状态。

二是企业外部环境相关主体实现横向信息沟通。伴随着产业的发展、竞争对手的成长,企业与企业之间也呈现出了“百花齐放”之态,企业虚拟集群的形成,将企业的整体优势资源进行了整合,企业之间相互竞争、相互激励,促进创新,经验曲线、学习曲线的效应逐渐扩大,区域内的企业管理创新发展也因此有了更上一层楼的趋势。与此同时,还有区域外的企业不断加入,时刻提醒着现有的企业要保持和维护自己的管理创新意识,提升企业实力。而从政府政策性优势向企业集群竞争力优势的转变过程意味着企业管理创新从引导模式向自觉模式的顺利过渡,企业自觉管理创新模式的最终形成就可以验证管理创新推动模式的成功构建与目标的达成。

由此可见,企业外部管理创新共享模式的构建更为复杂,面对的环境也趋向于动态的环境,企业需要不断进步,维持自身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常泽修.现代企业创新论[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

2.李.管理创新中的组织学习方式研究[D].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3.刘晓辉,程志永.企业管理实践创新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经营与管理,2012(12)

4.舒昌俊,李玉海,周升梁等.企业管理创新评价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

5.邢红央.创新能力评价的变革引擎模式构建[J].商业时代,2013(15)endprint

二是内部三重角色间需求牵引效果。内部三重角色间需求的牵引效果首先体现在如图2所示的箭头方向上,内部消费者的需求牵引着内部供应商供应产品和服务,内部供应商又牵引着内部生产商供应产品和服务,但内部生产商和内部消费者之间的牵引作用有限,因此图2中用虚线予以表示。这种模式不同于传统模式中“企业内部上游提供什么,下游采用什么”的观念,而是立足于企业内部的小市场,套用企业所存在的宏观市场中所用的角色分类,有意识地培养和树立“下游需要什么,上游供应什么”的顾客导向思维,这与企业供应思维是逆向关系,这种需求牵引效果最终产生的产品和服务,更为符合市场的需求和企业外部消费者的需求,从另一个方面体现了基于分工优势理论所进行的内部管理创新活动的价值。

企业外部管理创新共享模式构建

企业外部管理创新的模式比之企业内部管理创新的循环模式,有类似之处,但也有诸多不同,因为企业的外部环境更为复杂多变,不可控因素增加,企业只能通过管理进行预防而无法进行控制。外部和内部的管理创新模式相比,二者都存在一种路径,但内部的路径是“生产商—供应商—消费者—生产商……”这种角色变换式的循环路径,而外部的路径则是“供应商—生产商—消费者”这种功能性角色的单向传递路径,除此之外,企业外部环境还增加了社会公众、政府、高校等角色,衍生出了更多的角色功能,使得企业的外部管理创新模式必须基于一种共享的基础进行构建,如图3所示。

在图3中,与企业在外部进行管理创新相关性较大的两类主体—其一为政府(主要为监管者),其二为高校(主要为理论创新的推动者),政府占据主导地位,综合运用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推动了高校理论与技术优势的发挥。但政府、高校、企业在企业管理创新进程的促进方面,有必要将“一对一”模式延展为“多对多”的模式进行探索,激发企业自身对于创造意识的培养、对于创新模式的构建,而不是由政府刺激企业,企业再从高校直接采取“拿来主义”,因此,企业的外部管理创新活动必须将政府、高校、企业三者间的协作关系延伸至更广的范畴,提高分工效率。

在现实中,要实现政府、高校、企业三者的共享关系,互联网这个媒介平台必不可少,进而使得企业外部管理创新的共享模式也具有了如下内涵:

一是企业外部环境相关主体实现纵向信息沟通。政府、高校、企业管理创新共享模式的构建,首先基于这三者的分工明确,实现了纵向的信息沟通,即企业在市场中的活动为政府决策、监管提供了合理的依据,政府可以依此制定出于国家发展、企业发展更为有利的方针政策;政府的方针政策带动了高校的研究活动,高校可以在政策的引导下对企业的活动进行深入研究,帮助企业发现新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逆向来看,企业的需求为高校的研究指明了方向,并提供了实际案例,促进了高校的科研发展。这样一来,这三者之间呈现出了纵向信息沟通后的互惠互利状态。

二是企业外部环境相关主体实现横向信息沟通。伴随着产业的发展、竞争对手的成长,企业与企业之间也呈现出了“百花齐放”之态,企业虚拟集群的形成,将企业的整体优势资源进行了整合,企业之间相互竞争、相互激励,促进创新,经验曲线、学习曲线的效应逐渐扩大,区域内的企业管理创新发展也因此有了更上一层楼的趋势。与此同时,还有区域外的企业不断加入,时刻提醒着现有的企业要保持和维护自己的管理创新意识,提升企业实力。而从政府政策性优势向企业集群竞争力优势的转变过程意味着企业管理创新从引导模式向自觉模式的顺利过渡,企业自觉管理创新模式的最终形成就可以验证管理创新推动模式的成功构建与目标的达成。

