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裔文学杂合特征的后殖民解读

2014-05-01 01:04杨宁伟
关键词:谭恩美后殖民杂合

杨宁伟

(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

一、华裔文学:从无声到有声

19世纪中叶,加利福尼亚金矿的发现,国家的内忧外患,促使大批华人涌入美国,后来他们又成为了建筑横穿美国大陆铁路的主力军。尽管这样,他们却一直处在美国社会的边缘,以“他者”的文化身份出现,甚至被称为“黄祸”。尤其是1882年《排华法案》的颁布使他们生活的处境更加艰难。在文学作品中,中国人也大多被刻画成表情木讷、内心邪恶、懦弱麻木、凶残狡猾的形象。中国经济、文化的弱势地位导致了美国华裔话语权的失落,一直处在一种“失语”的尴尬境地。美国华裔文学起始于1887年李延富的《我在中国的少年时代》,但真正开创华裔文学的作品是水仙花的《春香夫人》。直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美国新移民法的颁布,中美关系的改善,尤其是民权运动的促进,反对种族主义、倡导多元文化的呼声渐长,唤醒了华裔种族文化自我意识的觉醒,华裔文学进入了繁荣发展期,诸如汤亭亭、谭恩美等华裔作家勇敢地承担起了文化译者的责任,致力于修正民族刻板印象、改变华裔“他者”的文化身份,进而重塑中国文化的表述权。

二、后殖民翻译理论

1978年赛义德的《东方学》开辟了一个叫作殖民话语的新的学术领域。在这本书中,作者强烈批判了东西方之间不平等的文化关系,主张消解“中心”与“边缘”的二元对立。韦努蒂认为,异化策略是当前应对英语国家文化霸权以及他们与其他国家之间不平等的文化交流关系的一项文化干预战略,是对种族中心主义、种族歧视、文化自恋和文化帝国主义的阻抗,其实施有益于发展民主的地缘政治关系[1](P20)。

美国华裔作家在他们的作品中利用含混、杂糅和改写等多种策略,对主流社会文化霸权主义进行渗透、解构和颠覆,使用大量的汉语语汇、句子甚至段落。这些不符合英语语法形式的中式英语,一定程度上瓦解了西方国家惯常自持的英语的纯洁感,进而对语言的“纯洁性”所表征的美国霸权文化身份的单一纯粹性提出了质疑和挑战。笔者将选取谭恩美的几部作品,分别从词汇、句子、文化三个层面对其文本杂合特征进行后殖民解读,分析探讨处于弱势文化地位的华裔作家为建构独立的民族身份所做的种种努力。

笔者在本文中选取的作品主要有:The Joy Luck Club(1989年)、The Kitchen God’s Wife(1992年)、The Hundred Secret Senses(1996 年)、The Bonesetter’s Daughter(2001 年)、Saving Fish From Drowning(2005年)。

三、谭恩美作品中杂合特征的后殖民解读

(一)词汇层面

1.拼音的直接使用

在词汇层面,谭恩美使用了大量的汉语拼音标示的词语或短句。这种假借语言符号是新一代华裔文学的一个共同特征,可以看作是对西方语言文字等级观的一种反拨,它也确实刻意为西方读者造成了关于小说人物与作者的一种身份印象。虽然音译词对于身份标识有重大的积极作用,但假使其意义不能为读者获知,交流受阻,就会大大削弱这种作用可能会对读者产生的影响[2](P43)。因此,谭恩美采取了寻找英语中既定对应词、意译和对词汇进行解释等多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如表1所示。

表1 谭恩美作品中部分用汉语拼音表述的词汇及其解释

2.成语的使用

成语是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很多时候,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典故。对于这些成语,谭恩美同样采取了直接译入,如“四分五裂”被译为“four splits and five cracks”(The Kitchen God’s Wife P239),“海底捞针”在英语中表达类似含义的俗语是“look for a needle in the haystack”或是“look for a needle in a bottle of hay”,但在谭恩美的作品中,却被译为“looking for a needle on the bottom of the ocean”(The Joy Luck Club P328),完整地再现了“针”和“海”的形象,很好地保留了源语文化的异质性特征。

3.文化词汇的直接译入

例1:“People think thebroom star is very bad to see.That’s the other kind,with the long,slow tail,the comes-around kind.”“Comet?”“Yes,comet”(The Bonesetter’s Daughter P335)

例2:She was nearly yanked from this life and on her way to theyellow springs…(The Bonesetter’s Daughter P67)

