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额英语自主学习的行动研究

2014-04-29 07:40:21陈悦潘洪建
江苏教育研究 2014年22期
关键词:行动研究大班额自主学习

陈悦 潘洪建

摘要:实施自主学习是提高大班额英语教学效率基本途径。强化学习动机,激发自主学习愿望;确定适宜目标,引导自主学习行为;加强学法指导,优化自主学习策略,有助于全面提升了大班额英语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大班额;英语;自主学习;行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4)08-0072-05

一、研究方案

实验班级为扬州高邮市第一中学高一(1)和高一(2)两个强化班,一班60人,二班61人,多为16—17岁的青少年,成绩均等。学生的基础相较于普通班较好,但学生还是习惯于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点,学习自主性意识不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普遍较低。

(一)研究目标

教学目标:传授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主动参与各项英语活动,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向有限的英语学习时间要效率,独立完成更多的英语学习任务。

(二)研究内容

1.增加教学趣味性和选择性,融合课堂和课外的内容,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加强学法指导,训练学生的学习技能尤其是自主学习的技能。

(三)资料搜集方法

通过课堂观察、学生作业、个别访谈等方法,收集第一手对象资料。

二、行动方案的实施

(一)强化学习动机,激发自主学习愿望

1.榜样示范,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榜样言行和思想活动及其成长过程,把高深的理论内涵具体化、人格化,使学生从这些富有形象性、感染性和可信性的榜样中受到深刻的教育,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如:

行动计划实施:寻找身边的英语能手。二班沈涵仪同学,自进入高一以来,英语提高非常快,英语成绩常常位于全年级第一,在英语口语竞赛中也获得很好的名次。在笔者的帮助下,沈涵仪用心写了一份经验分享: Step by Step。笔者利用半节英语课的时间让她和同学们做了英文交流会,在报告过后,十分钟时间答同学问。下为课堂答问实录:

同学一:I found English really hard, what do you think?

沈同学:I think so, but I think water wears stones, if you put your heart into it, you will surely make progress.

同学三:What is your biggest problem in your learning?

沈同学:English learning might sometimes be boring, I have to make myself concentrate on what we should learn.

……

这次活动举办得非常成功,促进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经验分享交流,同时也帮笔者发掘出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动机的另一方面,学习内容的枯燥和无味。

2.给学习内容注入趣味性

增加学习的趣味性,让学习不是死记硬背,而是一个“积极地从所发生的事件中寻求(甚至强加)意义的创造性过程”。给学习注入趣味性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增加对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进而提高自主学习意识。

行动计划实施:每天英语课给学生五分钟时间脱稿表演daily show, 帮助学生尽快进入英语学习环境,可以个人表演,也可合作表演,表演内容不限,诗歌、小品、演讲、故事或是笑话等。这个活动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自主选择的能力。

个案记录:男生李同学,性格内向,学习被动,成绩中等。但是李同学的英语口语语音特别好。在第一次的daily show中,由于过于紧张,没有能发挥出色,笔者在评点中对他进行了表扬,肯定了他的优点,并让他继续参加随后的daily show。出乎笔者的意料,他在第二次的daily show中选择了英文歌曲,Half a World Away, 发音准确,声音动人,全班为之倾倒。在同学们的积极推荐下,李同学参加了学校和韩国学生的联谊汇演,表现相当出色。之后,在和他的交流中,他表现出对笔者的深深感谢,对英语的突出兴趣,以及学好英语的决心。随后,他的每次考试都有明显的进步。

(二)确定适宜目标计划,引导自主学习行为

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笔者借鉴日本学者稻川三郎的标准,要求学生在制定学习目标时遵循如下标准:可以达到的目标、可相信的目标、可想象的目标、可向往的目标。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笔者采用了多种方式来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进而调整自己的自主学习过程。

1.制定长期目标

对于学习能力后进的学生,教师可只要求他们掌握最基本的语法、目标词汇和句型等。但是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除了要求他们掌握课本知识以外,还要求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不同能力,制定自己的长期学习目标,补充课外的英语知识,并做好各种记录。

2.细化学习计划

根据学生学习计划不够细致这一现象,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的需求以及学习方面的困难,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自己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包括在听、说、读、写以及英语学习各方面的细化计划安排。在学生完成计划后,行之有效的计划全班推广,最后引导学生改进学习计划。

行动计划实施:要求学生在小卡片上写上自己细化的英语学习目标,贴在桌角,在完成后,每月作调整,层层递进,能够不断往更好的方向发展,进而自主地控制自己的学习目标发展方向。

个案记录:班级一位英语成绩中等生陈远的学习目标更替:

两个月后,在英语成绩得到显著提高后,陈同学对自己的学习目标作了重新调整,如下:

