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活实践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课堂教学研究

2014-04-29 06:59丁建强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4年20期
关键词:生活实践初中数学教学

丁建强

【摘要】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更加注重以生活实践为基础,发展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即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本文以“一元一次不等式”为例,对基于生活实践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方法策略进行了思考研究.

【关键词】 初中数学;生活实践;“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改革,就是要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求知需要,注重挖掘学生的经验潜力,基于生活实践改进课堂教学方法,为学生构建具有“生活与数学”双重意义的新课程体系. 数学应用无处不在,尤其是在学生们的生活世界中,因此教师在实施数学教学中应秉承“以生活为依托,为实践为根本”的教育原则,让生活不仅仅成为发生教育的主要场所,也成为建构教育意义的重要渠道,让教育回归生活世界,从而体现数学教育真正的价值所在. 本文以“一元一次不等式”课堂教学为例,对如何基于生活实践改革初中数学教学模式进行了思考研究.

一、“一元一次不等式”课堂教学案例

“一元一次不等式”共11个课时,课程内容包括“生活中的不等式”、“不等式解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等7个小节,本文以第一小节“生活中的不等式”课堂教学为例进行了分析.

1. 分析教材

本节内容主要是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发现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不等式,学会列出并解决较为简单的不等式. 所以在本节课程设计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去感知数学问题,学会如何将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问题中去.

2. 任务目标

要求学生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对不等式的现实意义有一个初步了解,学会如何通过生活实际来建立并学会正确运用不等式来表现各种不等关系,优化数学思维,提高生活实践能力.

3. 教学过程

为了还原生活常态,帮助学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去发现不等式,可以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创设数学情景,引入新知:

借助多媒体播放一段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可能都接触到的关于称重的情境:天平两端放了分别为1千克和3千克的苹果,这时天平出现倾斜,让学生们思考为什么有这种现象发生?在学生们“因为两边苹果重量不一样,3千克大于1千克”的回答中,引入本节课主题内容“不等关系”.

为了引出不等式,设计生活化问题:“小明一家三口人体重分别是小明25公斤、爸爸65公斤、妈妈45公斤,他们三人玩跷跷板,小明与妈妈分别坐在两端后,高处是小明,低处是妈妈,为什么?”学生回答:“25公斤(小明) ≠ 45公斤(妈妈),小明体重小于妈妈体重.”教师:“这时小明和妈妈在一边,爸爸自己在一边,翘板哪边高哪边低?”学生:“爸爸这边低,因为(25 + 45)公斤 ≠ 65公斤,小明和妈妈体重大于爸爸的.”通过生活情景再现帮助学生感知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不等式,从而主动发现本课主题内容.

数学知识的生活化应用. 为了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用于生活的真谛,通过实践活动为学生拓展应用空间. 带学生到操场测量一棵树,先动手在距地面距离1.5米处测量树干周长,得出数据6厘米,然后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一个现实存在的问题:“假设这棵树栽种时围度为6厘米,如果围度以每年2厘米的速度增加,那么此树最少要经过多少年之后,围度才能超过26厘米?”学生们经过讨论之后,自然地会联系到所学的不等式知识,列出“6 + 2x > 26”的不等式. 以这种方式让学生置身于生活实践中,主动发现问题,并凭借自己的能力将问题顺利解决,不但将不等式这一知识进行了强化,而且让数学问题在生活实践中凸显出了重要价值.

二、从案例中反思基于生活实践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1. 生活化数学情境的创设,要充分挖掘寓含于数学知识中的生活背景,并将两者融合于带有明显生活气息的场景中,从而引导学生们学会如何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去探寻问题,并在问题发现与解决的过程中感悟出生活与数学存在的内存联系. 以上案例中通过多媒体进行生活化情境创设,让数学知识更加直观化,再现了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让数学内容生活化得以实现.

2. 问题设计的根本目的并不是不顾教学内容与教学效率而一味地创设问题,它是要与教学内容相契合,借助问题引导的方法来将新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辅助完成教学任务. 虽然说学生的现实生活与数学知识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但并不是任何知识点都需要与生活实践发生关系,强行在生活实际中套用数学知识只会适得其反. 最为关键的,生活化问题引导要注意必须有针对性地找准新知切入点,帮助学生能够快速而清晰地把握到数学原理和数学概念,促进建模思想形成.

3. 基于生活实践的初中数学教学不要局限于课堂45分钟,而是要通过多种形式与方法让学生走进生活,学会应用. 只有让学生们反复地、广泛地在生活实践中去应用数学知识,才能让他们切身体会到数学的实用价值. 案例中采取就地取材的方法,让学生们在学校这个熟悉的环境中,以测量树围这一生活实践,非常生动而自然的就将学习活动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他们沿着一条“做(生活实践)——想(数学问题思考)——猜(两者相互结合的探索)——议(交流实践经验)”的主线来展开新的学习.

基于生活实践的初中数学教学,就是要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生活化、具体化,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培养他们的信息处理能力、观察与实践能力,让他们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去交流,让他们在感悟数学与生活之间密切关系的同时,展开思维,激起兴趣.

【参考文献】

[1]杨勇. 浅析生活中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J]. 语数外学习:八年级(中旬), 2010(3): 31-33.

[2]张林执,丁祖元. 源于生活 重在探究——“生活中的不等式”教学实录与评析[J]. 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 2009 (10): 20-24.

猜你喜欢
生活实践初中数学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数学课堂如何实施生活化教学的探究
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