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样滑冰运动员冰、陆结合训练的研究

2014-04-29 00:44赵金平
冰雪运动 2014年1期
关键词:平衡能力花样滑冰

摘  要:陆地训练在花样滑冰旋转平衡稳定性和动作流畅延伸性的训练中有着自己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加强各关节肌群肌力的协调能力是花样滑冰冰、陆结合训练的目的。陆地与冰上训练相结合是培养花样滑冰运动员基本运动素质与机能的必要方法、手段,是提高花样滑冰运动员平衡能力的重要途径,陆地训练配合冰上练习可使运动员提高对正确身体姿势的感觉、发力肌群的控制能力、掌握专项技术技巧,采用冰、陆结合的训练方式适当地变换训练的环境和训练的内容,可以在心理上给运动员一个适当调节放松的空间,有利于消除精神疲劳和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关键词:花样滑冰;平衡能力;冰、陆结合;陆地训练

中图分类号:G8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488(2014)01–0022–04

Study on Combination of on and off Ice Training of Figure Skaters

ZHAO Jin-ping

(Department of Figure Skating of Winter Olympics Schoo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Harbin 150001, China)

Abstract: Dry season training can not be replaced in the figure skating training of rotation balance stability and extensibility of smooth movements, strengthening coordinate ability of every joints muscle groups and muscle strength is the purpose of combination of on and off ice training of figure skating. Combination of on and off ice training is the necessary method and mean of training figure skaters basic physical quality and function, the important way to improve the balance ability of skaters, dry season training with ice training can improve the right feeling of body postures, controlling ability of rising muscle groups, mastering special skills, with combination of on and off ice training appropriately change training environment and training contents, could give skaters a space for physical relax, it is good for the elimination of mental fatigue and training good will quality.

Key words: figure skating; balance ability; combination of on and off ice; dry season training

收稿日期:2013-11-16;修回日期:2013-11-22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9BAK57B05)。

作者简介:赵金平(1963-),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教授,研究方向为花样滑冰运动训练。

1    引言

花样滑冰是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体育运动项目[1],运动成绩的提高要立足在技术水平与节目内容两个方面[2-4]。通过对国内、外花样滑冰现状调查分析以及前瞻国际花样滑冰发展趋势,我们已经清楚地认识到花样滑冰技术水平分与节目内容分竞争的核心内容分别是 “跳跃动作的稳定性”与 “滑行技术的纯熟性”,也就是旋转平衡的稳定性和动作流畅的延伸性[5-6],而这两点正是花样滑冰旋转平衡能力冰、陆结合训练方法研究工作紧紧围绕的核心问题。

花样滑冰的技术和表演都是建立在平衡控制能力与两人协调配合(双人滑)的基础上,比赛中选手表现出滑行转体时膝部弹性差,用刃浅,动作幅度小,同步一致性欠缺;在加大动作幅度时由于肢体位置和用刃深度发生变化,两人出现不同程度的不稳定状态,平衡和同步一致性受到影响,跳跃、抛跳及旋转动作失误等,这说明选手的技术水平和身体能力存在问题,需要加强平衡控制能力方面的训练。这些能力要想在冰上解决受到上冰时间和技术训练的影响,尤其小肌肉群和核心力量必须通过陆地辅助训练来加强和提高,而这一点也正是花样滑冰旋转平衡能力冰、陆结合训练方法研究工作重点要解决的关键环节。

2    花样滑冰的平衡能力的培养

2.1    基本运动素质的培养

花样滑冰是技巧性、机能形体育运动项目,归属难美类项群,具有技术技巧和艺术表演双重属性,也是项目的两大典型特征。项目特点决定了花样滑冰运动对运动员的身体条件和机能素质都提出了很高要求[7-8],没有良好的身体机能素质作保证是很难胜任花样滑冰高负荷训练和竞赛要求的[9-10],要想达到上佳的技术水准和艺术表现、并取得理想成绩更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此,陆地训练就成为了花样滑冰运动训练不可或缺的辅助训练方法手段。

由于陆地训练时期的周期性、时间的灵活性以及方法手段的多样性,历史以来成为花样滑冰整体训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可以较好地解决某些技术和机能上的问题,还可以改进和完善运动员的表演程度。

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五大基本素质是运动训练的基础,陆地与冰上训练是形成身体素质的必要途径。专项素质是技术技巧的基础,陆地训练是发展专项素质的必要手段。冰上训练课准备部分的陆地热身活动为专项训练做好充分身体和心理准备,训练课结束部分的陆地整理活动为高强度身体负荷做好机体关节和肌肉的放松活动,同时,合理有效的陆地训练也是积极性调整和预防伤病的方法手段之一。