至六月份,陈同学的学习目标变化很大,如下:

随着计划的不断变化,陈同学的英语学习成绩到目前为止,一直在不断进步。她自己也惊讶于合理的计划安排对英语水平的提升作用。她表示将会在今后的英语学习中,不断调整细化学习目标和计划,提高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三)加强学法指导,优化自主学习策略

英语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高中学生需积极利用多种渠道使用英语,在真实交际中培养交际策略,掌握资源策略,学会独立地获取信息和资料,并能加以整理、分析、归纳和总结,形成终身的自主学习能力。

1.优化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策略

①引导学生学会预习

预习在整个知识的掌握过程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自主预习活动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和自主学习能力。预习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要任务为:巩固旧的学习知识,初步感知新教材,找出新教材的疑难点,为新知识的摄入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前的预习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发现问题并引发质疑,引起思考,使学生上课变被动为主动。

行动研究实施一(总结预习方法):在教授新内容以前,笔者安排利用课堂上后十分钟时间带领学生一起预习。一开始给学生自行预习,预习的内容学生自定。笔者监控学生的预习内容,帮助学生解答在预习中所遇到的问题,当大部分同学都完成预习时,请英语成绩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体现预习所达到的不同学习效果,并让学生自己补充自我的预习内容。经过一个单元的集体预习,笔者和学生们一起总结了预习的要求,提出了英语的预习四步法:input—reflect—output—enhance(通过读,听等方式对即将学习的内容进行输入—思考—通过预习笔记、标注等方式进行输出—强记夯实预习的内容)。预习方式的创新使得预习更具操作性,值得推广。如下是学生对预习题型的创新:

沈涵仪同学的表格型预习题型:

通过对所学信息的梳理,学生课堂学习目的性非常明确,划分重难点,加强了学习的自主性。

行动计划实施二(检验预习效果):笔者非常关注对学生预习效果的评测,评测分课前检测和课堂检测。课前检测主要是检查学生导学案的完成情况,完成情况分为优、良、差三等级,各自对应课堂分数1、0.5、0分,课堂检测中,凡是能积极主动地回答预习检测问题的学生,也给予1分奖励。累积分值附属在学生期末的成绩报告册上,以便家长参考。表现好的学生获班内表扬,表现较差者教师将谈话引导。

②引导学生提高课堂效率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在学生身上下工夫。为此,教师必须减少讲课的时间,增加学生的独立阅读、观察、辩论和写作的课时,充分体现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增加活动课,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改变学生从单一的角度思考的思维定势,形成多维、立体的思维方式。

行动计划实施:本节课为模块二第二单元的project Making a Travel Leaflet部分,要求学生利用课堂的时间,使用课前准备的资料,根据课文指导,在45分钟内自主做出旅游宣传单。学生的自主性活动占据课堂的大部分时间。笔者将课堂划分为三个部分:15分钟的讲解,对课文进行疏通;20分钟的制作时间;10分钟的学生展示讲解时间。这样,学生的真正自主时间有30分钟,令人欣喜的是,在学生的自主学习支配下,教学成果喜人。

③引导学生的课后学习活动

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对学习内容进一步概括和归纳总结,尝试归纳所学的知识要点和难点,加强综合对比,以深化认识,增强记忆效果;同时寻找和弥补知识的缺漏,及时复习巩固所学要点。教师指导学生用英语写日记,改写课文或是例题写作,以提高其英语语言技能。

行动计划实施一:教师充分利用Feedback (反馈单),要求学生每日写下对课堂的反思,尤其是对不理解的问题的记录。反馈单对英语学习具有很好的巩固作用,也有利于教师挖掘学生的学习弱点和不足,有的放矢,有目的性地解决问题。

行动计划实施二:让学生自主选择,自主阅读。教师向学生推荐一两本名著,比如模块四,第三单元的Project中提到的科幻小说journey to the Centre of the Earth, the Time Machine, 以及简易小说Jane, Pride and Prejudice等。教师同时应鼓励学生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书,借此方式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

教师指导学生采用阅读仿写法、阅读续写法、阅读改写法、阅读缩写法、读后感等方式写内容梗概等,达到锻炼写作能力的目的。例如:在学生阅读了模块二,第二单元的课文:Boy missing, police puzzled之后,笔者指导学生围绕“What do you think really happened to Justin Foster? ”发挥各自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来续写这个故事。

有效的课后反馈和课后自主阅读使英语学习延伸至课外,提高了学生课外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2.丰富现代英语学习资源