“扫帚星”是彗星的另外一种说法,指的是将会带来灾难或厄运的人,是骂人的说法。由“yanked from this life”可以推断出“yellow springs”的意思是“黄泉”,在中国文化中是指人死后所居住的地方,也就是阴曹地府。谭恩美没有用“comet”来代替“broom star”,没有用“hell”来代替“yellow springs”,而是选择将它们直译过来,不仅凸显了文本的杂合特征,激发了阅读兴趣,更让西方读者意识到了这些词汇在东方文化中所代表的不同含义,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一种有意识的文化输出,对目的语文化会产生一定的冲击。

(二)句子层面

在句子层面,谭恩美主要采取了三种方法来对规定了文字等级制的西方文化霸权进行解构。一是选用汉语拼音标示短句。如“Dangsying tamende shenti”(The Joy Luck Club P130),“Shemma bende ren!”(The Joy Luck Club P50)。二是大量使用支离破碎不合语法的中式英语。如“Long hair look like suicide maiden”(The Bonesetter’s Daughter P20),这句话的正确写法应为“If you wore your hair long,you would look like a maiden who had committed suicide”。三是对汉语节奏的模仿。如下例所示:“What a shame!No one to greet you!Second Wife,the others,gone to Peking to visit her relatives.Your daugther,so pretty,your same look.She’s so shy,eh?First Wife,her daughter…Gone on a pilgrimage to another Buddhist temple… Last week,a cousin’s uncle,juat a little crazy,came to visit,turned out not to be a cousin,not an uncle,who knows who he was…”(The Joy Luck Club P251)

奈达在其《译意》一书中指出,英汉语之间最重要的差异就是英语重形合,而汉语重意合,相比于英语句子常用的各种连接手段,注重以形显示其语法逻辑关系。“欧化”之前的汉语以简洁、凝练为特点,因为中国人惯于将语言表达“化整为零”,在保证对话双方能够明白话语含义的情况下,可省略一切不必要的连接手段,汉语成分之间的关系可通过上下文来进行推断[3](P290)。在上例中包含了大量简短、支离破碎的句子,很明显,这是典型的汉语行文方式。谭恩美正是通过这样一种方式,迫使西方读者了解中国人的说话以及行文习惯。同时,通过这样一种“后殖民语言”标示了自己的民族身份,冲击了英语的中心霸权地位。

(三)文化层面

在文化层面,谭恩美在其作品中不仅介绍了如吃粽子、驱五毒等中国相关传统节日的风俗(The Joy Luck Club P66-71)和中国特有的人际称谓系统(The Joy Luck Club P15),而且在她的小说中还点缀有源自中国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如嫦娥与后羿的故事(The Joy Luck Club P80-82)以及灶神夫妻的死别(The Kitchen God’s Wife P59-61)。神话是一个民族的意识形态用故事的形式表达出来,它对于一个民族的文化身份起着不可忽视的建构作用。对神话传说的译介不仅帮助美国普通读者了解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是华裔群体化解殖民的一种重要方式。

四、结论

华裔文学是典型的杂合文学,其文本不仅体现了英汉两种语言的杂合,而且在文化层面也表现出了高度的杂合,整个华裔文学就是一个充满各种符码的跨文化的“符号帝国”。通过这种“全球本土化”式的写作,把一些(本土化的)中国文化中固有的概念强行加入(全球性的)英语之中,使这种具有普遍性的世界性语言变得不纯,进而消解它的语言霸权地位[4](P89)。在作品中,谭恩美通过音译及使用中式英语等多种途径,最大化地保留了源语的异质性特征,通过对文字等级制的反拨,破坏了英语的纯洁性,进而解构了西方文化霸权,重塑了自我文化身份。但有一点我们需要注意,虽然后殖民理论提倡进行强制性的文化干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能不顾英语语言的要求及读者的接受程度而一味地追求异化。“如纯粹感情用事,一厢情愿地用中文做衡量标准,实际上也是狭隘的民族主义和自我中心主义。”[5]

[1][美]Venuti L.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2]刘芳.翻译与文化身份——美国华裔文学翻译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3]王力.中国语法概论(下册)[M].北京:中华书局,1957.

[4]王宁.文化翻译与经典阐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6.

[5]胡德香.后殖民理论对我国翻译研究的启示[J].外国语,2005(4).

猜你喜欢
谭恩美后殖民杂合
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系统不育系材料选育中常见的育性分离及基因型判断
谭恩美的多面人生
全球化之下的少数族群——霍米·巴巴后殖民理论浅探
聋人家庭及高危夫妇耳聋基因筛查分析和生育指导
后殖民解读与性别研究的有机结合
——评《后殖民女性主义视阈中的马琳·诺比斯·菲利普诗歌研究》
浅析《喜福会》的叙事结构
从翻译到文化杂合——“译创”理论的虚涵数意
两对基因自由组合变形归类例析
试析《喜福会》中被丑化的中国男性形象书写
多元文化身份与人物形象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