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其聪
摘 要: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和谐发展,对教育的和谐发展与人的和谐发展提出了一个崭新课题。转变教育观念,构建和谐教育,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孜孜追求的目标。它要求教师“精于教书、勤于育人、勇于创新、甘于奉献”,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注重讲求民主,铸造和谐的基石;着眼人本,开拓和谐的源泉,通过科学、系统的创新性教育教学实践,才能形成独具特色且卓有成效的班级管理模式。
关键词:平常心;智慧;激发潜能;情感交流;教育契机
学生难教,学生更难管。开展活动,师生就是朋友;说到学习,师生就是敌人。这是老师们的共同心声。
其实,不是学生难教,而是我們的方法太落后,在困惑的同时,我们教师或许更应该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
在学校提出的“扁平化管理”指导下,我不断对照反思,逐一落实到平时的行动中去,终于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一、让学生服气可以依靠做事公正,让学生佩服只能依靠教师的智慧了
因此,班主任从带班开始,就要施展自己的才能。
二、身体力行狠抓学生行为规范,“大事讲原则”,必须逐一落实到位
三、给学生一个发泄的空间
我采取的是让学生写指定题目的周记,自己逐一批改。不少学生曾告诉我:“学习的忙碌中竟然还有一种期待——盼望见到老师在周记本上的鼓励话语!”
四、情感交流,走进学生心灵
这是做一切学生工作的核心思想。不能让学生服气的谈话绝不是零效应,而是负效应,并且还有放大作用——学生产生“免疫”后将更难教育。所以一定要有充足的准备,多站在学生立场考虑问题。
五、尽可能抓住或创造教育的契机,将教育渗透到学生的心灵
案例一:学生上晚自习不安静。
一个冬天的晚上,没有晚自习的我独自伏案备课,蓦然抬头听见窗外的“嘀嗒声”——下起了蒙蒙细雨。我知道又有不少学生家长要来学校给孩子送伞了。灵机一动,我走到教室门口,学生大多认真做作业,但有几个孩子在悄悄讲话。没有说什么,我将几个学生带到校门口——路灯下,学校大门口黑压压一片人头攒动。看了一两分钟,大家回到了我办公室。我问他们:“这些‘傻子为什么不在家烤火看电视,宁愿在外面冒寒风、淋冷雨?如果进到教室门口看见自己儿女在这样学习会有怎样的感想?”孩子们都羞愧地低下了头。从此我班上的晚自习一直都很安静。
六、怀宽容之心,包容学生的过失
2012年5月,临近升学考试,一个女生因与同桌发生矛盾,一气之下,将同桌放在教室的钱偷了。我先后调取、拷贝了学校监控录像,再到班上讲住校生、走校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晚上那位偷盗的学生给我发短信,问我是否真的有监控,还说没脸在学校了,想回家复习。我思考良久,我起初迫切想知道是谁,但最终我删去了监控录像,我怕自己用异样眼光看待她,怕影响她高考,更怕影响她一生。
我在草稿纸上反复修改后,给她发了这样一条短信“孩子,我不知道你是谁,教室的监控24小时开着的。但是我一直不忍心看,因为在我心中,16班每个孩子都是上天赐予我的独一无二的宝贝。从不犯错的孩子不是好孩子。老师永远像以前一样爱你们。好孩子,开朗些,多学点与人交往的技巧,你会更出色!这件事我不会再去追问,就让它成为我俩永远的小秘密吧!”此后我每天细心观察每一个学生,始终没有发现有异常现象。我更加坚信:给本该受批评的学生多一些鼓励,多一些等待,多一些帮助,把爱和教育的智慧渗透在每个细节中,他们完全可以优秀起来。
七、激励,再激励——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向上之心
一个人的潜能究竟有多大?或许我们都无法回答。一旦学生的点滴成功受到老师及时的肯定与赞许,他越会迅速感觉到老师对他的关注,激发起他内心深处的向上之心,他必定将选择以优异成绩来回报老师。
八、与时俱进,提升自我,让自己的思想永不落伍
多向名家学习,多向网上的优秀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方法。
九、在可能的情况下,多跟班
班级管理无大事,每天众多繁杂的事务性工作周而复始;班级管理无小事,或许老师无心的一句话将会塑造一个孩子,也可能毁掉孩子的一生。无数的事实证明,“差生”之所以差,“优生”之所以优,根本在于意识上,主要表现在习惯和方法上的“优”和“差”。教无定法,却也不可无法。许多学生是当局者迷,作为旁观者清的老师,尤其是班主任,有责任也有义务帮助他们冲破迷雾,清清楚楚去学习,明明白白上考场,昂起头来做一个优秀学生。
魏书生说:“走入学生的心灵世界中去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而又迷人的新天地,许多百思不解的教育难题,都会在那里找到答案。对学生细致入微的了解,使教师的教育工作如同有了源头活水,常做常新。”所以我坚信:老师一定要千方百计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播下一粒“美”的种子,一粒“爱”的种子,再不断灌溉,当这两粒种子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最终学生一定能长成“人”的参天大树。
(作者单位 四川省绵阳第一中学)
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