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广大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一些“流行语”。可以说这些“流行语”,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和认可,对于提高教学效果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问题是,有些“流行语”与新课改理念相悖,不完全适合每节语文课教学的需要。现列举几例,加以佐证。
一、“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每当学习一篇新课文时,很多语文老师喜欢以“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这种方式引入新课教学。其意图是欲激起学生对新课文学习的探究愿望。但事实上,这种做法效果甚微。原因有二:一是很多学生在学习新课文之前已经预习了课文,所以学生对课文内容已基本有了了解,这时你再问他“想知道什么”,他只能挖空心思,从迎合老师的角度去提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比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切错的苹果》一课时,就抛出了这句话,而学生的回答则是“怎么会切错苹果啊?谁切错的?他怎么切的?”其实这些所谓有价值的问题,课文中已经交代得很清楚了,学生难道真的还需要再探究吗?二是学生的不同经历及思考问题的不同角度,会使他们提出的问题五花八门,而如何从这些丰富的问题中剥茧抽丝般地引到教者课前的预设上来,这也是对教者教学技巧的一种考验。有些教者常常在此环节显得手忙脚乱,抓不住重点、看不到难点,教学环节也因此缺乏有效过渡。学生课初提出的问题倒是不少,课堂解决的却没有几个,令大多数提问题的学生有种失落感。因此,这种“流行病”不可轻易运用。
二、“你喜欢哪部分内容,就去读哪部分内容”
新课改倡导以学生发展为主,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因此,在语文课堂上,我们常会听到教者说出类似这样的话来。那么,这种说法最终带来的效果如何呢?只要仔细观察,我们就会发现,学生是在读,但很多学生明显处于一种漫无目的的阅读状态。究其原因,一是教者在学生阅读前没有提出具体的要求或要求过大过高;二是每名学生各种不同的情况决定了他“喜欢”的缘由肯定也不同,所以教者的这种安排让学生不知所措,学生只能随意找一部分内容来读。因此,要想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前提必须是要充分体现教者的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作用。
三、“这个问题由你们小组合作来完成”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很受欢迎。因此,诸如此类的声音常出现在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上。但现状是:前后两桌,4人一组,围绕某一问题,匆匆读一读、学一学就算开展合作学习了。其实,这是误把小组交流当成了合作学习。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对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还认识不够,甚至有很大的偏颇。合作学习是指群体间为完成共同任务而有明显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内容的确定、时机的选择、形势的变化是在预设中的,也可能是走向生成性的。更值得一提的是组内成员要角色分明、分工具体,教师要充分发挥组织调控角色的作用,积极参与到形势学习中,实施点拨指导。因此,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是教者一定要掌握合作学习的本质。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这种学习方式的独特魅力。
四、“我们应带着怎样的感情(或语气)来读这部分内容”
在阅读课教学过程中,有些教者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常会提出类似这样的问题来,而学生报以回答的常常是“高兴”、“悲痛”、“低沉”等这样的词语。尽管学生回答得很正确,但让其再朗读时,学生依然难以达到教者的要求,教者的这种引导完全失去了作用。在教学中,遇到这种情况时,我经常会这样来处理:“你们读得很好,老师也想读读这一段,跟你们比一比。”每每范读后,学生自然地开始模仿教者的朗读,教者的目的也就水到渠成地达到了。
五、“谁能读得更好”
新课改要求老师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多用激励性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种理念现已为大多数教师所接受。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会因说一些貌似“激励”的语言反而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如,“誰能读得更好”就是老师常说的一句话。言者似乎在表扬学生读得很好,但听者却往往是另一种理解:原来我读得还不够好,老师还不满意我读的效果。学生朗读的热情陡然降低。类似的语言还有“谁能读得比他强”,“谁能回答得比他更全面”等等。与这种情况相反的是另一种状况,那就是有的教者为了一味地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盲目地维护学生的自尊,对于学生课堂回答中出现的一些错误不直接指出,特别是在公开课教学中,更是采取一种不置可否的态度,甚至毫无原则地鼓励。其实,及时指出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错误不是“打击”学生,而是在对学生进行正确价值观的引导。
对于小学语文课堂中仍然存在的“流行语”,我们“会诊”的目的不是彻底否定它,而是提醒广大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认真研究、深刻理解新课程理念,积极实践教学新模式、新方法,规范自己的教学语言,因势利导。我相信,只要运用得当,教学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简介:刘月萍(1968-),女,吉林安图人,吉林省安图县海沟学校,小学一级。研究方向: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