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义和
【摘要】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适时有意识、有目的地安排一些动手操作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主动参与的意识.
【关键词】 小学生;数学实践;操作能力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适时进行一些有效的操作活动,能启迪学生思维,使数学课堂更加充满活力.
一、创设操作情境
创设多种形式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探究和操作欲望. 如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特征一课,首先让学生观察教室里哪些物体的形状是我们学过的图形,接着让学生从袋子里摸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并说出依据,然后加以引导猜测长方形可能会有哪些特征,在学生有了充分猜想之后,再引导操作验证,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有效的操作情境,为学生主动建构长方形的特征做好了铺垫.
二、选择操作的时期
学生操作的时期,最好选择在学生想知而不知,似懂而非懂时进行,这样就能起到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的作用. 操作时期一般可安排在知识形成前、知识形成中、知识形面后的三个教学环节中.
1. 知识形成前的动手操作
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一般都需要经过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任何一个规律的发现、概念的形成大多要依赖具体的感知、丰富的表象,为此在新知形成前,需要开展一些动手操作活动. 一位名师在推导圆的周长公式前,他首先出示了一个铁丝做成的圆环,提问:“有办法量出它的周长吗?”愿意进行这项操作的学生很多,学生所用的方法是将铁丝拉直了测量. 接着是让学生测量硬纸片的周长,通过讨论学生选择了将纸片在直尺上滚动一周量出它的长度. 再接着是讨论如何测量学校圆形花坛的周长,经过思考后学生认为,可以先用绳子绕花坛一周后再测量出绳子的长度. 就在学生自我感觉良好时,教师拿出两根一头扣着小球长度明显不同的绳子,然后分别抓住绳子的一端让小球在空中旋转了几下问:小球的运动轨迹也是一个圆,这两个圆的周长能量出来吗?哪个圆的周长可能长一些?圆的周长可能跟什么有关?像这样知识形成前的操作,为学生后面对圆周长计算方法的探索做了很好的铺垫.
2. 知识形成过程中的动手操作
如二年级下册“找规律”一课的教学,新课伊始,教者首先出示了几只兔子采蘑菇的动漫场景,正在同学们全神观看时,画面上出现了一行兔子蘑菇间隔排列的图形停了. 教者问:这个动画同学们喜欢吗?图中的兔子和蘑菇排列有什么规律?学生通过观察很快发现:“兔子和蘑菇是一个隔着一个排列的.”(教者归纳:间隔排列)为了使学生真正理解间隔排列的含义,教者接着让学生用方块和三角按照间隔排列的顺序摆一摆,由于没有规定方块和三角的个数,学生的操作出现了下列两种情况:(1)□△□△□△□△;(2)□△□△□△□△□. 教者接着问:第一种摆法用了几个方块几个三角?第二种呢?学生把这两个问题根本没当回事,稍加思索就回答说:第一种摆法用了4个方块4个三角,第二种摆法方块比三角多一个. 生活中也有这样的排列,教者接着出示了红花和蓝花、夹子和手帕等两种物品的排列,并适时让学生数一數参加排列的两种物品的个数. 然后启发学生:两种排法都是间隔排列,为什么第一种排法方块和三角一样多,而第二种排法方块比三角多一个呢?就在学生想知而不知,似懂而非懂时,教者再一次引导学生操作. 经过讨论、观察终于有学生发现:开头结尾不是同一个物品,两种物品一样多;开头结尾相同的排在头尾的物品多一个. 规律虽然找出来了,但这个规律到底可信不可信呢?教者接着让学生用小棒和圆片对这两个规律加以验证,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既增长了知识,又发展了自己的思维能力.
3. 知识形成后的动手操作
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一般需要经过两次飞跃,由实践到抽象是第一次飞跃,再由抽象回到实践是第二次飞跃,为此我觉得在学生获得知识后,还需要把掌握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这就是知识形成后的动手操作实践. 如学习了“米的认识”后,让学生去测量学校篮球场的长和宽;学习了“统计”后,让学生统计自己家庭中一年用电、用水情况并制成统计图或统计表等. 这样做既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提高操作的效果
组织学生动手操作是达到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要提高操作效果,首先要培养学生对学具的热情,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为此,在操作的过程中和操作结束后,都应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教给学生观察的重点,观察的内容,观察的方法、顺序等. 其次是操作过程中的语言表述,要把动手操作与动脑思考、动口表达结合起来. 例如,在学生动手操作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过程中,让学生先说说:“(1)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原来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2)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三角形的哪一部分相同?(3)三角形的面积怎样计算?为什么要除以2?”让学生经常进行这种紧贴操作活动中的“想”和“说”,既能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演绎推理能力,又能提高学生操作的效果.
小学生数学操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的、积累的、潜移默化的过程. 让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自发地进行动手操作,勇于质疑,体验获得成功的快乐,是我们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