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海双
摘 要: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要从听、说、读、写等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必须强化学生质疑问难学习习惯的培养。要创设质疑问难的情境,激发学生问的动机,使学生敢于问;要巧妙引导,激发学生问的兴趣,使学生乐于问;要进行学法引导,教给质疑问难的科学方法,使学生学会问。
关键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质疑问难
古人云:“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质疑,非问无以广识。”古人在做学问上十分注重问,离开问,就不能称之为“学问”。在课堂教学中,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也十分推崇问,美国的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人的思维活动起始于问题,疑问是思维的起点,也是创新的起点。高职院校将“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作为培养目标,为社会培养一专多能的创新型实用人才,要实现此目标,必须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的习惯,而质疑问难学习习惯是创造性学习习惯培养的前提。质疑,即提出问题;问难,即反复质问。质疑问难学习习惯具体到学习中是指学生能自觉、主动地发现疑问,提出疑问,分析疑问,探究疑问,发展疑问,伴随问难的整个过程,学生由旧知到新知,由未知到已知,不断产生新思想、新观点,思维拓展,认识提高,创新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要从听、说、读、写等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必须强化学生质疑问难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问的动机,使学生敢于问
师生之间的情绪感染不仅是师生交往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生兴趣的重要因素。教学中要搭起师生之间情绪感染的桥梁,创设感染性情境至关重要。一是教师要更新观念,确立平等、民主的师生观。尊重学生,认可学生,视学生为学习的主人,要由高高在上的教师变成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自由、平等的学习平台,从而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动机,使学生大胆地问。二是创设和谐、融洽的质疑氛围,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表情传递给学生一种亲切、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并转化为无形的力量,使他们感到教师耐心的帮助与亲切的关怀,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在融洽的氛围中主动地问。三是给学生发问的机会与时间,使学生在思维、行为方面有较大的自由,在思维不断开阔的前提下,促使学生善于质疑,乐于表达,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大胆、无拘无束地随时问。
二、巧妙引导,激发学生问的兴趣,使学生乐于问
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较高等院校的学生有很大差距,尤其是在阅读和写作方面,差距更大。学生在实际教学中,多数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很少主动质疑问难。对此,教师要下大力气激发学生问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质疑问难。
首先要巧妙引入。在导入新课的开始阶段就抓住学生的心。导入要新奇,要巧妙,还要讲究艺术性,使学生在新课开始就充满浓厚的兴趣,为其主动地质疑问难做好心理上的准备。其次要巧设悬念情境。在学习开始就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其手脑并用。悬念的设置要及时而精巧,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地进入质疑问难之门。三是设置问题情境,将学生质疑问难引向深入。思维从疑问开始,有疑,才有所思,才所感,才能启智,才有创新。疑问是一切知识的起点和追求知识的动力,教师应结合英语课堂教学实际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适宜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大胆质疑问难,并主动思考、分析、研究、尝试,在分析问题中自主释疑解惑,培养各种能力。同时,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深入到学生的质疑问难中,对学生自主学习中难以破解的难题及时给予恰当的点拨、引导,在与学生的合作中破疑解惑。
三、学法指导,教给质疑问难的科学方法,使学生学会问
质疑问难是现代教学论中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实施自主创新学习的重要学习方式。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感到很茫然,有时不知如何去质疑。现代教育理念下的教师应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學中方法的传授比知识传授更重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不仅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问难、乐于质疑问难,还应教给他们质疑问难的方法。心理学研究表明,一种需求的产生必然导致对满足欲望的方法、方式的思考,就自然会诱发积极的思维。
教师要积极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产生学习需要,由学习需要诱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从而在积极思维中产生问题。在“学习需要—积极思维—产生问题”中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使学生为满足学习需要而质疑问难。好奇是学生的天性,是学生产生求知欲的表现。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在其求知欲望正浓时教给其质疑的方法,让学生亟不可待地质疑问难。教学中,知识之间的矛盾可引发认知上的冲突,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教师要有意识地暴露知识的矛盾,激化矛盾,激活学生思维,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使学生为展示积极思维中的新思想、新观点而主动质疑问难。
参考文献:
[1]周晓玲.促进大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教学策略探讨[J].高教论坛,2003(2).
[2]刘建芬.关于大学生英语学习自主性培养的思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