陆地体能训练是冰上体能训练的基础。无论是陆地准备期还是冰上准备期和竞赛期,陆地训练都是不可缺少的,没有这一基础作保障,冰上训练犹如空中楼阁。冰上训练负荷从生理的角度对机体机能的刺激有着专项的生理规律,而负荷的大小和多少对机能水平提高或能力下降都有着较深影响,陆地训练可起到对冰上训练内容的互补作用,也是提高运动员身体机能的必要方法、手段。

2.2    平衡能力的训练

花样滑冰冰上训练的内容、方法与手段的选用[17],都要严格服从于双人滑运动特点和规律的需要。其中旋转平衡能力是花样滑冰的技术特点之一,在花样滑冰运动中所有的动作都与平衡有关,跳跃、旋转、滑行,所有的动作都是在平衡的基础上完成的。所以,各种平衡能力训练是保障运动员高质量完成动作的关键。

根据对我国双人滑优秀选手等速肌力测试[18],说明运动员肌肉力量具备完成技术动作的能力,通过肌电肌力测试反应出完成动作不是单一肌肉力量或绝对力量所决定的,它是身体肌群协作的产物。比赛和训练中出现的动作失误就是身体各部位肌肉力量协作失衡失去身体重心而导致的,这种机体肌群的协调配合能力是保证动作的平衡和稳定的基础,仅靠冰上训练很难达到高难动作的要求,受到冰上训练时间、训练内容和训练时期的局限。因此,要想解决动作稳定和肌肉力量的不足,就要通过陆地辅助训练的方法手段来弥补和加强运动技能所需要的肌群力量,达到高质量动作稳定性的要求。

花样滑冰的旋转平衡能力是指运动员在滑行、跳跃或旋转过程中,控制身体重心、维持自身稳定、保障姿势和技术动作的控制能力。花样滑冰平衡稳定性最终的表现是身体重心和肢体位置的控制[19-20],在比赛或训练过程中常出现的旋转或落冰失去控制导致动作失误甚至跌倒,这里有技术层面因素,也有身体能力方面的因素。这种稳定性失控可以分为整体稳定和局部稳定,局部稳定是整体稳定的基础,整体稳定是局部稳定综合作用的表现,局部稳定又大至可分为躯干稳定性、上肢稳定性和下肢稳定性。

2.2.1    躯干稳定性训练

躯干稳定性主要是指核心部位的稳定性,上肢稳定性主要是指肩带的稳定性,下肢稳定性主要是指膝关节的稳定性,稳定性实质就是平衡性。在花样滑冰运动中由于动作都是在滑行的动态中,不具备固定和稳定的支撑点,四肢动作的调整要依赖于身体控制。因此,核心部位的稳定性对于动作质量有着决定性作用。躯干稳定性的根基是脊柱和骨盆,所以躯干的稳定性依靠上下后锯肌、腹内斜肌、竖脊肌、背阔肌、腹外斜肌、髂嵴肌,以及骨盆带肌的共同配合下完成的。这些腰部、腹部和背部肌群的协调作用使脊柱和骨盆形成一个整体,共同发挥稳定的作用。因此,在训练中,要将这些肌群联合起来进行一体化训练。肩关节是上肢最为灵活的关节,稳定性也相对较差,双人滑有较多的托举、捻转和抛跳,如果肩带稳定性较差会严重影响动作质量。膝关节作为下肢承上启下的关节,对于足和髋从身体传导过来的力量都需要进行调整补偿。在跳跃或抛跳落冰有着巨大的冲击力和转动惯性时,下肢、腰部肌肉的力量会把握控制单足滑出,而肌肉力量不足或肌肉协调能力薄弱往往容易导致动作失误甚至受伤。因此,肌肉力量和肌肉协作能力对于花样滑冰动作的稳定性是十分重要的。躯干稳定性的训练应突破传统的腰腹肌训练方法,多在动态的情景下进行稳定能力的培养。如,蹦床、弹力棒、平衡板等方法的练习。

