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管理中的中国文化因素

2014-04-29 07:15李玉明
理论观察 2014年2期
关键词:中国文化企业文化市场经济

[摘 要]十八届三中全会为中国企业的发展注入动力,中国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中国文化。在企业管理中植入中国文化因素是中国民族企业生存发展壮大的需要,是中国民族企业国际竞争的需要,是弘扬中国文化,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中国文化以人为本、重视道德伦理、天人合一、重和谐统一的精神特质决定了在企业管理中植入中国文化元素是可行的。

[关键词]企业管理;中国文化;企业文化;市场经济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2 — 0049 — 02

[收稿日期]2014 — 01 — 25

[作者简介]李玉明,(1963—),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总经理,研究方向:企业管理,市场经济学。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成为《决定》中最大的亮点。这是继“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后,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又一重要理论突破。这一理论突破必然会给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只有企业的发展壮大才能推动经济的整体提升。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特别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一理论突破,无疑为中国本土企业(或称民族企业)的发展带来了福音,中国民族企业将迎来一个高速发展的历史机遇。中国民族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要注意研究中国文化因素。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企业管理是中国民族企业立足国内,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

一、企业管理与与文化之关系

广义的企业管理是指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所开展的一切管理活动的总和。狭义的企业管理是指企业在规划、设计、生产、服务等经营活动中的管理活动,包括企业财务管理、企业人事管理、企业、企业目标管理、企业文化管理等。

文化的定义很多,不同学科、不同时代的学者分别从各自的角度给文化下定义,致使文化这一耳熟能详的名词的内涵和外延成了学术界的斯芬克斯之谜。汉语中现代意义的“文化”一词转借自日文,日文又译自拉丁文。《现代汉语词典》给文化的定义是:“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很显然,这个定义的前半部分是指广义的文化,后半部分是指狭义的文化。文化也可分为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等几类。本文所论以狭义文化为基础,侧重点是心态文化,由于心态文化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难以分割,所以我们在论述企业管理与文化因素中又不能把大文化与小文化完全割裂开来。

从广义上来说,企业管理属于文化的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管理即文化。每一个民族、每一个时代都有不同的文化特征,这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企业管理。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企业管理自然呈现出不同的样式。在全球一体化加速发展的当今时代,一些跨国公司的企业管理则呈现出当今世界占主导地位的国家的文化特征。狭义上的文化即以心态文化为重点的文化,也无时无刻不深入到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例如美国企业比较讲究制度设计,人际关系特别是上下级之间讲究人格平等,注重以法律关系来调整人力资源和劳资关系;日本企业更注重上下级之间的等级与服从,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很高,跳槽的频度相对较低,在财务管理上更讲究精准和一丝不苟。这种明显的差异体现出企业管理与文化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企业管理中植入中国文化因素的必要性

百度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先生曾评论说,“一个公司要取得经营管理上的成功,必须接地气,要能与当地文化、本土文化相融合。Google公司之所以在中国大陆遭遇滑铁卢,就是因为不接地气,公司在管理和经营上没有很好地与本地文化相融合。”李彦宏先生的这个评论不仅对进入中国的国际跨国公司是一个很好的箴言,同时也对中国本土企业提供了警示。植入中国文化元素是中国本土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走向世界的需要,同时也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弘扬中国文化的需要。

1.在企业管理中植入中国文化因素是中国民族企业生存发展壮大的需要。中国本土企业只有先立足国内,在中国大陆发展壮大后,才有可能走向世界。本土企业无论是企业员工还是客户,无论是市场还是原材料供应商大都是中国人,中国文化的特质决定了本土企业的管理必须也不可避免的植入中国文化的元素。当前一些企业盲目崇拜国外经验,照搬照抄国外经验,不研究中国的实际情况,不考虑中国文化因素,结果是食洋不化,东施效颦。在西方企业中效果很好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项目管理制度,原封不动地搬到中国来却水土不服,效果不佳。所以说植入中国文化因素是中国本土企业发展壮大的必要条件。

2.在企业管理中植入中国文化因素是中国民族企业国际竞争的需要。在当今这个全球化浪潮势不可挡的时代,全球经济的融合日益深入,即使身处国内甚至是在边远内陆地区的企业也不可避免地、身不由己地参与到国际经济竞争中来。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的国际竞争已经无需走出国门。现代禅文化的倡导者王绍璠先生鉴于中国传统文化衰败、民族精神缺失、企业人才匮乏、国民素质参差等问题,曾在北京大学等高校开辟"中国企业家内圣外王之道"的讲座。王绍璠先生寄希望于有志青年成为当世之中流砥柱。按照王绍璠先生的观点,中国企业家只有深入学习并践行中国文化之精髓,特别是儒家的“内圣外王”思想,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使中国企业、中国经济后来居上。

