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萍
【摘要】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新课程要求教师从“教”走向学生的“学”,倡导“对话”式教学,强调教学是师生之间的一种互动过程,课堂答问便成了必然. 老师提问,学生作答,这看似平常的教学环节却关系到课堂教学能否取得好的成效.
【关键词】 有效性;生成性;渐进性;开放性;自主性
合理、恰当同时又能激发学生思维的提问,可以说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 事实上,由于我们教师片面过分重视知识教学,而忽视了思维教学和能力培养,尤其是忽视了那些极其重要的面向真实问题的高级思维技能发展,把获得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目的,把灌输知识作为主要方法. 它的欠缺之处表现在:(1)没有预估学生的认知和思维发展的“潜在距离”,提出的问题不是太难就是太简单,忽视了数学思维教学和能力培养;(2)没有好好研究教材内容,分析知识与问题之间的关联,提出的问题没有层次感,不能揭示知识发生过程;(3)教师对提出的问题表述不当,造成学生对提出的问题根本不知道怎样思考或怎样回答. 这样的问题,不但起不了好的效果,有时还误导学生,甚至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注重提问的有效性,而要做到提问有效,就必须从问题的设置上下工夫. 笔者认为,设计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去做.
一、提出的问题要有“生成性”
案例1 “菱形的性质”这一课的教学,我们都要先复习一下平行四边形和矩形的性质.
师甲问:平行四边形有何性质?生一一罗列.
矩形有何性质?生一一罗列.
师乙问:请同学们回答下表中图形的性质?(在幻灯片上出示下表)
同样是复习平行四边形和矩形的性质,教师甲就为了复习平行四边形和矩形的性质而复习,对一般的学生来说,有的性质会回答不全面,有遗漏,对今天学习的菱形的性质的内容没有启示性. 教师乙出示的表格,学生根据表格回答相关性质时不仅能回答全面,而且学会了从边、角、对角线、对称性等方面去考虑,通过表格对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联系与区别一目了然,掌握了方法. 学生通过对表格的研究,对接下来菱形性质的研究很自觉的会从边、角、对角线、对称性方面去研究,只要在先前的表格的矩形后再加一列菱形. 为后续正方形性质的学习也生成了一种方法. 学生在老师的提问中,不仅复习了旧知识,而且为新知识的研究,掌握了探究方向,生成了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的课堂提问不仅要解决当前问题,还要为后续的学习生成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提出的问题要有“目的性”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避免空泛、随意地问,老师应该紧扣教学目的来提问,有的放矢,不要过多地浪费时间,这样才能帮助学生理解所授内容,掌握所教的知识. 课堂提问的目的,或是引起学生注意,或是检查教学效果,或是引导学生突破难点,或是调动学生思维,或是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师必须做到心中有数,目的明确. 教师在备课中要围绕课堂教学目标、教科书中的重点和难点,针对具体的目的设计提问,并确定要提的主要问题、提问对象、提问顺序、应对可能出现问题的策略等,尤其要认真推敲提问的内容与形式,力求使提问的内容具有典型性,提问的形式具有多样性,使问题指向课堂教学中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对什么知识是学生应了解的,什么是应理解、掌握的,做到心中有数,还得让学生知道这一切要求,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有明确的目的性. 这时,教师再采取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思维,才能把知识理解得更深刻,掌握得更牢固,紧扣教学重难点.
三、课堂提问要有“渐进性”
我们老师提出的问题恰当、有坡度,对学生数学思维有适度启发,能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经历观察 、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理性思维的基本过程,切实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
案例2 在讲“三角形三边关系”时,让学生带好长度分别为3 cm、4 cm、7 cm、10 cm的小木条,预设以下问题让学生分小组后思考讨论:(1)能拼成几个三角形?三角形的边长分别是什么?(2)哪三根不能拼成三角形?这三根的长度都有什么关系?(3)三根木条符合什么要求才能拼成三角形?
教师层层设问、逐步推进,充分突出学生“做数学”的同时,启发引导了学生主动发现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而不是简单的让学生记忆“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的定理.
反之,如果教师将教学任务设计得面面俱到、自然流畅,问题坡度太小,没有给学生留下跨越障碍的空间,学生无须要多少时间即可一蹴而就,就会使许多有价值的内容在不经意间滑过.
