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希双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阅读课文获取对课文的感知,读出字里行间所包含的内容与情感,知道文章写的是什么,通过什么方式方法来表达的。通过对课文阅读获取语文基础知识,掌握一定量的字、词、句、段,了解文章的修辞、语法及写作方法,同时使自己的思想感情受到感染和熏陶。学生的阅读水平与能力也直接影响到学生将来的自学能力,影响到学生其它学科的学习。阅读可以说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塑造学生语文情感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当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阅读能力,为学生将来的成功打好基础。
一、培养学生对文字的亲近感
有的学生不愿意读书,不管什么好书,是童话故事,还是章回小说,一拿起书本,就犯困,一让看书,就感觉似抽筋拔骨,痛苦难堪。有的学生愿意读书,喜欢读书,什么书都愿意看。因此,有很多人就认为读书是天生的,有的人天生就是读书的料,有的人一生下来就不是读书的料。其实,这是宿命论的思想,是唯心主义作祟,是不正确的。学生的读书在于培养,它需要一个过程,最主要是培养学生对文字的亲近感,培养学生热爱文字,喜欢读书。首先,教师要做个表率,小学生的模仿力最强,教师如果表现出对书籍的热爱,对文字有感情,对文字表现出特殊的亲近,嗜书如命,范读课文的时候,表情丰富,经常陶醉于其中,时而高亢有力,时而婉转缠绵,时而兴高采烈,时而潸然泪下,就会潜移默化地感染与熏陶学生,学生也就会模仿教师,学习教师,逐渐对文字产生情感,酷爱读书。其次,要和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尤其是在一至三年级的时候,让学生家长最少每月领着孩子去逛一次书店,只要学生愿意看的书,就买给他看。如,一年级时的看图说话、寓言、卡通图片等等。都可以这样逐渐培养学生对文字、对书籍的亲近感,养成良好的看书习惯。
二、 给学生阅读的机会
而今,小学生的阅读时间普遍不足,学生独立阅读的机會不多,一篇很好的文章教师也就让学生读几遍,有时还齐读,没有让学生细细品味,就开始引领学生进行分析课文了。不给予学生足够的阅读时间,学生还没有真正体会到阅读的快乐,还没有真正领会课文的妙处,对于比较感人的细节,动人的故事,美丽的风景,还没有品味过来,还没有领略课文的精彩,就进行讲解了。这都影响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不利于阅读兴趣的培养与巩固。所以,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阅读时间,一是课堂上多给学生阅读时间,只要学生愿意读,就让学生读个够,让学生尽情去领略字里行间所透出的风采。二是利用每天的晨读时间进行阅读,按座位每名学生都要进行,每天一两名同学,将其认为最好的、最感人的文章,在班级同学面前读出来与大家分享。
三、给学生提问的机会
学生阅读课文,感受课文,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发现问题,并能提出问题,就说明学生认真去阅读了,去思考了。如果学生读了几遍课文之后,没有发现问题,那么他的阅读就是失败的,起码可以说,他在阅读的过程中没有进行思考,只是苍白的读字。现在,教师在指导学生分析课文时,都是教师提出问题,不让学生提问题,不给学生提问的机会,教师通过问题把课文分析得相当透彻,以至于学生一时都找不到问题,这样替学生“着想”,严重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在阅读课文的时候,发现问题,哪怕是一个他认为的好词、好段都可以,逐渐地就使学生学会了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一要创设一个氛围。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哪怕是最简单的,亦或有些荒唐,教师和学生也不要嘲笑,讥讽,给学生创造一个非常安全、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学生敢于提问题,乐于提问题。二要给予学生解决问题的机会,给学生提问的机会,鼓励学生提问,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最好由学生之间合作探究来回答。三要正确的评价,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评价,正确的鼓励表扬;有创新性的问题要大加赞赏,在全班同学面前提出学习;不正确的要引导,策略的纠正,注意不能抑制学生的提问积极性。
总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教师长期的努力,细心的工作。教师要注重平时的培养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获取知识,在阅读中增长才能,在阅读中受到教育与启迪。学生的阅读伴随着整个义务教育阶段,伴随着学生的一生。小学阶段的阅读是学生成长的基础阶段,是重中之重,它关乎到学生将来的成长。所以,我们作为小学的语文教师一定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以对学生、对家长、对社会、对国家负责任的态度,抛弃宿命论的思想,相信我们的学生都愿意读书,喜欢读书,相信我们的学生都能够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