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光扬 王啸飞
摘 要:随著我国计算机和网络的飞速发展,网络购物现象已经屡见不鲜,但近几年来,网络购物却走向一个极端,网购成瘾作为一种新型网瘾已经悄然进入人们的视野,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作为网瘾的一种特殊形式,网络购物成瘾既具有网瘾的基本特征,又具有其特殊性,在大学生群体中蔓延较快,已对大学生的正常生活学习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当前大学生网络购物现状如何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购物;现状调查;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0-00-03
随着网络购物被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所接受,大学生网络购物成瘾近年来也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对大学生心理及生理都造成了巨大影响,制约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大学生对于网络购物到持什么样的态度,其网络购物的现状是怎样的,准确把握这些资料对防治大学生网络购物成瘾意义重大。本次研究依托四川省5所高校,对高校学生进行详尽的问卷调查与访问,旨在把握大学生网络购物现状,分析影响大学生网络购物的因素,并尝试着提出对策。
一、大学生网络购物调查
(一)取样样本分布
本次调研主要以观察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发为主,其中,问卷调查活动采用自制大学生网络购物现状调查问卷,对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西南科技大学、绵阳师范学院、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绵阳职业技术学院5所高校1100名在校学生进行分层抽样。问卷调研对象为大一年级到大四年级的学生,调查内容涉及学生基本信息,上网频率、上网时长、上网方式、网络购物费用、网络购物偏好、网络购物成瘾的危害、网络购物成瘾的原因等。本次调查的问卷发放比例在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西南科技大学、绵阳师范学院、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绵阳职业技术学院5所学校中为3:2:2:2:2,收回有效问卷984份,有效回收率为89%,符合统计学数据分析条件。其中,有效样本中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47份、西南科技大学185份、绵阳师范学院181、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184份、绵阳职业技术学院187份,基本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
图1 :有效样本分布情况
(二)样本整体情况
表1:学生样本整体情况
通过表1可以看出,本次问卷调查的女生数量要远大于男生,主要原因是所调查的学校以师范类居多,因此女生数量占据优势,而女生在购物消费方面有冲动性,将直接影响本次网络购物成瘾的调查结果。调查中拥有个人电脑的人数超过半数,方便上网,为网络购物提供了条件,而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用手机上网的人数与使用电脑的人数持平,由于智能手机的使用更加方便,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这也使得网络购物更加普遍。由调查中学生每月生活费用可以看出,当前大部分学生的生活费用充足,这势必为网络购物提供资金支持。
(三)网络购物成瘾样本状况
网络购物成瘾作为网瘾的特殊形式,具有网瘾的一般特性,同时又有其特殊性,因此,在判定网络购物成瘾的过程中,主要依据以下四个原则判断是否网络购物成瘾:1、上网时长2、浏览购物网站时长3、网络购物消费所占比重4、正常社会交往功能。经过对整体样本的分析,本次调查的984名学生中,有87名学生符合网络购物成瘾,占整体的8.8%,其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
表2:网络购物成瘾学生基本情况
由表2可以看出,网络购物成瘾的女生比例远远大于男生比例,这与样本整体女生偏多有关,但也与女生喜欢冲动性消费有必然关系。其次,在专业上,文科专业所占比例远远高于其他专业。在年级分布上,大一与大二的学生相对比例较大,可能与其刚刚进入大学,学习上有所放松,且相互攀比有很大关系,而大三大四学生忙于社会实践或找工作,因此网络购物的比例不是很高。网络购物成瘾的学生几乎全部拥有个人电脑,上网对他们来说方便自如,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购物的比例也不容忽视。网络购物成瘾学生的家庭年收入不低于3万元,经济基础相对稳定,且每月生活费都相对充裕,这些为网络购物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四)网络购物成瘾现状
本环节调查主要针对网络购物成瘾学生的上网频率、上网时长、网路购物方式、网络购物费用、网络购物偏好等内容进行分析,旨在把握网络购物成瘾现状,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表3:网络购物成瘾学生现状
