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学案导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2014-05-10 03:38王彬成
新课程·中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学案导学高中物理实践

王彬成

摘 要:“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能够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发挥重要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通过简要介绍“学案导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优势,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几点运用“学案导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

关键词:学案导学;高中物理;应用;课堂教学;实践

一、“学案导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优势

“学案导学”模式简单来讲就是以教师为主导,借助学案或教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以主动学习、实践探究、交流创新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参与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体验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高中物理对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学案导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究和学案教学,提高个人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物理思维和创新能力,并且有助于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率,提升教学效果。

二、有效实施“学案导学”模式的措施

1.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究式的学习

“学案导学”模式的重点就在于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担任引导者的角色,以学案和教案相结合、教师讲解与学生自学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探索物理知识的奥秘,体验学习的快乐。“学案导学”模式克服了传统教师“填鸭式教育”的缺陷,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不再被动接受知识。教师可以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划定教学重点,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一个大概的框架,然后以教师设计的学案为基础,预习和了解课本的部分内容。之后完成学案要求的相关知识点,将自己不懂的地方用红笔画出来,对自己哪些部分是弱项有一个基本的把握。最后通过教师的讲解,总结出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思路,归纳学习心得,提高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

2.完善“学案导学”流程,提高学生的物理综合素质

教师通过设计和完善“学案导学”的教学流程,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提高学生的物理解题能力。具体来讲,“学案导学”的基本流程为:(1)编制相关学案;(2)以学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3)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进行师生、生生交流,探讨物理问题;(4)教师讲解学案的相关问题;(5)总结及反思。下面以匀速直线运动为例,简述整个流程:

教师首先根据课本相关知识,编制匀速直线运动的学案,可以将小车实验作为问题的背景,设计实验流程和问题,让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和实验背景回答教师学案中提出的几个问题。其次,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的探究学习。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通过分工合作,搜集实验背景资料及其他相关的运动知识,试图解决学案上的问题。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安排一定的讨论交流时间,让学生们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思路,探讨各自忽略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对学案的问题进行讲解,评价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最终结合学案作出相关问题的总结和反思,让学生能够通过解决学案的问题,在遇到相关问题的时候,做到由此及彼、举一反三,形成完整的解题思路,培养自己的物理思维和解题能力。

3.以学案为主线做好复习总结工作

学生在复习旧的知识时,可以运用学案。因为学案是知识点的应用,也记录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心得感悟,体现了学生的知识点的强项和薄弱处。利用学案进行知识点的复习,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的记忆,减轻复习强度。教师可以按照学案的问题设计,引导学生归纳和总结学习过的知识点,提炼属于学生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将解题中常见的问题、要运用的哪几种解题思路和基本方法都做一个梳理,对于自己容易记错的知识点和做错的题目加以重视,避免重复犯错。

“学案导学”教学方式的有效应用,对于提高高中物理教学的效率和学生的物理综合素质有重要意义。教师要坚持运用有效的方式实施“学案导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物理思维,提升高中学生的物理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曹义才.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目标导向教学法的实验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

(作者单位 海南省东方市八所中学)

?誗编辑 王旭平

猜你喜欢
学案导学高中物理实践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基于自主学习的初中化学“学案导学”实践研究
运用“学案导学”课堂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效能
“学案导学”之我见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