由此可见,企业外部管理创新共享模式的构建更为复杂,面对的环境也趋向于动态的环境,企业需要不断进步,维持自身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常泽修.现代企业创新论[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

2.李.管理创新中的组织学习方式研究[D].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3.刘晓辉,程志永.企业管理实践创新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经营与管理,2012(12)

4.舒昌俊,李玉海,周升梁等.企业管理创新评价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

5.邢红央.创新能力评价的变革引擎模式构建[J].商业时代,2013(15)endprint

二是内部三重角色间需求牵引效果。内部三重角色间需求的牵引效果首先体现在如图2所示的箭头方向上,内部消费者的需求牵引着内部供应商供应产品和服务,内部供应商又牵引着内部生产商供应产品和服务,但内部生产商和内部消费者之间的牵引作用有限,因此图2中用虚线予以表示。这种模式不同于传统模式中“企业内部上游提供什么,下游采用什么”的观念,而是立足于企业内部的小市场,套用企业所存在的宏观市场中所用的角色分类,有意识地培养和树立“下游需要什么,上游供应什么”的顾客导向思维,这与企业供应思维是逆向关系,这种需求牵引效果最终产生的产品和服务,更为符合市场的需求和企业外部消费者的需求,从另一个方面体现了基于分工优势理论所进行的内部管理创新活动的价值。

企业外部管理创新共享模式构建

企业外部管理创新的模式比之企业内部管理创新的循环模式,有类似之处,但也有诸多不同,因为企业的外部环境更为复杂多变,不可控因素增加,企业只能通过管理进行预防而无法进行控制。外部和内部的管理创新模式相比,二者都存在一种路径,但内部的路径是“生产商—供应商—消费者—生产商……”这种角色变换式的循环路径,而外部的路径则是“供应商—生产商—消费者”这种功能性角色的单向传递路径,除此之外,企业外部环境还增加了社会公众、政府、高校等角色,衍生出了更多的角色功能,使得企业的外部管理创新模式必须基于一种共享的基础进行构建,如图3所示。

在图3中,与企业在外部进行管理创新相关性较大的两类主体—其一为政府(主要为监管者),其二为高校(主要为理论创新的推动者),政府占据主导地位,综合运用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推动了高校理论与技术优势的发挥。但政府、高校、企业在企业管理创新进程的促进方面,有必要将“一对一”模式延展为“多对多”的模式进行探索,激发企业自身对于创造意识的培养、对于创新模式的构建,而不是由政府刺激企业,企业再从高校直接采取“拿来主义”,因此,企业的外部管理创新活动必须将政府、高校、企业三者间的协作关系延伸至更广的范畴,提高分工效率。

在现实中,要实现政府、高校、企业三者的共享关系,互联网这个媒介平台必不可少,进而使得企业外部管理创新的共享模式也具有了如下内涵:

一是企业外部环境相关主体实现纵向信息沟通。政府、高校、企业管理创新共享模式的构建,首先基于这三者的分工明确,实现了纵向的信息沟通,即企业在市场中的活动为政府决策、监管提供了合理的依据,政府可以依此制定出于国家发展、企业发展更为有利的方针政策;政府的方针政策带动了高校的研究活动,高校可以在政策的引导下对企业的活动进行深入研究,帮助企业发现新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逆向来看,企业的需求为高校的研究指明了方向,并提供了实际案例,促进了高校的科研发展。这样一来,这三者之间呈现出了纵向信息沟通后的互惠互利状态。

二是企业外部环境相关主体实现横向信息沟通。伴随着产业的发展、竞争对手的成长,企业与企业之间也呈现出了“百花齐放”之态,企业虚拟集群的形成,将企业的整体优势资源进行了整合,企业之间相互竞争、相互激励,促进创新,经验曲线、学习曲线的效应逐渐扩大,区域内的企业管理创新发展也因此有了更上一层楼的趋势。与此同时,还有区域外的企业不断加入,时刻提醒着现有的企业要保持和维护自己的管理创新意识,提升企业实力。而从政府政策性优势向企业集群竞争力优势的转变过程意味着企业管理创新从引导模式向自觉模式的顺利过渡,企业自觉管理创新模式的最终形成就可以验证管理创新推动模式的成功构建与目标的达成。

由此可见,企业外部管理创新共享模式的构建更为复杂,面对的环境也趋向于动态的环境,企业需要不断进步,维持自身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常泽修.现代企业创新论[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

2.李.管理创新中的组织学习方式研究[D].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3.刘晓辉,程志永.企业管理实践创新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经营与管理,2012(12)

4.舒昌俊,李玉海,周升梁等.企业管理创新评价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

5.邢红央.创新能力评价的变革引擎模式构建[J].商业时代,2013(15)endprint

猜你喜欢
管理创新
关于企业管理创新发展的思考
提升企业知识管理能力 增强企业的强劲发展态势
调度指挥在铁路货运改革中的管理创新
市政设施建设管理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