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正武
一、建构科学的素质教育观
素质教育这一崭新的教育理念从其萌生到区域试点,乃至在全国推广,已有十多年了。继而创新教育理念又在素质教育的基础上推波助澜至今。在教育界,许多持教育本质观的有识之士认为,我国的教育,素质培养也好、创新意识也好,都是在“双基”扎实或有效锻炼的前提下,对教育本质的一种回归。除却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主的“双基”训练外,更重要的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他们包括观察力、记忆力、理解力、思维力、想象力、注意力在内的综合能力,以及情感、意志、兴趣、爱好等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那么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呢?教育界争议颇多,真是见仁见智。我以为,所谓素质教育,与传统的教育理念并无多大本质上的区别。
我们应该正视传统教育,合理吸收并继承传统教育中的有效成分。同时,也不要被某些才疏学浅的决策者所主张的花里呼哨的形式所迷惑。我们应该客观地、科学地重新建构正确的素质教育观。新的课程标准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正像混沌中的一缕曙光、酷暑中的一缕清风,使人拨开云雾见青天,如雨后彩虹让教育工作者周身为之一爽!我认为,在此形势下,领导人士必须先行树立科学的教育观,然后上行下效,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才能在科学的轨道上奋力向前。只有领导层、决策层高屋建瓴地建构起科学的教育理念,才能为教育教学健康发展提供一个不断更新的平台。
二、树立全面的学生观
教师是教育决策的施行者,是学生思想的塑造者,是先进文化的传承者。教师树立全面的学生观,是新课程标准所赋予教师的一大重要历史使命。综观新课程标准的搭载平台——教材,我们不难发现,教材内容的变动十分偏重于学生的探究与实践,作为教师,则不能囿于传统的教育理念。如,我在上课时,进行了同情心教育,不过不是有意安排的。在讲《凡卡》一课时,在学习了主要内容后,经过我的一番铺陈、渲染,学习“寄信”这一部分时,当时就有学生突然惊异地说出了这样的话:“呀,凡卡没有帖邮票!”顿时全场惊呆!有同学马上说:“完了,凡卡的这封信白写了!”一片遗憾之声响起。可见,同学们对凡卡寄寓了深切的同情。现时又热切盼望他能早日脱离苦海,回到自己的爷爷身边。这时,我相机启发学生想一想,凡卡还犯了什么致命的错误。学生凝神沉思,一会儿,就有学生发现凡卡信封上的地址没有写清楚。也就是说,凡卡用自己的血泪写成的这一封饱含求生渴望的信,却由于自己的年幼无知,竟成了一封石沉大海的死信!要知道,这可是凡卡唯一的救命稻草啊!从学生的表情我可以看出,他们具有多么真切的同情心!我的这一偶然所得与上例有异曲同工之妙,然而我总觉得缺少点什么。前几天我听了一节德育课——《辩美论丑》。课堂上同学们讨论得热热烈烈,听后真让人为之感动,但我越听越觉得不自在,心里蓦然涌出这样一个话题:“我们的德育究竟缺少什么?”正所谓洋洋洒洒千言,不如实实在在一行。有时候嘴皮子功夫再厉害,也不过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我们学校的德育往往注重于课堂上的理性灌输,而在生活中,比如,在公交车上,依然有见到老人、孕妇没有座位时安坐如泰山的学生,这能说明我们的学校德育是成功的吗?
三、搭建自我修养的平台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有这样的无奈: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查阅资料,而教师对资料从何而来却茫然不知;要求学生围绕某一话题展开辩论,而事实上我们自己也是如坠云里雾里。毋庸置疑,我们的知识的确有限,我们甚至对获取某项知识的正确渠道浑然不知,更遑论让学生准备一个理由充分而雄辩的发言!新课程标准给了我们一个不容选择的挑战,只有学习、学习、再学习;思考、思考、再思考!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首先是一条河”,“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只有老师有着丰沛的文学涵养和高尚的情操,以及自己实实在在的嘉言懿行,才能把学生培养成理想中人。因此,教师首先必须确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一)把课堂还给学生
要确确实实地把课堂主动权回归给学生。而事实是,“一言堂”“满堂灌”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依然主宰着我们的课堂。也可能是领导者或教师有这样的初衷:将主动权交给学生,可能会引起课堂教学的混乱,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扰乱学生的思维?或者,害怕会因此而放纵了学生,从而造成“双基”的不扎实,影响了考试成绩?这实际上还是领导、教师头脑中根深蒂固的“应试”思想在作怪。这些担忧至少在现在也不无道理,但我们还一味地桎梏学生,将来谁敢说就敢解放他们呢?实际上,我们教师在某种程度上仍然将自己捆绑在应试教育的十字架上,又何谈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呢?
(二)将自然还给学生
鸟儿的翅膀属于天空,孩子们应该属于大自然。而我们又恰恰在重复地犯着一个错误——将学生关在鸟笼子里,还谆谆教导说,这是为了你们的人身安全着想,为你们的健康发展考虑。早在1916年,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批评过这种鸟笼式的教育,要求我们教育者解放学生的头脑、解放学生的手、解放学生的眼睛、解放学生的嘴巴、解放学生的空间、解放学生的时间。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还给学生一颗纯真的童心,也就是说,为他们的童年增添一些美好的回忆,这样的人生,才是完整的人生,才是五彩缤纷的人生,也才是充满阳光和花儿芬芳的人生。
(三)把诚信还给学生
诚信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重大课题。前几年高考就有一个此类的命题,结果大多数学生阴沟翻船,何故?就是因为应试教育程式化的思维依然统治着他们的思维。诚信教育要靠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動,只要教师身先垂范,则学生虽“不令而行”。因此,要求我们教师自己做不到的事不要求学生做;要求学生做的事,我们教师必须先做得尽善尽美,当然,不是说要刻意地去“作秀”,因为“秀”得再完美,也不过是逢场作戏而已,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更卑劣!
总之,彻底改变观念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从思想上首先确立这样的一种理念,然后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革新,富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尽快领悟新课程改革的精髓所在,实则教育之幸甚!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