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信息化手段,优化菜单式培训

2014-04-29 07:40:21胡兵华李岩
江苏教育研究 2014年22期
关键词:信息化管理

胡兵华 李岩

摘要:“名师大学堂”菜单式培训在教师选课、培训管理和培训评价上应用信息化手段,满足了教师选课的个性化需求,优化了培训的管理与实施,获得了更为有效的培训评价,提高了培训质量。

关键词:菜单式培训;信息化管理;“名师大学堂”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4)08-0066-02常州市教师培训中心“名师大学堂”培训项目始于2006年,经过八年的努力,培训规模不断扩大,微型课题从6个发展到90个,参训教师从485人次发展到近30000人次,培训内容涵盖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各个学科,[1]已成为品牌培训项目。由于课程数量和参训规模的扩大,传统报名方式和组织管理成为提高培训实效的瓶颈,同时培训评价也变得繁杂。随着校校通工程的完善和常州市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名师大学堂”在2013年适时应用信息化管理,突破了传统管理瓶颈,在教师选课、培训管理、项目实施及评价等方面取得了更加优化的效果。

一、在线选课,满足教师需求

“名师大学堂”菜单式培训信息化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教师自主选择学习专题。通过广泛调查和深入研究,发现网络的实时性和直观交互性能满足教师个性化选择的需求。应用在线选课系统,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在“名师大学堂”网上菜单中选择感兴趣的培训专题。选择专题之前,教师可以查看详细的讲课专家信息、专题内容简介、选课人数等,对选择的专题有更全面的了解。借助网络的优势,“名师大学堂”选课实现了从信息单向传播向实时交互的转变,不仅满足了教师个性化选择的需求,也优化了选课过程,提高了选课效率。

二、运用信息化手段,优化培训管理

菜单式培训为有学习需求的教师提供了个性化专题培训,但有些教师在功利化因素的驱动下,参加了原本并没有选择的培训专题,导致有些专题培训由于人数太多而使培训效果大为降低。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在“名师大学堂”网上选课中要求教师如实填写个人信息。培训入场时通过读取身份证信息与网上选课信息进行匹配,并实时反馈匹配结果,提醒教师参加自己所选择的专题。同时,在网上选课中,我们限制了每个专题的选课人数。这样,单个专题的参训人数得到有效控制,从而使得现场效果得到明显改善,也为我们采用参与式、案例式等培训形式提供了基础。在线选课系统中根据不同培训会场的座位预先编排好教师的座位,并反馈给选课的教师,做到了对号入座,为培训的实时动态的过程管理提供了支撑。通过与传统管理的比较研究发现,信息化管理,为“名师大学堂”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优化了整个培训的支持系统,提升了培训效果,促进了培训形式的多样化。[2]

三、在线评价,了解培训效果

教师培训评价是对培训过程和培训结果进行价值判断的一系列过程,它能为教师培训决策和提高培训实效提供科学准确的信息。[3]对于不同的培训项目,需要选择适合的评价方法和评价内容。根据“名师大学堂”菜单式培训的特点,我们主要是对培训专家的授课及培训环境进行评价。前几年在“名师大学堂”项目实施中采用了传统的现场培训评价,由于参训教师的不重视及填写的不规范,评价参与率和有效评价率没有达到预期值,直接影响到评价的结果;同时由于参训人次数以万计,为我们评价的后期统计也带来了麻烦。为了促进培训评价的有效开展,我们将评价融入“名师大学堂”网上报名系统中。设计思路为教师学习完所选课程之后,开放课程的在线评价,并将教师是否完成评价纳入学习的考核。应用在线评价之后,我们将前几年的评价数据与在线评价数据进行对比,主要对比了评价参与率、有效评价率及好评率等几个指标,对比结果如下图:

“名师大学堂”近三年评价对比图中,2011年和2012年采用传统现场评价,2013年采用在线评价,从对比图中可以看出,应用在线评价后,评价参与率和有效评价率有了显著提升,评价参与率在95%以上,有效评价率为100%,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得到提高;对比图中也可以看出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后,好评率得到显著提高,达到了95%以上。采用在线评价后,虽然参与率提高使得评价数据增加,但可以直接进行信息化数据分析,减去了现场评价数据的回收和数据录入等繁琐工作,提高了评价统计分析的效率和效果。因此,“名师大学堂”菜单式培训采用在线评价后,能为培训决策和提升培训质量提供更为准确和可靠的信息,同时培训评价的工作效率也得到显著提高。通过分析各个专题的在线评价数据,获取教师对专题团队、培训内容、培训环境等方面的倾向,为今后“名师大学堂”菜单式培训中专家团队的选择、培训内容的筛选和培训环境的布置提供指导性信息,优化专家团队和培训内容,提高培训效果。

在线选课,满足了“名师大学堂”选课的个性化需求,让培训更具针对性;控制了每个专题的参训人数,便于培训的组织和管理。使用身份证进行信息化考勤,提高了出勤率,迟到的现象也得到明显改善,提高了培训效果。在线评价的应用,获得了更加准确可靠的评价数据,为今后的培训决策提供了指导性信息。可以看出,信息化手段的应用,优化了“名师大学堂”的报名、培训管理及培训评价等各个环节,提升了培训质量。

参考文献:

[1]朱广清.教师培训中的选择性学习——以常州市“名师大学堂”为例[J].中国教育学刊,2011(05).

[2]马宪春,周速,刘巍.学习资源与学习环境辨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5(11).

[3]贺安溪,胡惠明.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评价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1).

责任编辑:丁伟红

猜你喜欢
信息化管理
新形势下血站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探讨
办公室业务(2016年9期)2016-11-23 09:58:07
多媒体智能呼叫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艺术科技(2016年9期)2016-11-18 16:16:20
道路运输现状与计算机信息化管理
关于当代电网项目的信息化管理分析
关于高速公路路政信息化管理的几点思考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3:49:28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7:05:55
高职院校会计档案信息化管理思路探析
物流管理如何实现信息化发展
企业导报(2016年8期)2016-05-31 18:3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