3.在企业管理中植入中国文化因素是弘扬中国文化,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企业不仅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组织单位。在市场经济已经不可逆转地确立为核心模式的当前世界,大部分的人都将生活在企业中,或者与企业有着密切的接触。企业是大部分人工作与生活的核心场所,是大部分人安身立命之地。企业管理、企业文化,企业管理中的文化因素将成为社会最主要的文化要素之一。当前,复兴中国文化,让中国文化成为民族复兴的软实力,已成为全社会的广泛共识。在企业管理中植入中国文化因素必将有利于弘扬中国文化,也是整个中国文化复兴之潮中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企业自身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和民族责任。

三、企业管理中植入中国文化因素的可行性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文化的精神特质决定了在企业管理中植入中国文化具有极强的可行性。

1.中国文化以人为本的精神特质决定了在企业管理中植入中国文化元素是可行的。同世界上很多民族文化不一样,中国文化以人为本,而不是以神为本。中国文化还具有超宗教的情感和功能,从本质上说一人为本的中国文化也是世俗的文化。企业从本质上说无非是在世俗世界里谋求物质利益的团体而已,这一本质与以人为本的中国文化非常契合。以人为本的中国文化所具有的包容性也有利于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在广泛而深入地与其它民族文化相碰撞的过程中,没有或者较少宗教或其他极端信仰方面的冲突。

2.中国文化重视道德伦理的精神特质决定了在企业管理中植入中国文化元素是可行的。中国文化强调通过主体的内在道德,自觉约束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并通过自我完善来维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中国文化不是通过宗教,而是从道德和艺术入手进行人生理想和人生境界的培养,从而使人具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和广阔的襟怀。企业管理要靠规章制度,同时也要靠人的自觉。企业界普遍认为,一个企业的初期发展靠制度,成熟的企业靠文化,这是被许多成功的大企业所一次次证明的。中国文化的这一特质无疑有力于企业的成熟与壮大。

3.中国文化天人合一的精神特质决定了在企业管理中植入中国文化元素是可行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国文化中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主要思想,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也要正确处理好企业与自然、企业与社会、企业与国家的关系。天人合一的思想无疑会为企业管理中处理方方面面关系提供了一个极佳的参照系。

4.中国文化重和谐与统一的的精神特质决定了在企业管理中植入中国文化元素是可行的。西方文化比较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分别与对抗,中国文化则比较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企业管理中和谐统一也是追求的目标之一。企业管理中的和谐统一,既包括企业中人际关系的和谐统一,也包括企业财务管理、战略规划、目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管理、项目管理、采购管理、生产管理、销售管理、信息管理、统计管理、仓库管理等方面的和谐统一。

四、企业管理中植入中国文化因素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企业管理中植入中国文化因素应注意不能墨守成规,要与时俱进,还应注意环境的变化和去粗取精。对中国文化中的特殊部分进行合理的“包装”,也是必须注意的重要问题。

1.在企业管理中植入中国文化因素应注意与时俱进。文化不是静态不变的,而是动态发展的,中国文化也是在不断吸收其它民族先进文化重逐渐成熟发展起来的。企业管理中植入中国文化因素也要注意与时俱进,例如最近中共中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明确了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价值准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练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将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将成为企业管理中需要植入的文化内涵。

2.在企业管理中植入中国文化因素应注意环境和发展阶段的因素。中国本土企业发展壮大后必将走向世界,即使身在国内的本土企业,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也可能会有国际因素的加入,例如外国国籍员工的加入,产品或服务出口国外等等。本土企业在植入中国文化因素的同时要注意与所在环境是否协调的问题,要注意吸收外来文化中的精华补充改善自己。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在植入中国文化的时候,取舍一定是有差异的,要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和发展阶段处理文化的取舍和侧重。

3.在企业管理中植入中国文化因素应注意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毋庸讳言,中国文化中并不都是精华,而是精华与糟粕同时存在的。对那些糟粕部分,要毫不犹豫地予以扬弃,这也是在企业管理中植入中国文化时必须注意的问题。在去糟粕取精华的问题上,还要注意内容与形式的问题,有些优秀的内容可能会被平凡的外表蒙蔽。例如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产生的鞍钢宪法,强调要实行民主管理,实行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工人群众、领导干部和技术员三结合,即“两参一改三结合”的制度。这也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为许多日本企业提供了借鉴,在美国被称“包装”为“后福特”的大工业管理方式。当代中国本土企业在取其精华的时候,可以适当的为其改换一个形式,让其在新的时代以新的面貌重新焕发出青春,起到应有的作用。

〔参 考 文 献〕

〔1〕姜聿华,宫齐.中国文化述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4,1.

〔2〕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8.

〔3〕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

〔4〕李宗桂.中国文化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

〔5〕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6〕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7〕李世成. 企业竞争优势〔M〕. 北京:台海出版社,2005.

〔8〕郁义鸿. 知识管理与组织创新〔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陈玉荣〕

猜你喜欢
中国文化企业文化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下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
财政税收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市场经济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动漫电影中的中国元素研究
浅析汉风壶与中国文化
浅析当代形式下中国文化在德国的影响及渗透
浅谈企业战略与企业文化的简要关系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综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