2.2.2    平衡训练

根据花样滑冰项目特点、肌电肌力特征和等速肌力特征对比研究以及实际需要,加强各关节肌群平衡控制能力是花样滑冰辅助训练的目的,我们以局部平衡设计为基础达到整体平衡的目标要求。稳定性力量训练方法手段的设计是形成系统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单一到组合,互相联系、又相对独立。例如腰部稳定性力量训练方法手段的设计从徒手形式、器械形式、组合形式到复合形式,练习的数量、组数和间歇时间的安排,要根据运动员的性别、年龄、水平和能力选定。这样的练习方法手段对保持动作稳定性、提高腰部肌肉力量以及预防伤病均有极大的效果。

平衡训练在传统徒手和杠铃方式的基础上,为了使运动员训练更有实效性,在改进和完善训练方法、设计训练方案的同时,增添了瑞士球、悬吊器和BOSU平衡训练器等训练器械,丰富了训练内容,变化了训练方式,提高运动员平衡训练的兴趣,通过改变动作和支撑部位来增加难度,提高肌肉控制的力量和能力。

3    技术强化与精神疲劳的恢复

3.1    技术强化

陆地训练方法手段的多样性可使运动员体会到正确的技术感觉,陆地与冰上训练相结合对改进和掌握技术是很重要的。陆地分解动作练习又能够对某一技术环节起强化作用,如,花样滑冰落冰稳定性练习,能使运动员加深落冰过程中屈膝缓冲环节肌群的正确感觉,保证动作平稳滑出;将运动员在陆地训练获得的技术感觉马上在冰上训练中进行及时的体验还原,对提高技术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在陆地训练中掌握好正确的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陆地训练配合冰上练习可使运动员提高对正确身体姿势的感觉和发力肌群的控制能力,成为掌握专项技术技巧的方法手段。

通过运动员肌电肌力实验证明[11-12],陆地凳上跳下落冰姿势模仿更接近与冰上落冰动作,运动员在感觉落冰肌肉用力控制的同时,强调支撑腿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的角度,以及身体和肢体、浮腿的位置,这既是技术动作完成的标志又是姿势优美程度的表现。这种陆地专项性极强的辅助性训练由于要求精细,使动作在陆地训练时就形成动力定型,这种方式的陆地训练才能对冰上训练起着辅助的锦上添花作用,才能大大节省了冰上训练时间。陆地舞蹈训练更是要花时间去把握尺度、揣摩雕琢,形成自我的表演风格,陆地与冰上训练的有机结合理应是提高运动员艺术表演当仁不二的训练手段。

3.2    精神疲劳的恢复

在运动实践中人们已发现精神疲劳在某种程度上要比生理疲劳更难以恢复。长期在同一环境训练,会在人的心理上产生厌烦情绪,尤其是在大负荷量和高强度的合乐训练过程中这一现象尤为严重。花样滑冰运动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冰上训练或者是单一技术训练会造成复,再加上激烈比赛竞争的刺激,运动员的心理负荷及其巨大[13-16]。从这一角度出发,花样滑冰运动员采用陆地与冰上结合的训练方式,适当地变换训练的环境和训练的内容,可以在心理上给运动员一个适当调节放松的空间,有利于消除精神疲劳和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众所周知,花样滑冰运动员经过了一个赛季的摸爬滚打、激烈奋战,尤其现在又是多周期的比赛状况,选手们真是身心疲惫,要是比赛发挥的不尽如人意,那就更郁闷了。花样滑冰运动员们都利用恢复期作为调整或积极的放松时期,让承受大负荷、高节奏的机体得以缓解,让高压紧张的神经得以松弛。让花样滑冰运动员在恢复期完全休息是不可能的,因为,每位优秀选手每个赛季都要更换或更新比赛的两套或三套节目,他们即要总结反思本赛季成功与不足、规划设计下一个赛季目标与警示,又要利用恢复期选择喜欢的并适合自己的音乐,进行表演风格的设计和节目的编排。进入准备期是运动员生理机能恢复、技术改进巩固和冲击难度阶段,也是比赛节目修改完善成型阶段,同时更是国际滑联新规则修改的学习、掌握和运用阶段。

可以说恢复期和准备期是运动员身心调整待发期,是音乐选择形成风格的最佳期,是节目改进完善的必备期,是学习、掌握和运用规则的充电期,是增强肌肉力量避免受伤的保护期,是运动创伤的康复期,是技术表演经验的积累期,是为理想目标奋斗的艰苦努力期。因此,陆地训练在花样滑冰运动训练中有着自己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陆地训练一定要符合专项技术要求,更要符合运动训练的规律,不然就背道而驰、适得其反了。

