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桂梅
摘 要: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教师必须研究的问题。针对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做几点分析。
关键词:课堂提问;课堂教学;有效性
教学中的“问”,可谓启发性的集中体现,正所谓好的提问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学生沉浸在思考的涟漪之中;又如柳暗花明又一村,让学生在探索顿悟中感受思考的乐趣。那么如何才能激起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兴趣?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
一、提问要具有启发性和思考性
教师恰到好处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且还能促进其知识内化。问题过于浅显不能反映思维的深度,问题过于深奥会使学生不知所云,不但不能引发学生积极地思考,还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因此,课堂提问必须具备启发性和思考性。通过提问、解疑的思维过程,达到诱导思维的目的。要注意设计展现思维过程的提问,不应满足学生根据初步印象得出的判断,而要强调学生说明怎样分析理解的道理。问题提出后,适当地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以达到调动全体学生积极思考的目的。学生答完问题后,再稍微停顿数秒,往往又可以引出该生或他人更完整、确切的补充。
二、提问要具有新颖性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问题平淡,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的主动性就不会高。相反,如果变换一下提问的角度,让学生有新奇之感,那么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的主动性又会如何呢?如:学习了列方程组解题之后,我给出了这样一个实际情景,在一个商店里,一个顾客和一位售货员的一段对话。
顾客:我买一盒饼干和一袋牛奶。(递上10元钱)
售货员:本来你用10元钱买一盒饼干是有多余的,但要再买一袋牛奶就少一元钱了。今天我们店在搞优惠活动,所以,我给你买的饼干可打八折,两样东西请拿好,还找你8角。(一盒饼干的标价是整数元)
根据对话内容,你能知道饼干和牛奶的价钱吗?
通过设计这样的情景,学生的积极性高涨,同时又圆满解决了问题,使学生意识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学好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从而又激发了学生的求
知欲。
三、问要有灵活性
围绕教学中心、重点难点而精心设计几个问题是十分必要的。但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信息交流的过程,谁都无法预测在师生双边交流的过程中还会出现哪些问题,一旦问题出现,就必须要求老师灵活地处理这动态生成的教学活动资源。当场设计出一些提问,以调整和改善教与学的活动。对教师的提问,学生回答有错误是正常的,教师迅速准确地判断出学生的回答,并加以利用,使之成为新的数学资源,让教师灵活地把握课堂,随之生成新的问题。
四、提问应该具有层次性
教師设计的问题一定要有层次、有坡度,这样学生才可以顺着教师的思路,逐步推进,逐个击破重点、难点。如:教学“异分母分式加减法”时,首先,复习“同分母分式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计算;其次,转入探究新知。提问:
1.“异分母分式加减法”和“同分母分式加减法”直观上看有什么不同?
2.能不能试着把异分母分式变成同分母分式再进行加减呢?
3.异分母分式能不能直接进行加减?为什么?
通过这几个问题的提出和回答,起到了承上启下、化难为易的作用。
总之,“问”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门教学艺术,要掌握好这门艺术,教师就应勤思考、多分析、努力优化课堂发“问”,问出学生的思维,问出学生的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强化学生的提问意识是至关重要的一个课题,教学还在继续,我们的研究永不停息。
参考文献:
[1]魏淑玲.论课堂教学中提问的艺术[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
[2]周秀莲.浅谈数学课堂提问的艺术[J].考试周刊,2009(18).
(作者单位 山东招远市庙后吕家初中)
编辑 杨兆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