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新课改背景下的农村美术教育教学

2014-04-29 21:56陈应才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4年26期
关键词:农村教育美术教育教师

陈应才

摘要:当前,在不断开展素质教育的环境下,美术在整体的教学框架下越来越受到重视,相当多的学校在普及美术课堂教学的同时,也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美术活动。但许多学校的教育意识没有及时转变,许多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没改变,美术课因缺乏资料,或图省事,只教学生临摹作品,课堂气氛低沉,课堂形式呆板,长此以往,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日减。从而局限了学生的兴趣培养、思维发展、全面发展。本文从教师自身的角度出发,对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实施农村美术教育教学进行思考。

关键词:美术教育;农村教育;教师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9-0084

当前,在不断开展素质教育的环境下,美术在整体的教学框架下越来越受到重视,相当多的学校在普及美术课堂教学的同时,也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美术活动。但许多学校的教育意识没有及时转变,许多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没有改变,美术课因缺乏资料,或图省事,只教学生临摹作品,课堂气氛低沉,课堂形式呆板,长此以往,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日减,从而局限了学生的兴趣培养、思维发展、全面发展。那么,应该如何来培养农村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创造能力呢?笔者认为应从教师自身做起,改变内因,转变教学观念,改变课堂形式。具体如下:

一、尊重学生主体与美术教育规律

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随着知识经验的累积,他们已有一定的观察、思考、判断的能力,心智发展水平也更趋于成熟,世界观逐步形成。美术教育则是完善人、发展人途径的之一,美术作品的特点是其主题的不唯一性。教师在引导学生鉴赏艺术作品时,一般都会对该作品从头到脚,从历史到现在进行详细的讲解,并习惯于把自己对作品的认识及喜好先传达给学生。时间一长,学生就会认为艺术作品鉴赏的结果具有唯一性,而且与做习题得到的唯一标准答案一样,都只认可教师给出的权威结论,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这与美术教育的本质相悖。

因此,结合美术教育和学生发展的特点,要树立这样一种认识,即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学生是课堂真正的主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地发掘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述能力,不可独断专行。在授课时,教师应该避免作一些主观化地评说,要把畅所欲言的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依据自己的经验感受不同的作品,让他们明白,艺术没有恒定的答案,优秀艺术作品的主题都不唯一。要让学生真真切切地通过自己对艺术作品的认识,使自己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都得到挖掘和施展。

二、尝试美术教育和其他学科教育的整合

美术学科,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但不是孤立的学科,它与许多学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中学的各科教材中,有许多要运用图象来阐明科学内容,剖析理论问题,甚至有些问题,只用语言文字符号难以表达,运用图象符号则一目了然,而且美丽的图象又能使学生产生美感。教学中能够尽量介入多媒体也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为多媒体的使用,能使绘画内容变笼统为具体,变抽象为形象,变模糊为清晰,变难为易。

网络也提供给了我们教与学的新的方式,为我们提供了巨大的方便。高中生的学习负担沉重,没有时间去展览馆,在农村也很难见到画展、雕塑展等,但网络却能给学生打开一扇无所不能的窗,不论是画家、作品、背景、还有各种画派、画种等等,应有尽有。学生通过网络完成作业,可以对作品进行巩固、拓展、延伸。

由于农村高中学生网络资源相对缺乏,也没有多少课余时间,我们尝试美术教育和计算机、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教育的整合,让学生将各种资源结合起来进行学习,效果很好。在鉴赏外国美术作品时,学生往往对作者和作品的历史年代以及时代背景一无所知,理解起来十分困难,这时可以结合网络。比如:在教学欣赏法国画家籍里柯《梅杜萨之筏》这一作品时,我们让学生通过Google搜索引擎,输入作者的名字“籍里柯”,这样就可以查到大量与作者相关的文字资料和更多的作品。学生不但体会了《梅杜萨之筏》这一作品,还了解了作品的背景,了解了19世纪的社会生活,精神生活,突出了个性和情感的价值,对画家和作品有了更深的了解。实践证明,这不仅仅是美术教育,它融合了包括历史、地理、文学等因素,真正意义上实现的是人的教育。

