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全生
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让学生自己完成练习,从以上四个方面,对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进行了探讨。
小学数学 学生 自主学习习惯
新课程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要向儿童的生活世界回归,要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主动地获得知识,提高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方法要由被动的接受式转向新型的探究性学习与自主合作式学习。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接受知识。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培养儿童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以数学课为例,近年来,世界数学教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数学是什么?是发现模式,找关系,发现规律。因此,数学教育提倡在情景中解决问题,教师要学会创设情景,把教科书里的知识转化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帮助学生自己构建知识。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从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运用。新教材与传统教材相比,最大的变化是知识的呈现方式多样性,而且是可选择性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强调思维的多层次、多角度、答案不唯一,而且有开放性,这在很大程度上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呢?
一、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要使学生能够自主地学习,首先应唤起学生自己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态度。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就是激活学生探求新知识的积极主动心向,使认知活动中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处于最佳状态,形成强烈的求知欲。兴趣是求知最好的老师。敢于提出问题,对于任何事物都爱问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寻根究底的积极探究态度,是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表现,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这种权力的机会。例如,学生在学习“角的度量”这一课时,我先为学生示范质疑,“角的度数应该怎样量?用什么工具量?用什么作单位?”这样从教给学生方法入手,为学生质疑打好基础,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开端,又可以做到言传身教。其次,使学生明确在哪里找疑点。当开始度量角时学生提出怎样放量角器?角的顶点、角的边应盯齐在什么位置?角的度数应该从哪里去读等问题。然后通过分组操作、讨论、交流,再让学生提出问题,共同解决问题。学生弄清了这些问题,自然就会度量角了。
二、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
实践证明,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彻底改变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局面。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我先让学生随意画出几个形状不同的三角形,并量出每个内角的度数,然后让学生任意说出两个内角的度数,我就接着说出第三个角的度数。这时学生就会感到莫名其妙,老师是怎样知道的呢?大家议论纷纷,然后让学生拿出学具—一张三角形的纸片,自主实验,自主操作,自主讨论、交流,由此得出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这条规律。最后,指导学生运用这个规律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
小结是数学教学课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如果能通过让学生自己归纳小结,既可以及时反馈信息,又是学生真正理解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有效方法。例如,在学习了简易方程后,我出了一些判断题,对照教材练习内容,指导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从练习题中理解、归纳,使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出了三个不同的概念。
四、让学生自己完成练习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创造良好的合作学习气氛,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在心理上的安全感或精神上的鼓舞,把学生当作朋友,多一些理解鼓励、宽容;少一些训斥、批评,这样学生的思维就会更活跃,探索热情就会更高涨,合作的欲望就会更强,课堂气氛就会更加生机勃勃。例如:在教学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时,学生对1.25×8.8这道题出现了几种不同的解法:有的认为用1.25×(8+0.8),有的认为用1.25×8×1.2,还有的认为用1.25×(10-0.2)。有的说用乘法分配律计算简便,有的说用乘法结合率计算简便,大家交流讨论,积极发言,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开拓了学生的思维,也使学生掌握了一题多解的方法,让各种不同学生的智慧都得到了尽情地发挥。
总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让学生主动地学习,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使学生发现数学、喜欢数学,并让学生置身于问题情景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发现并主动获取知识,才能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素质。我相信,只要我们深钻细挖教材,坚持改革,在教学中给与学生足够的重视,并不断地进行培养和训练,久而久之,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一定会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