4    结语

花样滑冰运动员平衡能力、躯干稳定性的传统训练方法多是在身体支撑比较稳定的状态下进行的,但运动员在比赛中需要不断地变换身体姿态,所以,运动员在稳定状态下获得的力量、速度和平衡能力不能在运动状态下得到充分发挥,使陆地训练的效果打了很大的折扣。

提高花样滑冰选手动作成功率、减少失误,需要加强平衡控制能力方面的训练。而这些能力要想在冰上解决受到上冰时间和技术训练的影响,尤其小肌肉群和核心力量必须通过陆地辅助训练来加强和提高。花样滑冰对运动员的技术技巧、艺术表演和机能素质都提出了很高要求,陆地训练在花样滑冰旋转平衡稳定性和动作流畅延伸性的训练中有着自己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陆地训练一定要符合专项技术要求,更要符合运动训练的规律,不然就会背道而驰、适得其反。加强各关节肌群肌力的协调能力是花样滑冰冰、陆训练的目的,只有根据运动员的性别、年龄、水平和能力选择适宜的方法手段才能达到保持动作稳定、提高肌群力量以及预防伤病的训练效果。所以花样滑冰运动员陆地训练的方法必须在传统的训练方法、内容和手段上有所创新,有所发展,才能有所突破,才能使陆地训练为冰上训练服务,达到提高我国花样滑冰运动员技术水平与艺术表现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朱志强.冰上运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2:378.

[2]赵金平.花样滑冰运动项目竞赛制胜规律[J].冰雪运动,2013,35(1):34-38.

[3]刘丁丁.国际滑冰联盟花样滑冰新裁判系统[J].冰雪运动,2007,29(5):90-93.

[4]姜海兰,金京铁.花样滑冰艺术训练如何适应新评分标准要求[J].冰雪运动,2005(3):21-22,44.

[5]王洪雷,赵金平.第21届冬奥会双人滑评述[J].冰雪运动,2011,33(4):10-15.

[6]刘双红.从2011年花样滑冰世锦赛看我国花样滑冰整体实力水平[J].冰雪运动,2012,34(2):16-18.

[7]曹宪明,左斌.花样滑冰运动员基本能力结构分析[J].冰雪运动,2012,34(5):

[8]卢大林.花样滑冰运动员综合素质训练研究现状[J].冰雪运动,2012,34(2):19-22.

[9]刘艳.花样滑冰运动员专项力量的训练方法[J].冰雪运动,2012,34(1):28-32.

[10]吴晓华,于立强.花样滑冰专项体能特征及训练方法研究[J].冰雪运动,2011,33(5):25-29.

[11]华立军.排球运动员扣球起跳动作及其专项力量的综合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0:10.

[12]刘晔,郑晓鸿.游泳的肌肉功能特征与花样游泳的运动学原理[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10:9.

[13]张赢,田郁玫,张连涛.尽显人格魅力的世界冠军缔造者:访中国花样滑冰队总教练姚滨[J].冰雪运动,2006(6):1-4.

[14]王亮.花样滑冰高水平运动员赛前焦虑的调节[J].冰雪运动,2006(2):34-35.

[15]郑风家,刘敬阳.花样滑冰运动员比赛中心理障碍的产生与自我调控方法[J].冰雪运动,2004(3):34-35.

[16]李照和,王海.谈花样滑冰高水平运动员训练中的厌倦情绪[J].冰雪运动,2004(9):6-8.

[17]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55.

[18]王旭,赵金平.我国花样滑冰双人滑男运动员膝关节屈伸肌群力量特征研究[J].冰雪运动,2012,34(6):18-25.

[19]张葆欣,苟波.国家散手运动员平衡能力的研究:以冬训阶段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4):136-137.

[20]陈海霞,宁宁.人体平衡功能评定研究的最新进展[J].现代护理,2006,12(23):2 173.

猜你喜欢
平衡能力花样滑冰
花样滑冰双人滑短节目比赛研究——基于2022年北京冬奥会
我国花样滑冰女子单人滑成绩突破的探索——以2019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中国杯为例
我国花样滑冰男子单人滑运动员冬奥会成绩突破的对策——以2019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节目内容得分为例
我国花样滑冰运动发展的百年回眸与未来展望
少儿花样滑冰基本技术与艺术融合训练的思考
高水平花样滑冰竞技人才的培养
轻器械体育舞蹈训练对盲人女生平衡能力及心境状态影响的研究
习练八卦掌对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影响研究
核心力量训练对散打运动员平衡能力的影响及建议
观察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速度和平衡功能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