由表3可以看出,网络购物成瘾的学生上网频率较高,每周上网次数超过20次的多达半数,且上网时长较长,累计上网时长全部超过20小时,因大部分学生拥有个人电脑,电脑便成为主要的购物工具,但手机购物的比例也接近30%。网络购物月消费水平多集中于300至500元,占其每月生活费的30%-50%,网络购物的种类90%集中服装与鞋类,用于购买图书的仅占2.3%,这说明所调查学生的网络购物没有用于知识补充,更多的是倾向于物质享受。
(五)网络购物成瘾影响因素
分析网络购物成瘾的影响因素是防治网络购物成瘾的关键,本次调研将影响因素分为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客观因素主要包括性别、专业及家庭收入,主观因素则是考察选择网络购物的主观原因。首先就性别因素来讲,所考察样本中女生网络购物成瘾的比例远高于男生的比例,并且显著性检测值小于概率值,说明女生更容易对网络购物产生依赖、沉迷其中,但由于整体样本中女生的比例偏高,因此,性别对网络购物成瘾有必然的影响,但是否具有显著性则需要更加细致的调查分析。在专业方面,网络购物成瘾者文科生所占比例最大,达到54.2%,家庭年收入多以2-3万元为主,显著性检测值都符合,说明这两项对网络购物成瘾也都有直接影响。
如果说影响网络购物成瘾的客观因素无法人为控制,那主观因素则是由当事人自主控制。经过调查,大部分网络购物成瘾学生选择网络购物的主要原因如下图(图2)所示:
图2:网络购物成瘾主观因素分布图
由图2看以看出,95%的学生选择网络购物是出于网上购物价钱比实体商店便宜,即经济因素占主要原因,有90%的学生认为网络购物比实体商店方便快捷,可以看作是时间成本,有81%的学生认为网络产品丰富新颖因此选择网络购物,接近半数的学生是因为从众心理,别人买我也买的攀比心理占主导作用。除此之外,还有少量学生选择网路购物是出于缓解现实压力,但比例较小,只有7%。另外还有20%的学生是享受网络购物乐趣,主要是享受在网上搜寻商品的过程,极少数学生喜欢在网络上讨价还价,但总体來看,经济因素与节约时间成本是最主要的显性原因。
二、网络购物成瘾的危害
(一)影响学业
学生以学习为天职,学生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完成学业,但是,网络购物成瘾的学生每周至少花费20小时在网络购物上面,这就无形之中减少了学习时间,势必对学业造成影响。网络购物成瘾占用时间还远不止如此,由于网络购物需要随时关注网站更新,关注所买物品的物流状况,商家还不定时发布优惠信息以吸引购买力,网络购物的这些特性造成学生随时把心思放在网络上面,无法集中精力用心学习。在调查中,有87%的同学明确表示会时刻惦记已经买下的物品,关注物流状况或是想在网上浏览商品,这种涣散的状态持续下去,最终结果就是导致旷课,而习惯性的旷课对学生的学业具有致命性打击。
(二)经济紧张
网络购物必然要加大生活费用开支,网络购物成瘾则会使这种开无限增大,在调查中,有过网络购物经历的学生中有70%的学生认为网络购物使自己生活费用增加,而网络购物成瘾的学生则有90%表示生活费用开销过大,造成经济紧张。在网络购物付款方式一项调查中,有87%的网络购物成瘾学生选择在线支付,通过电子账户付款,这种方式仅仅是数字的流失,没有纸币在手上流失的真实感,这也造成网络购物成瘾的学生对金钱没有概念,错误的认为没有花费多少,因此,网络购物消费方式的隐蔽性无形中会增加网络购物成瘾学生的购买欲,从而使网络购物的成本不断增加。
(三)身心受伤
网络购物需要借助电脑与网络进行,网络购物成瘾则更加依赖这两种介质,网络购物成瘾者不可避免会受到这两种介质的伤害,而这种伤害是对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打击。调查显示,网络购物成瘾者中有92%的学生眼睛、手腕、肩膀部位受伤,其中眼睛与手腕伤害最为严重。91%网络购物成瘾学生眼睛近视,其中76%的学生有“干眼症”现象,需要滴眼液缓解眼部疲劳。由于长时间重复鼠标点击的机械动作,加以手臂长时间悬空,调查中有45%的学生感觉身体关节不适,部分学生出现头晕、恶心、心悸等现象,这些是长时间上网的显性危害,除此之外,长时间的电脑辐射会影响正常的新陈代谢,降低身体免疫力,甚至对神经系统造成压迫。网络购物成瘾的心理伤害主要表现在心理障碍上,长期沉浸在网络中会使学生出现性格孤僻、情绪低落等心理问题,前期可能只是心理失调,但任其发展下去,最后便会导致心理障碍。
(四)影响交往
传统的社会交往一般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互往来,进行物质、精神交流的社会活动,这里有一个潜台词就是人与人的面对面直接交往。网络出现后,传统交往方式被彻底颠覆,人与人的交往不再需要见面,一切都可以通过电脑完成,彻底打破之前的时间空间限制,但人与人之间失去了直接联系,必须有网络作为中间媒介,表面上人际交往更加密切,不受身份地位容貌金钱的限制,也使得沉迷网络的人员更加信赖网络社交抵制现实交往,但实际情况却是网络交往虚拟性欺骗性和不确定性很强,不仅无法帮助学生增强社交技能,相反会阻碍学生的人际圈扩大,上网时间越长,网络交往越熟练,在现实中的交往就越陌生,严重者分不清楚虚拟与现实的区别。相比网络社交,网络购物成瘾者的交往范围更加狭窄,局限于商品与卖家,这构成了其在网络世界的交往圈,而一旦在这个封闭的交往圈中全身心投入,关注的重点便只有商品与价钱,最终会导致人际情感淡漠,偏激功利等一系列的问题出现。
三、防治大学生网络购物成瘾的建议
(一)思想矫正
网络购物成瘾学生主观意识对其行为具有决定性的,因此进行思想矫正,从思想根源上解决网络购物成瘾。思想矫正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学生真正认识到问题所在,树立正确的网络购物观。在矫正过程中,不能忽视对其心理状态的矫正,思想与心理这两者是相互影响的,只解决其中一项没有办法从根本上纠正网络购物成瘾的学生的价值观。思想矫正所采用的方法应当以疏导为主,帮助学生真正认识到危害所在,提高其对网络购物成瘾的思想免疫力,需要注意的就是在矫正过程中不能采用蛮横的、粗鲁的灌输方式,这只会使学生逆反思想更盛。