案例3 “三角形中位线”合作学习中有一个问题
师问:将一张三角形纸片剪成一个三角形和梯形,如果要求剪得的三角形和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应当怎样剪?
学生还在动手操作怎么剪时,教师很快预设了三个小问题来引导学生:
师问:(1)像图1那样剪,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吗?
生答:不可以.
师问:(2)像图2那样剪,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吗?
生答:不可以.
师问:(3)怎样剪才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呢?
教师提出的前两个问题,的确能很好地为第(3)问做好铺垫,是不错的引导;但是由于教师问题设计过于详尽、顺畅,没有给学生留下障碍,学生轻而易举地回答出第(1)、(2)问,第(3)问学生短暂思考就回答出来,这个问题便显得没有挑战性,探究价值就“一滑而过”,这对提升学生的思维层次没有益处. 笔者认为,这个问题先不给出任何预设的小问题,就让学生先动脑动手画,再让学生动手剪. 在大部分学生没有结果的情况下给出预设第(1)问. 这样整个问题的处理上坡度不会太小,学生能经历一个相对完整的思考过程,也把握了时机. 在知识的关键处、疑难处解决问题是我们的一个目标,但我们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提出的问题要有“开放性”
思维起始于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 因此我们提出的问题不能关闭学生的思维空间,缺乏思考的余地,比如像学生已经获得的特定知识或结论的提问应尽量避免. 当然也不能开放空间过大,导致学生漫无目的乱猜,像迷失的羔羊,比如“你有什么发现”“懂了吗”这类大而空的问题. 问题的外延介于两种极端之间才更合适,更有价值,才能迅速激起学生学习、探究的愿望.
问题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有些问题的答案是可以明确的,并且也是唯一的. 这样的问题只要一名学生作出正确回答,其他学生就再也没有发言的机会了. 这对那些特别想发言而又没有得到发言机会的学生来说,实在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如此几次,他们就会对课堂发言失去兴趣. 相反,如果老师所提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那么不仅可以大大地增加学生的发言机会,而且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调动学生思考和发言的积极性,何乐而不为呢?
案例4 如图,在菱形ABCD中,∠B = 60°,点E,F分别从点B,A出发,运动到点A,D停止,运动的速度相同. 连接EC,EF,FC.
(1)试证△BEC≌△AFC,并判断△EFC的形状;
(2)问E,F运动到BA,AD的延长线上,上述结论成立吗?
(3)问图中有相等的角吗?
该题是菱形性质运用的一个探究题,原题只有一问:判断△EF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经过对题目的推敲,直接判断三角形形状对初二学生来说难度有点大,因此添加了证全等,减小了坡度. (2)(3)问所提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那么不仅可以大大地增加学生的发言机会,而且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调动学生思考和发言的积极性.
五、提出的问题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面向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宏伟目标,这必然引发教育教学的创新行动,这种行动与培养学习者的问题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紧密相联. 这是因为,“问题意识”是思维的问题性心理品质,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创新背景下,问题意识是具备创新能力的基础,创新总是在问题的发现解决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能否解决所面对真实问题的能力则是学习者素质能力的具体体现.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提问,鼓励学生对数学问题大胆质疑. 例如:一名初一的学生问他的老师,为什么把整数和分数称作“有理数”?老师回答:“这是数学上规定的,没有为什么.”老师的回答太令人失望了,几经如此,学生在学习时,不再思考,机械模仿,不求甚解. 事实上,数学上的任何规定都有“为什么”的,不是凭空臆想. 有理数的英文名称为“rational number”,在翻译时有差错,而rational的意思是:能分成两个整数之比的. 而我们知道整数和分数都能写成两个整数的比,所以取名为“rational number”. 作为我们老师实在不知道这个背景,我们是否可以这样回答:“这个问题我暂时不清楚,但其中一定有原因的,让老师去查阅资料后再回答你. 你的提问太好了,你忠实地执行了我们学习方法中的一条准则,凡事都要问个为什么,世上不存在没有为什么的事物.”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提高学习的探索性,从而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有效课堂提问是形成有效教学的核心,也就是说,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发展的关键环节;有效课堂提问对于完善备课内容、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技能、检验教学效果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效设问,不仅具有活跃课堂气氛的功能,更具有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作用. 因此,初中数学的课堂要向有效提问要成效,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提问的重要性,在教学环节中重视提问的艺术,相信这样的课堂教学一定会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