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德忠
摘要:由于心智发展的规律性特征,初中学龄正处于直接思维转向间接思维的过渡时期。虽然他们的抽象思维(辩证逻辑)成分呈渐增之势,但尚未取得优势主要地位。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纵深推进,人们对数学课程活动的认识发生了质的变化:由原来片面追求严密逻辑推理逐步转向对非逻辑直观教学的重视与关注,重新强调学生对数学课程及其学习活动的感知与体验。这种从“天堂”到“田野”的自然回归,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对数学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任何一种理论和想法,只有采用恰当的方法把它付诸教学实践,才可能达到或接近于所期待的教学目标,从而实现其有效价值。本文立足对初中数学感知能力的培养,试作出一些简要阐述。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生能力培养;感知直觉;实践与思考心理学和认知学同时表明:感知既属于一种生理现象,又属于心理活动范畴。人的感知是维持正常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是科学认识世界的真正开始,是开启相对高级心理活动的重要基础。简单地说,人的感知就是感觉与知觉的综合,前者为前提性因素,后者却并非是一种简单地相加或复合式交叠,而是两种现象的相互交替和有效融合。根据其来源途径,感知可分为直接感知和间接感知两大类。根据因人而异的反应能力,还可分为“敏感型感知”、“一般型感知”和“慢热型感知”等三种类型。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有效利用和深入挖掘其中的可感知因素,可促使学生逐步加深对所学基础知识和技能方法的感性认知,对于培养可持续发展能力能够产生厚积薄发的功效。
一、关注初中数学感知能力培养的重大意义
无论从学生发展需要还是从教育教学规律来说,重视和关注对初中数学感知能力的培养,既有现实作用又有深远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人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对客观事物具体认识基础上的一种发展过程,它具有不可逆转性和循序渐进的特点。初中学生一般介于13—15周岁之间,正处于形象思维开始向抽象思维逐步发展的过渡时期,他们的复杂思维活动才刚刚起步或者行之不远,还离不开直接思维的良好支撑。其次,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指出:初中数学活动的目标内容,主要在于教学一些相对简易的数学运算、图形关系知识以及相应的初步运用技能,为下一步开展更深领域、更深层次的数学活动打下坚实性基础。所谓数学感知,是指学生对于数学资料,能够比较敏锐地觉察和发现其中隐含的问题或者提出有关问题。也就是说,没有对问题的初步感知能力,既无所谓复杂性的思维活动,更谈不上创新二字。再次,新课程标准高度重视对学生数学感知能力的有效性培养,并把之作为数学课程发展的一项基本目标。这是素质教育下的理性化回归,是真正意义上的求真务实,是对教学活动在夯实基础、积聚能量后促进更好实践和创造的战略性指向与战术性部署。
二、对培养初中数学感知能力的简要实践
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根据对象和内容来划分,一般可以从阅读、观察、问题和多媒体画面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感知能力的培养。
1.加强数学阅读教学,有效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数学阅读内容广泛,几乎涵盖了活动的全过程。初中数学主要包括引言、概念、定理、公式、例题和材料阅读等。开展阅读教学,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感知能力。如数学概念,严谨简练且逻辑性强,既是学习数学知识的前提和核心,也是开展数学活动和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抓住关键性字词句来阅读其内涵,析解其解含义,揭示其本质,从而逐步实现认识、感知、巩固和强化运用的目的。以“函数”概念教学为例,可引导学生在阅读推敲和深刻感悟后逐层剖析:①“存在某个变化过程”,说明变量的存在性;②“在某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和v”,说明函数是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③“对于x在某一范围内的每一个确定的值”,说明变量x有一个相应的取值范围;④“v有唯一确定的值和它对应”,说明有唯一确定的对应规律。由此可知,函数概念的本质是对应关系。实践表明,在阅读感知上强化记忆和巩固,可赢得持久深刻的学习效果。
2.加强数学观察教学,有效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在数学课程活动中,无论识别图形还是把握数据关系,无论发现基本规律还是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始终离不开相应的观察活动。逐步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和能力是培养数学综合能力的必要前提。就普遍现象而言,初中生的数学观察能力相对滞后,这是学习质量不高和效率低下的重要因素之一。初中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察能力有效地落实到常规教学活动:首先,引导学生把握合理顺序,逐步养成从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回到整体的观察习惯。如在教学“线段”内容时,教师可出示标有A、B、C、D、E、F六点的一条直线,让学生观察并说出“以A为端点的线段有几条?图中共有线段多少条?”其次,引导学生懂得观察的渐进性,逐步养成仔细观察、反复观察的习惯;再次,引导学生逐步了解和掌握观察的方法与步骤,并能做好过程记录以及对所得材料的整理、分析、归纳和总结。通过循循善诱地引导,逐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能力、习惯和品质,以不断提升他们的数学感知能力。
3.加强数学问题教学,有效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问题不仅是数学思维的有效起点,而且是诱发学趣、促进探究的有力引擎,还是凸显学生主体、优化教学过程、提高互动效果、增强数学感知的主线与纽带。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各类途径和方法,积极开展培养数学问题意识能力的课程实践活动,以有效训练和强化学生的数学感知能力。如在教学“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应用”时,可设计如下:某老师想检测校园旗台底座正面ABCD的两条边AD和BC是否垂直于底边AB,但手中只有卷尺。①他能完成好这件事吗?②如果量得底边AB长80厘米,边长AD是60厘米,对角线BD是100厘米,那么边长AD与底边AB是否垂直呢?③若手中只有一个长为50厘米的刻度尺,他能否有办法分别检测边长AD、BC与底边AB的垂直情况呢?如此而为,把数学问题与生活现象相链接,既淡化了课程形式,又促使学生在情趣学习中强化对数学的有效体验和感知。对于数学问题,可由教师提出引导学生思维,也可由学生自行提出进行合作探究。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教学理念中,教师应把握好“导师”角色与“导学”行为,学生才是实实在在的学习主体。课堂是学生快乐学习的天堂,要让他们在活动中感知,在活动中发展,在活动中提升,就必须把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作为一项不断探究的实践性课题。参考文献:
[1]王宏.《浅谈对初中数学感知直接通力的培养》,2012年3月.
[2]江家发.《初中数学阅读能力初探》,2012年5月.
[3]王江东.《感知规律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2013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