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钟秋红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化教育很有必要性。从感受自然情境,提升学生生存技能;领悟作者真情,感受生命之美;培养不息奋斗的精神,提升生命质量这三个方面探讨生命化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应用。
关键词:语文教学;生命化教育;小学语文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化教育的必要性
1.生命化教育符合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语文是一门将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学科,生命化教育理念符合语文课程“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生命化教育要求学生认识生命存在的意义,理解生命的价值。语文教学通过对语言文字进行学习,运用阅读和写作等方式,教会学生珍惜生命、珍爱生活。
2.语文教学的广泛性能促进生命化教育的渗透
文学是一座内涵丰富的宝库,学生在对课外的文学作品进行阅读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体会文学之美,更重要的是能够领悟名著名篇的生命情怀,从而达到生命化教育的目的。
3.语文教学的生活性有助于生命化教育的渗透
著名教育学家杜威曾说:“教育即生活。”语文教育作为基础学科具备极强的生活性,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爬山虎的脚》《猫》等文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贴合,这些课文无疑有助于生命化教育的渗透,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能体会生活中的生命之美。
二、生命化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应用
生命化教学理念旨在打破传统教育教学中只注重知识讲解,不注意生命化理念培养的现象,生命化教育使得每个学生学会敬畏生命、欣赏生命、珍惜生命,从而彰显生命的魅力。生命化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主要有以下几种应用手段。
1.感受自然情境,提升学生生存技能
自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人是自然的组成部分,要想在环境中更好地生存就必须学会尊重自然,欣赏自然之美,通过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环境、认识生命,学生才能学会如何生存;如何珍惜生命;如何保护自然。以课文《黄山奇石》为例,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可以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播放纪录片《黄山》的选段,引导学生朗读课文中描写黄山奇异景观的句子,学生在增强对黄山秀美景观认识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自然鬼斧神工之美,从而唤醒学生的自然保护观念。通过学习课文《鸟的天堂》,学生能够体会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引导学生学习如何与动物、与自然和谐共处。教导学生尊重其他生命存在的价值,学会与其他生命和谐共处,从我做起,不肆意虐待生命,不破坏自然生态,从而为人类自身的生存繁衍打下基础。
2.领悟作者真情,感受生命之美
情感往往是一篇文章要表达的核心内容,小学阶段的教材中体现的主要情感包括:表达对国家的热爱,对亲情的歌颂和对友谊的赞扬。例如,课文《詹天佑》就表现了爱国工程师詹天佑不畏帝国主义强权,不畏环境的艰苦,修建北京到张家口这段铁路的故事。这篇文章表现了詹天佑对祖国的热爱,克服艰难险阻为祖国服务的精神。学生通过领悟詹天佑的爱国之情,能够学会这种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文化水平,为祖国建设贡献一己之力的精神。又如,课文《怀念母亲》表达了作者季羡林的思母之情,母亲养育了作者,学生通过感受作者对母亲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之情,能够让学生领会生命来之不易,从而学会珍惜宝贵的生命。再如,《赠汪伦》这首诗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千古名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了两人的深厚情谊,与挚友离别的不舍之情能够感染学生,引导他们学会珍惜友谊。
3.培养不息奋斗的精神,提升生命質量
如,在学习《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时,学习伽利略奋斗不息,破除封建迷信,追求真理的精神。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生命化教育”时应当将重点放在对学生的人格培养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生命方向,从而提升其生命质量和生命价值。在学习课文《生命生命》之后,要求学生以“生命、生存、生活”为题写一篇作文,谈谈自己对这一话题的感悟,通过课文的学习和习作的练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升生命的质量。
开展生命化教育,能够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其生命价值,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使其增强对生活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语文教学中“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与生命化教育理念的关系密不可分,语文学科的广泛性和生活性也有助于生命化教育理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本文通过探讨生命化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引领学生感受自然,从而提升学生的生存技能。通过带领学生领悟作者的真情,感受生命之美。通过学习课文主人公奋斗不息的精神,提升生命质量,从而达到生命化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贾琛.浅谈实施语文生命化教育的意义[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05).
[2]张精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化教育”:以人教版以小学四年级教材为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1(06).
[3]高玮.例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生命化教育[J].小学语文教学,2012(14).
[4]曹月红.基于生命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策略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
编辑 薛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