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彦琳
摘 要:韩愈一生致力于恢复儒家正统,排斥佛老,他的反佛理论具有深远的影响,不仅为唐武宗的灭佛提供了依据,也为宋明理学开辟了道路。但他同时又与多位僧人交往并赠诗,因此,韩愈对待佛教的态度成为后人争论的焦点。
关键词:韩愈;排佛;儒道;交往;
中图分类号:B948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0-00-01
作為儒家道统的继承者,韩愈排佛的坚定性是不容置疑的,他主张采取行政打击手段,提出“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的强制灭佛政策,元和十四年初,韩愈更因上《谏佛骨表》而激怒宪宗,险被处以极刑,后被贬谪潮州。他的排佛符合他作为封建地主阶级的需要,但作为文学家,他又吸收了佛教的养分。
一、韩愈排佛的原因
元和十三年,唐宪宗派人率领多名僧侣前往法门寺,再度奉迎释迦牟尼佛指骨。这时韩愈挺身而出,予以谏阻。给宪宗上奏了《论佛骨表》,指出古代没有事佛,能够长寿,而事佛之后,往往享国日短。他要求将此佛骨“付之有司,投诸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后代之惑。”韩愈也因此触怒了唐宪宗,险些丢了性命,幸得宰相裴变等人力保,才免一死,贬为潮州刺史。韩愈排佛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从社会现实方面来说,排佛是为了整顿朝纲,清除弊政,改变中唐以后积贫积弱的社会现状,达到国家强盛的目的。中唐时期寺院大量占有土地,已经影响到人民生活。僧尼不事生产,过着寄生生活,对当时已经凋零的社会经济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导致人民生活贫困和社会治安混乱。除此之外,寺院僧尼还享有免除徭役和不负担租税的特权,国家的收人和兵源大大减少了。而建造大量的佛寺,加重了国家经济开支,使国家收入不断减少,兵源不足,致使国家与寺院经济的矛盾尖锐起来。再加上佛教只讲究自身修行,不讲纲常伦理,不问世事,对本就混乱的社会秩序造成了更加消极的影响。
韩愈认为当务之急就是要反对佛教,限制寺院、僧尼的发展,从而增加从事生产劳动的人力,尽可能多的创造物质财富,使社会结构更加平衡,进而解决生活资料供不应求的矛盾。他的这一主张,对提高社会生产力,减轻农民负担,和解决国家财政拮据的困难境地,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和进步意义 。
其次,从思想方面来说,韩愈排佛也是为其倡导的复兴儒学的道路扫清障碍。韩愈生活的时代,儒道已呈现出衰微之势。他自幼所学以儒为主,又极重古文。韩愈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就是在儒学熏陶下形成的,这也是韩愈后来反对佛老的思想基础。他以儒家的继承者自居。立志要成为孟轲之后儒家的继承人,他在给孟简的信中写道:“释老之害,过于杨、墨;韩愈之贤,不及孟子。孟子不能救之于未忘之前,而韩愈乃欲全之于已坏之后。呜呼!其也不量其力,且见其身之危莫之救以死也。虽然使其道由韩愈而粗传,虽灭死万万无恨。”而要复兴儒学,就必须排除“异端”,当时最大的“异端”就是被视为夷狄文化的佛教。韩愈排佛,最终目的在于维护中国封建传统文化。
他从维护封建统治的立场出发,指责佛教是“夷狄”之教,因为它破坏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纲常名教。 他认为佛教徒“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这与儒家的仁义忠孝等伦理思想是不相容的。如果让佛教蔓延下去,儒家的“先王之道,君臣之义,父子之情”等纲常学说就要受到影响,社会结构遭受破坏。所以他力辟佛老,为实现儒家道统扫除障碍。这也是韩愈反佛的最根本目的。
二、韩愈与众僧交往的原因
虽然韩愈称自己的“道”是纯粹的“儒道”,但在唐代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背景下,也不自觉的吸收了各家的思想。在实际生活中,韩愈结交了很多佛教徒作为朋友,他曾与多位僧人都有交往,并有诗文寄赠。司马光曾说:“世称韩文公不喜佛,尝排之,予观其《与孟尚书书》论大颠云‘能以理自胜,不为事物侵乱,乃知公子书无所不观“盖尝遍观佛书,取其精粹而排其糟粕耳。不然,何以知‘不为事物侵乱为学佛者所先耶?”说明韩愈遍观佛书,深明佛理。看来,韩愈受大颠思想的熏陶是无可置疑的。韩愈与众僧交往的原因大致有二:
第一,为了劝化,以儒化释。韩愈并非反对与僧道交往,而是主张应该借与僧道交往的机会教化他们,使其放弃释老而独奉儒道。韩愈反对佛教却仍然与僧徒来往正是出于这种动机。《送僧澄观》开篇即云:“浮屠西来何施为?扰扰四海事奔驰”,虽然是斥佛,但显然又赞颂澄观在寺观建筑上的超群才能和惊人的文学功底。斥佛却赞僧,貌似相反,其实相成。韩愈所真正痛恨的是佛教,对于那些深受佛教毒害的僧徒他宁愿抱着治病救人的态度去对待,始终不改其苦心。
第二,启发心性。佛教基本理论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之上,因而“心性”问题是佛教的基本核心。它可以使人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进行想象与构思,为诗人艺术创新提供了充分的哲学思想基础。这种重心性的思想与创作实践,在贞元时期更为明显,并且成为诗歌创作的一条重要途径。而这一点在韩愈的诗歌创作中表现的尤为明显。他追求险怪奇特的诗风。司空图评其诗曰:“其驱驾气势,若掀雷扶电,撑抉于天地之间。物状奇怪,不得不鼓舞而徇其呼吸也。”(《题柳柳州集后》)这种崇尚险怪的诗风明显是受到了佛教的影响。
佛教的壁画也为韩愈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综上所述可以看出,韩愈排斥佛教是毋庸置疑的,但他又不是盲目地排斥,而是从儒家正统的立场出发,针对当时国家混乱不堪﹑朝纲败坏﹑民不聊生的社会现象所作出的维护封建统治和中央集权的努力。同时身处儒、释、道三教相互融合的趋势下以及士人多归心佛老的氛围中,他又不能不受其影响。
参考文献:
[1]《昌黎先生集·论佛骨表》
[2]马兰州.《韩愈崇儒反佛思想论析》.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2).
[3]文坚.《论韩愈崇佛与斥佛的功利性》.湖南商学院学报(双月刊),2002(3).
[4]邹进先.《论韩愈反佛老对其文学思想及诗文创作的影响》.社会科学辑刊,19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