①引导学生学会利用网络

在英语自主学习中,帮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的教学步骤通常是:教师设置情景,引出需要探究的问题或专题;组织学生分析讨论需要探究的问题;运用互联网或其他各种渠道收集、分析和评价所获得的英语信息;个人或小组根据需要探究的问题重新利用和组织英语信息资料;运用多媒体技术,用英语以口语或书面的方式展示个人或小组的探究成果;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或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信息交流和质疑,并开展评价活动。

②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馆资源

学校的图书馆内藏书很多,但学生对书籍的真正利用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笔者要求学生每星期能自主地到校图书馆查找并借出自己感兴趣的英文书籍。比如:《英美文化简史》、《新概念英语》等,自主阅读,并写出读书笔记,以丰富课外学习内容。

除了信息量巨大的电脑,学生现在可以接触的媒体随处可见:优秀的英文报刊,学生感兴趣的英文歌曲、电影等,都可以作为学习的良好媒介。

三、实施效果与反思讨论

(一)实施效果

1.明确了学习目标

在为期六个月的实验中,笔者不断地帮助学生调整自己的英语学习目标,确立总目标,细化英语学习阶段性目标。学生做得很好,他们甚至将细化后的学习目标贴在桌角,放在自己的笔袋中,随时提醒自己目标是否完成。在学生做自主学习总结的时候,他们也能及时对自己的目标是否达成,对自己的阶段性学习作出很好的评价。后测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在英语学习目标的设立和完成上的进步显著。选择“明确”的学生从6.6%增长到25.6%,“比较明确”从14.9%增长到57.0%,也表现了学生对自己学习目标设立和完成的认可。

2.提高了学习积极性

行动研究前后的明显差别,就是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提高。后测问卷调查的数据变化,显示出学生在学习的动机与态度上明显的好转,多数学生表示: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有明显的提高,选择对英语很有兴趣的学生从原来的4.9%增长到29.8%,较有兴趣的从24.8%增长到53.7%;对自己的英语学习能力很有信心的从原先的20.7%增长到54.5%。

3.增强了学习监控能力

学生对学习的过程的监控较之行动研究前有很大增强,笔者从几个学习情况不稳定的学生的作业、课堂表现的跟踪记录来看,学生的学习状态相对比较稳定,考试分数也稳中有升。从学生的错题集来看,学生对英语学习所出现的问题有着非常好的纠正和改善,对问题的探究也很有深度。同时,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协调自己学习的时间和进度,以前课前的作业预习和课后的任务完成“脏、差、乱”的现象得到了学生自己的有效根治。第二次问卷调查的结果也同样显示了学生在自我监控能力方面的提高。

4.丰富了学习资源,提高了学习成绩

学生自主地去搜寻更多的英语学习资源,拓宽了学生的学习视野,提高了阅读能力和英语语言的理解能力。后测问卷调查显示,阅读英语课外书籍的学生从原来的21.5%增加到55.4%。和学生的访谈中,笔者也发现,学生对英语课外书籍和电影等资料的喜爱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的提高。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班的学生的平均成绩、优秀率、及格率都有所提高,说明在自主学习环境下,学生能逐渐运用一定的自主学习策略,提高英语学习成绩,相较而言,对照班级虽然平均分和优秀率也有所提高,但是幅度不是很大,学生的及格率不升反降。(见下页表1)

(二)反思与讨论

1.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调节能力不足

在行动研究过程中,笔者发现,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学生更趋向于对教师和同学作出评价,对自己的评价很不到位。具体体现在: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心理状况了解甚少,课上喜欢对他人的学习成果展示进行评价,对自己的学习成果避而不谈。笔者将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引导学生自我调节,注重自我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作用。

2.学生的自主学习观念有待加强

虽然笔者有意识地强调并开展了一系列帮助学生了解和应用自主学习策略的活动,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观念并没有真正形成。笔者今后将把每日、每项的教学任务细化,并将自主学习的活动更多地穿插进教学任务的完成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强引导。

3.教师角色有待转变

在行动研究的过程中,笔者虽进行了很多次的有效改革,但是距离将学习的真正主动性交给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笔者将客观地认识自身不同的角色,帮助学生发展:确定学习目标、选定学习内容和进度、选择学习方法和技巧、监控学习过程和评估学习效果。[1]在今后的教学中,笔者将加快自身角色的改变和定位,充分完善教师应有的多面角色,最终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华维芬.试论外语教师在自主学习模式中的地位[J]外语研究,2001(3).

责任编辑:石萍

猜你喜欢
行动研究大班额自主学习
北海:消除“大班额”成效显著
对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行动研究
高校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教学创新研究
大班额背景下幼儿户外活动有效评价之我见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7:29
教育行动研究可促进中小学教师科研发展
考试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 00:18:44
加强出入管理 建设平安校园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22:06:28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3:04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2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