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怀忠
摘 要:在新课改进行发展的今天,教学理念正在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学习方式以及评价方式等方面也有了系统的改革。课堂充满着活力和激情,呈现出一番热闹非凡的景象。同时,在教学上应该反思一个问题:在这四十分钟内,学生收获又有多少?教学效果达到的实效性又有多少?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如何发展学生思维,真正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这是众多教师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针对语文阅读,探求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相应的对策十分必要。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
博览群书可以积累更多的语言。在阅读过程中,我们需要强化大脑皮层语言方面的信息,这样才能使大脑中形成一个联系的整体。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与学生开展相关的课外阅读,使学生可以从大量的课外阅读中汲取更多的知识。然而,过去传统的阅读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当今学生的需求,新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也不是灵丹妙药。所以要想让各种教学方法和策略发挥真正的效率,关键一点是教师的应用和把握。只有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充分发挥每一个教师自身的个性,进行教学方法和策略的优化,这样才会形成有生命力的教学。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有哪些方法呢?
一、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在阅读课外书的过程当中不难发现,部分学生对于课外阅读并没有兴趣,即使阅读了也无法吸收进去,这样就导致学生即便是有书也没用心读,更谈不上积累。针对这个现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认真布置一些课外的资料作业:比如阅读《赤壁》这篇文章时,首先要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主要人物进行相应的评定,然后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读三国,在课后慢慢评价三国的人物,这样对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
二、培养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的习惯
学生阅读的文章、课本虽然较多,但并没有真正记忆在脑海。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养成读书笔记的习惯,在阅读一篇新文章时,边读边记,读后可进行读书感悟。这也不失是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学生读书笔记一般是要立足于讀,然后再落实于记。可以对不同类型的文章进行归类。可以摘录好词美句,然后编写相关的提纲。而写读后感是属于一种创造性的读记,这样可以保证阅读活动慢慢由被动变成是一种主动的探究。此外,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和想象,用情感活动进行参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主动地把感受批注在课本上。坚持长期阅读和书写读后感,还能使写作水平能够得到更大的提高。
三、细读升华体会语言意蕴
从语言材料中找到语言的信息,只有感悟语言中的意蕴,才能真正理解蕴含在文字当中情感,从而培养学生语言的感召能力。“语言意蕴”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任务。教师只有完成好这项任务,才能真正借助语言文字的魅力,走进语言的深处,真正引导学生通过相关的语言进行理解,真情实意地体会语言的意境和情感。
单纯地进行阅读教学,学生也难以真正准确地体会文本中的情感。此时,教师也应该教导学生细读、慢读,走进文本,在诗文的关键之处体会更加深层次的情感。
四、提高课外阅读的实效性
学生要想加强语文阅读,需要真正提高课外阅读的实效性。如何提高课外阅读的实效性?需要选择“趣”、“广”,所谓“趣”就是有趣的读物;所谓广,也就是广泛。教师只有选择好的读物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的阅读,才能真正实现博览群书的作用。时下书市大多数是鱼目混珠,因此需要指导学生选择适合中学生年龄和身心健康的书籍来读,比如课外读物可推荐《简爱》、《骆驼祥子》等。而且很多时候,教师一般所选的读物最好是教材所延伸的材料,例如:教师在教《空城计》的时候,可以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三国形成、对峙和衰退的整个过程,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去阅读《三国演义》。所以,提高课外阅读的实效性十分重要。
教师要想提高学生阅读能力,除了巩固好基础以外,还需要让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拧成一条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形成一股合力,能够最大化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更好地提升语文课堂阅读的有效性。此外,教师在分析讲解的基础上,一定要做“减法”,在探究上做一些“加法”,而在素质教育上就需要做“乘法”,应试教育上做“除法”,从而从根本上减少学生不必要的压力和负担。
有效的课堂教学,能够让语文阅读课堂充满活力,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多探知和求知路上的动力,使课堂教学能够呈现出最佳的状态。同时也能使教师的课堂效果发挥到极致。所以,教师要想真正减轻学生的脑力劳动,那么就需要提高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在学生面前,真正敞开一条路,让他们真正走出课内书本,接触更广泛的阅读,积累更多的知识。
参考文献:
张慧峰.浅谈语文阅读教学有效课堂的技法[J].新课程学习:中旬,2012(09).
(作者单位 福建省泉州德化第六中学)
?誗编辑 魏 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