心理状态矫正则需要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对其进行心理辅导,疏解其因迷恋网络购物而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因网络购物成瘾者大多是心理封闭,这就需要心理咨询师有丰富的咨询经验来化解学生的封闭心理,其次才是心理矫正,在矫正基础上还需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需求,从内心抵制网络购物成瘾。
(二)经济干预
网络购物其本质是一种消费行为,除去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外,还有很强的客观环境制约,调查中网络购物成瘾的学生家庭条件优厚,因此这些学生每月的生活费用充足,当多余的生活费没有办法合理安排支出时,出现非理性消费的机率便大大增加了,因此,对其进行经济干预,使其没有多余的生活费用可以支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其消费的态势。尽管网络购物成瘾行为的根治需要学生从思想上深刻认识才能最终杜绝,但在思想矫正的同时辅助进行经济干预可以促进其认识网络购物成瘾所带来的经济流失,认识到网络购物成瘾的危害。
在实施经济干预时,有几点需要注意,首先是经济干预要与思想矫正同时进行,学生只有在思想上真正有所认识,经济干预才会起到配合作用,否则单纯的经济限制没有办法阻止网络购物行为,还有可能诱发学生疯狂透支或其他不理性行为。其次,经济干预不等于经济限制,对学生的生活费用限制到底,不给学生一点自由支配的额度,不仅不利于学生思想的提高,反而会使学生有依赖感或抵触感,因此,经济干预是在一定度的范围内的灵活控制,并且有相关人员的意见指导,并非死板的教条规定。
(三)网络管理
网络购物离开网络便没有实现的可能,因此,对于网络购物成瘾者可以通过对网络的管理断绝其购物的直接途径,从而阻止其进行网络购物行为。网络管理可以分为校内网络与校外网络两类,校内网络管理主要是学校对学生上网时间进行控制,每天上网时间超过一定量便断开网络,使其无法接触网络,这需要依靠学校强大的校园网络监管系统进行;校外的网络管理则主要是指购物网站,购物网站多是实名注册,要求提供身份证明,购物网站要对学生群体进行分类,若学生在网站逗留时间超时,购物网站停止对其开放商品购买,断绝其购物渠道。
校内网络管理要依托学校的网络监管系统,对全校学生进行实时网络监管,这需要大量的技术和资金支撑,更需要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只有学校网络监管系统完善,校内网络管理才能发挥功效。相比校内网络而言,校外网络管理则要困难一些,需要国家出台相应政策,确保商家真正对学生进行在线时长限制,否则,校外网络管理便不能达到其预期效果。
(四)实践体验
实践体验是让网络购物成瘾学生亲身参与实践,在实践中认识自己提高自己,在思想和行为上对网络购物有一个正确的处理态度,实践体验可以分为校内实践和社会实践。校内实践主要是积极参加学校的讲座、社团活动、技能大赛等,一方面可以分散注意力,另一方面可以增加人际交流,改善长期沉迷网络所造成的性格孤僻的问题。社会实践主要是给网络购物成瘾学生参与各种志愿活动,勤工俭学或社区服务等直接与社会接触的机会,让其在实践中了解社会,了解自己,将虚拟的网络世界和活生生的现实社会做一个直观对比,真正理解和明白社会的本来面貌,远离虚拟的网络世界,最终真正肩负起社会赋予的责任与使命。
四、结语
随着网络条件的不断地发展和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网络购物被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所接受,作为祖国优秀的人才,他们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更强,并且乐于追求新的事物,这也造成近年来大学生网络购物成瘾的人数呈现上升趋势,应当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将其作为一个课题加以研究,切实的提出解决方案,防治大学生网络购物成瘾。
网络购物成瘾是一种新型网瘾,当前其诊断标准并没有统一,因此在调研中采用的是自行编制大学生网络购物成瘾诊断量表,依据量表的得分情况进行网络购物成瘾和未成瘾的界定,界定的标准会直接影响研究的结果。大学生网络购物成瘾是一个多因素的复杂过程,调研中所进行的界定是否仅局限于网络购物,它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相互影响,两者是否有相同的成瘾规律,是否可以一并治疗,这些问题都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最后,由于条件限制,本研究无法对全国大学生进行随机取样,在四川省内五所高校的取样虽有一定的代表性,但就全国大学生而言还具有局限性,这是本次调研的不足所在,也是在今后需要努力的地方,如果条件允许,今后可以增大样本调查范围,从更加宏观更加细致的角度对大学生网络购物情况进行全局把握,从而更好的对大学生网络购物成瘾进行防治。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廳思想政治教育重点研究课题。《网络购物成瘾对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影响及防治方法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3SB0435)
作者简介:邹光扬(1965--),男,四川三台人,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王啸飞(1985—),男,山东武城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