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效率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实证研究

2014-04-29 01:32李亚楠
时代金融 2014年24期
关键词:企业绩效

李亚楠

【摘要】本文以沪深两市91家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近三年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企业内部控制效率与财务绩效的相关性关系,结论证实,内部控制越有效,企业绩效越好。

【关键词】信息技术业 企业绩效 内部控制效率

一、问题的提出

内部控制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自我调节和制约的内在机制,是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对于内部控制效率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理论研究不足,实证研究不充分,对于内部控制评价的量化方法不够统一,导致实证研究结果缺乏可信性和可比性。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理论上,企业致力于完成企业内部控制五大目标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减少企业财务舞弊,提高高管决策的效率和效果,从而使得经营者的能力受重视,提高企业形象和价值,降低权益成本。因此,我们提出以下假设:内部控制效率与企业的绩效正相关。

(二)样本数据与数据来源

本文以迪博数据库和国泰安信息技术公司CSMAR数据库为基础,选取沪深两市全部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2010~2012年的三个会计年度的相关数据为初始样本,剔除内部控制量化数据不足的样本和ST公司,最终统计出91家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三年的数据样本。样本的统计与回归分析用Excel和SPSS19.0软件完成。

(三)变量选择

1.被解释变量。研究企业财务绩效多选用托宾Q值、净资产收益率(ROE)、总资产收益率(ROA)、总资产周转率(ATR)和每股收益(EPS)指标。本文选取ROE指标为企业绩效的评价指标。净资产收益率(ROE)=净利润/平均净资产

2.解释变量。解释变量即内部控制指数ICI。我国内部控制指数研究没有形成统一的构建指数的方法,采用的指标体系的差异在于内部控制五要素的细分指标,权重确认也有客观和主观之分。因此,本文解释变量选取现阶段较权威的是迪博数据库中的内部控制指数完成实证研究。

3.控制变量。考虑到其他因素也可能影响公司的经营状况,为了准确反映出内部控制效率对公司财务绩效的影响,结合已有的研究结论和信息技术业的行业特点,本文选取企业规模、成长性和负债比率作为控制变量。公司规模(SIZE)=公司总资产取自然对数;负债比率(LEV)=期末总负债/期末总资产;成长能力(GROWTH)=营业总收入增长率

(四)模型建立

基于上述分析和变量定义,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如下:

ROE=β0+β1ICI+β2SIZE+β3LEV+β4GROWTH+β。其中,β0是常数项,βi是各解释变量的待估系数(i=1,2,3,4),β表示随机误差项,其他各变量定义见表1。

三、实证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运用统计软件得出变量的相应描述统计,其中,ROE的最大值是86%,最小值是-12%,均值9%,说明上市公司的ROE差异较大,获利能力普遍不高。同时,样本中的内部控制指数ICI最小值为419.29,最大值为966.67,差异大,平均水平不高,说明信息技术业内部控制效率整体水平有待提升。

(二)相关性分析

通过相关性分析可知,内部控制指数指标ICI与企业绩效指标ROE在0.05的水平上显著相关,而且Sig.值小于0.05,说明内部控制有效对企业的财务绩效有较大影响。此外,控制变量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一般讲,相关系数超过0.8的变量在分析时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本检验中相关系数最大的为0.599,小于0.8,故模型中被解释变量与各个自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可以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三)回归分析

在公司特征与公司绩效方面,公司总资产的自然对数(SIZE)与ROE指标的回归系数为负,与ROE在1%的水平上显著相关,说明对于信息技术行业来说,公司规模与企业绩效的相关关系显著。而公司的资产负债率(LEV)与ROE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与EPS显著为负,说明信息技术业适度负债比率能够提高净资产收益率。

在控制了上述变量之后,回归分析对内部控制效率与企业绩效相关关系的结果分析如下:以内部控制指数作为唯一解释变量,而将公司治理结构和公司相关特征作为控制变量进行研究时,考察ICI对ROE的影响发现:回归方程I的R2调整后的值为0.175,说明内部控制效率对于公司盈利能力的解释能力较强。内部控制指数的显著性水平为0.005,小于1%,通过显著性水平为1%的检验,说明ICI的系数与0有显著差异。且方程系数为0.001,说明ICI与ROE正相关,假设成立,说明我们对于公司规模、成长性和负债比率等公司特征变量的控制是有效的,内部控制效率的提高可以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四、结论和局限

本文考察了内部控制指数与公司股票的收益率、盈利能力以及营运能力的关系,相关性分析和回归检验的结果表明内部控制效率与上市公司的绩效代理指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局限表现在:迪博数据库中的内部控制指数不能够客观反应内部控制效率,还存在主观因素;其次,样本实证检验的结果只能拓展到整个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至于其他行业的上市公司是否也存在这种相关关系,还需做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郑石桥.内部控制基本因素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J].当代财经,2008(08):126-129.

[2]章铁生,林钟高,秦娜.提高内部控制有效性能否抑制财务舞弊的发生[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1(10):39-44.

猜你喜欢
企业绩效
我国酒类上市公司广告投入、慈善捐赠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绩效文献研究综述
公司治理机制对旅游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
高管与职工薪酬差距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高管与职工薪酬差距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科技人力资源管理伦理对企业绩效影响研究
所有权结构、薪酬激励与家族企业绩效
石油石化企业资产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知识管理导向与企业绩效
中央房企国家持股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