三、结合农村实际情况,优化教学内容

农村中学总是受到办学条件的各种制约,结合新课程改革,结合农村中学的学情、校情,充分利用当地的环境,挖掘乡土艺术资源,重视校本课程开发,注重生活经验与实践的联系,灵活运用教材,优化教学内容,就应该是我们农村中学美术教育的侧重点。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灵活运用教材。注重教学内容与学生相关经验的紧密联系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学生的知识现状和生活环境所积累的经验是学生认识新事物、接受新知识的基础和前提。如果美术教学内容脱离了学生的经验,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又不了解,那么学生在进入新课程学习的开始阶段就会对所学内容感到茫然,也就更谈不上兴趣,教学效果和质量也就无从谈起。因此,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考虑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已经有了什么经验。我们在教学中要根据学情,灵活运用好教材。

在农村没有博物院、艺术馆等文化设施,但农村的自然风貌、人文文化都是我们取之不尽的教学素材,民间工艺美术品更是学生学习的典范。如果教师局限学校现有的条件,有的课堂教学内容只能是简单地讲讲。甚至让学生自己看看就上自习课,这有悖新课改要求。教师应该利用学校现有的条件因地制宜,尽量开展好课堂教学。如《民间彩塑》和《泥塑创作》两课,农村学生是不可能都用泥或陶土来做练习的。但是我们可以利用农村的条件来上,让他们自己动手去挖泥,课上由教师引导从儿时的“捏娃娃”游戏开始讲解雕塑,使学生更真实地感受到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也可以鼓励学生用其他的综合材料来表现,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开始,内化知识,将知识上升到文化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艺术家所持的艺术观念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在进行艺术鉴赏时必须考虑到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语境。如果脱离作品的文化情境孤立地去评价某件作品,势必会使学生走进“美与丑”地误区。比如:学生在欣赏我国商代青铜器时,凭感觉判断它很丑,又如在欣赏故宫时,从故宫地外形上判断它很美,而没有真正领略我国传统文化内涵和精神(下转第87页)(上接第84页)指向。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应该从学生的实际体验出发,营造特定的文化情境。比如:故宫整体建筑群的中心对称布置体现了我国统治思想——皇权至上的思想。仅仅以课本中的图片,或收集的课件以及录象图片让学生体验故宫建筑的皇权至上的思想,是无法做到的。我们可以运用知识迁移的方法,让学生从我们农村的堂屋开始,体验所蕴涵的小户人家的封建等级文化,体现了家庭的稳定性,以及各个房间的大小和不同用处,再扩展到传统的“四合院”,结合语文学科,通过让学生巧妙安排《红楼梦》中贾母、贾连、王熙凤、柳氏、秋桐以及陪同使女的住房,了解“四合院”院落的建筑格局,体验在住宅中蕴涵的封建等级制度。由此再迁移到由多个四合院重复组成的故宫,从午门到神武门的中轴线两边严禁对称(希望国家稳定,皇权稳定,具有不可动摇性),皇家建筑造型的雄伟高大,红墙黄琉璃顶的各种大殿,各种龙纹、凤纹的装饰,使故宫呈现处一派金碧辉煌的皇家气象,无不体现皇权至上的大一统思想等等。我们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进行比较,鉴赏我国古代的艺术中所蕴涵的生活环境,通过这种手段把学生带入到我国传统的文化情景中去,古代的诗词、古代的音乐、古代的祭祀仪式……体会特有的魅力,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内涵和精神指向。

总之,新课程的实施向我们每一位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为学生而教,据学情而教,倾听学生的声音,关注学生的成长,是美术教师的使命。作为学生的美术学习与身心发展的促进者,在教学舞台上应加快适应自己的角色。笔者相信,课堂只有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把趣味性与知识性、科学性结合起来,并恰当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美术课必然会活起来,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会更浓,效果会更好。

(作者单位:甘肃省永登县第五中学 730311)

猜你喜欢
农村教育美术教育教师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关于如何优化农村小学教师综合素质的探索
浅谈如何改善农村小学体育教学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发展问题探究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发展问题探究
古代社学对发展农村教育的启示
浅谈小学生的美术教育
浅论美术教育对于素质教育的影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