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爽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小乐器,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乐趣。本文首先对运用器乐对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做了探讨,然后就此基础上指出了小乐器在提高课堂效率中应注意的问题,最后阐述了就此问题的个人体会。
关键词:小乐器;提高;课堂效率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小乐器在课堂中的运用已经是越来越多。通过小乐器的运用,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学生的音乐兴趣起到很好的激发作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运用器乐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都好奇心强,喜好新生事物,特别是小学生第一节课时,笔者就展示了很多种乐器,有钢琴、电子琴、口风琴、打击乐器等,这些乐器的出现,吸引住了学生:他们摸着、敲着、吹着。
2.在课堂中,因势利导一个小学生的最大成就感是得到肯定,而学习成果则是他们认为自己学习后得到的最好回报。对小乐器演奏的过程本身是复杂、长期的,有些老师很难找到一种令学生始终保持兴趣和积极的学习办法。一般情况是,学生的练习积极性不高,厌倦、松懈的情绪却常常出现。经常性地参加一些考级,可以让一个小学生在短期内实现目标,提高练习积极性,通过了考级后,也是对他努力学习的一种肯定与鼓励,从而增强孩子学习的信心。因此,不断地成功是一个人不断进取的加油站,老师的肯定、家长的鼓励、成功的喜悦等都是学生不断进步的动力,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你要让学生喜欢学习,你就要让他学得好,学得好他就喜欢学习”。
3.让课堂更加丰富活跃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这些小型乐器的加入,大大充实了音乐课堂,对于口风琴,初学者比较容易点,因为它能见到音阶和键盘,也容易触键,因此,可以先教学口风琴,再教电子琴。从“听”、“唱”延伸到奏和演。口风琴既可以让学生直观、准确地掌握乐理知识,也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节奏感、音高感,培养学生视奏能力。歌唱教学中,充分利用口风琴和电子琴的相互配合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视谱、认唱、弹奏、听辨等环节,进行自主地学唱歌曲。
二、小乐器在提高课堂效率中应注意的问题
1.“小乐器”的使用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小乐器”进课堂的目的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更好的为音乐课堂教学服务。切不可千篇一律、生搬硬套。不同年级的学生可使用不同的“小乐器”。低年级学生使用和接受能力稍差一点,可使用“口风琴、“打击乐器”,因为口风琴可以自己控制气息,键盘可视,打击乐器可拿、可放。高年级的学生可适当的选择竖笛、电子琴等“小乐器”。
2.注意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长时间的简单单一的学习吹奏,必然会使学生产生诸如单调、乏味、枯燥的心理,渐渐地对小乐器学习失去兴趣。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给学生创造表现的机会,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和胆量,激发学生学习小乐器的兴趣。在课堂里,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宽松地上台演奏,并尽可能多地选择不同的演奏方式,如独奏、重奏、齐奏、合奏等等。在课外,可以倡导一些有意义活动,如艺术节、联欢会等。
3.“小乐器”进课堂还需要家庭方面的配合学生对“小乐器”的掌握与灵活运用光靠课堂上的几十分钟是不够的,需要课下多揣摩,多练习。让家长参与进来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家长的参与学习,使学生回家以后有了共同研究的伙伴,也可以把自己家长当做“学生”,与家长共同研究共同学习的过程中,既增强了亲子感情又提高了学习小乐器的速度与水平。
三、就此问题的个人体会
1.利用器乐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韵律和演奏能力当前创新能力 最强的日本不但把乐器作为教学设备配备给学校,而且在音乐教材中安排一定比例的器乐曲。并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增加这部分的内容,可见器乐教学对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例如:学习《可爱的家》这首歌曲后让学生用固定音高的口风琴进行演奏,在学习低声部时,教师请学生用口风琴吹奏,这样一种实践练习,不但避免了学生在演唱两声部时出现音准不稳现象,还能提高学生的演奏能力及音准能力。
2.加强律动和歌表演,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提高审美素质达尔克罗斯曾说过:“单教儿童用手指弹奏乐器是不够的,必须启发他们进入产生乐趣的激情中去,要求学生把身体各器官作为乐器,把听到的音乐再现出来,也就是强调音乐是动的艺术,只有这样的教学才能使学生在美的韵律中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例如:学习《亚洲各地的音乐》这个内容时,教师教学时引导学生从歌词入手,通过对歌词的理解,抓住人或物的动作特征,特别是形态动词,自己创编动作,边唱边表演加以实践,使他们对音乐形象加深理解。
3.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音乐活动,提高音乐素质要想使学生的演奏能力、演唱能力和音乐感受能力等方面的音乐素养提高到更高的境界,不断得到巩固提高,光靠课堂内的教学实践是不够的。还必须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去,把音乐课和家庭、社会结合起来。如开展“少先队队列歌曲演唱会”、“爱我中华”歌会,用诗和歌舞串联一起,以表演唱、齐唱、合唱来表达少年儿童热爱祖国热爱党的真挚感情的专题性活动。
四、开展多种教学方式,逐步制定小乐器教学规划与方案
随着兴趣小组的不断扩大延伸,喜欢小乐器的学生越来越多,大胆推行普及教育。本阶段是本校开展“小乐器进课堂”的发展阶段,具体实施内容如下:在四年级音乐课堂普及电子琴教学,三年级普及口风琴教学;成立电子琴兴趣小组;开展6•1儿童节等多种表演汇报。
本阶段卓力开展了多种场合教学方式,首先是课堂教学一对一,可以从每个学生的个性需求和个性特点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用最短的时间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其次是对小乐器特别感兴趣的小学生进行课外辅导一对一,即有针对性地对某种小乐器进行个别辅导,可做到查漏补缺,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三是演出排练辅导,侧重于队员之间的协调,从而使整体演奏和谐统一。
通过对小乐器在课堂中的运用,课堂效率能够得到很好的提升。但在运用小乐器的时候,教育从业者既要选择适合于课堂风格的小乐器,也要选择对学生音乐兴趣有极大培养作用的曲子。总之,小乐器应该被更广泛地应用在课堂中,以提高课堂效率。参考文献:
[1]音乐新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22-23.
[2]学电子琴轻松入门[M].中国戏剧出版社.2012年:25-27.
[3]徐立.中小学音乐教师手册[M].上海音乐欣赏,2013年,第2期:55-56.
[4]韩中健.电子琴演奏与教学[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58-59.
[5]丁明霞.浅谈电子琴教学的技巧[J].浙江:中小学音乐教育,2013年,第6期: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