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出语文味,学出语文味

2014-04-29 00:44杨重国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4年26期
关键词:本色语文味气质

杨重国

摘要:成功的语文课,其评价的首要标准就是它要有“语文味”,但是多年来中学语文教学大多走在“语文味”的边缘。理想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愉耳、悦目、赏心、怡神的,是散发着浓郁的语文味的。语文教学应当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回归本色,莫让语文教学课变了味。净化语文课堂教学的内环境,是使语文课具有“语文味”的前提;用语文独有的人性美和人情魅力,去丰化和磁化语文教学过程,是使语文课具有“语文味”的核心;提高教师素质,是使语文课有“语文味”的关键。

关键词:“语文味”;情感;气质;本色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9-0036

现如今,教好语文难,教出“语文味”更难。“语文味”理念的提出并不新鲜,可能有些语文教师一直是带着“语文味”教学,只是没有把这一做法形成系统理论。“语文味”这一概念符合语文具有审美性这一功能,对目前不景气的语文教学有很大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程少堂先生这样定义语文味,语文教学过程中体现出语文学科作为一门既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的基础学科的性质来,体现出语文学科的个性所决定了的语文课的个性执着者、学习者的个性来,从而使语文洋溢着一种语文课独有的迷人氛围和人性魅力,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强烈的兴趣,进而使师生双方都得到共同发展。语文味是语文教学应该具有的一种特色、一种整体美,也就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语文味是语文教师“自我实现”和“高峰体验”的产物。

笔者想程先生的“语文味”来源于钟嵘提出的“滋味”说。语出《诗品序》:“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滋味是指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好诗应该是耐人寻味的。语文是最具人情味的一门课,学生的灵性和语文学习是分不开的。当下,一些名牌中学所谓“高明”的做法,压缩语文课课时,为的是给其他课抽出时间。这种做法迎合了学生厌倦看语文课本,厌倦上语文课的心理,大家何乐而不为。可是从学生长期的发展来看这是极其“近视”的做法。学生不喜欢语文,学校也认为学语文出力不讨好,还不如给其他课让路,以牺牲语文成全其他课。岂不知语文学不好,其他课也不会学的太出色。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在夹缝中寻找一条生路。反思我们的传统教学模式,一本书、一个教案、一个黑板、一支粉笔教一辈子,时代变了,语文教学的方式也得与时俱进。带领学生品出语文味来,让学生不得不喜欢语文,让学生从语文课上能得到美感,享受到语文的滋味来。

记得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在她即将离开她奉献了一生的语文课堂时,她说了这样一句话:“让我引以自为豪的是,我的每一位学生在我的课堂上是幸福的,他们带上了语文的味道生活着。”能让学生带上语文味道生活的语文教师在中国又有几人呢?

语文教师的个人气质、人格魅力、学识水准直接影响一代又一代中学生。我们的语文教学太急功近利,题海战术走进了语文课堂,大量的练习题对学生狂轰乱炸,闹得学生题做得太多倒分不清是非,写的文章犯“幼稚”这一综合症。语文教师埋怨学生不读书,试问语文教师一年能抽出几天读书,理由是教学太累。不喜欢读书的语文教师又怎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收放自如呢,我们语文教师是让参考书牵着走,这怎么能教出语文味来,培养出有灵性的学生呢。语文教师如果喜欢写作,即使写得不好,对学生的写作也是有帮助的。一位年轻的语文教师总是把自己当作学生,每次给学生布置作文,她也跟着写,时间长了,学生越来越喜欢写作,作文成绩提高的很快。教师的学识可能此时已经被教师的一种人格魅力所代替,学生由仰慕教师的才华从而更加热爱语文的学习。这样的写作是带上了人情味,也就是语文味的写作。一位学生曾这样评价他的语文教师:“我们的语文老师很有文人气质,才华横溢,能说能写,与这样的老师学语文很享受。”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得长流水,教师想让学生品出语文味来,教师首先得从汪洋题海里解放出来,多读几本书,多写几篇文章,让自己身上洋溢着一种语文人身上所特有的语文味来。有些语文教师十几年都写不出几篇像样的文章来,又怎么指望学生提高作文水平呢?有些语文教师的头脑已经被习题所麻醉,背不了几篇古文,又怎么指望学生古文有所突破呢?语文味的丧失和语文教师的自身素质有很大关系。有怎样的语文教师就有怎样的学生,语文教师满身语文味,学生身上的语文味就会浓些。

语文课应该是制造美的场所,各种美好的东西都汇集在此。千年前的《诗经》,让我们品出了先民发自心底的朴实,我们将划着艺术的双桨引领学生品出千年前《蒹葭》的可望不可求的朦胧美,品出《关雎》男子对女子热烈追求和率真美。一曲《离骚》,是屈原血泪汇成的歌吟,学生将在我们的感染下,理解一位悲剧伟人的愁肠百结,体味穿越时空的深沉爱国热情,品出屈原独立不迁的俊杰人格之美。一首王维的《山居秋暝》,师生共同进入幽静的山林意境,品出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夹杂着禅味的淡雅之美来。语文课在师生共同的陶醉和享受中,达到了品出语文味的最高境界。

要让语文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语文教师应该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没有激情的语文教师,不能激发起学生各种情感的语文教师,即使有再高的学问,再高的专业修养,很难培养出学生的语文味来。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一举手一投足,一句精彩绝伦的论述,一句恰倒好处的点染,一句令人回味的幽默,一段激情澎湃的抒情,都是语文味的最佳诠释。讲《梦游天姥吟留别》语文老师就是仙风道骨的“诗仙”李白,我们的全身都要充满李白的飘逸浪漫,我们要有李白天马行空的气质。这样的语文课是以生命的感动唤起生命感动的课堂,整个课堂充满了人情味,弥漫着语文味。学生的情感被调动起来了,他们再也不会讨厌上语文课,他们会把语文当成学习的调剂,把学习语文当成享受而不是受罪。

有了语文味的课堂是最人性化的教学,语文的最高体验也将在语文味的形成中得到。语文的最高境界,就是师生的情感共同得到了升华,师生在浓的语文味中得到享受,我们应以语文人而自豪,在充满语文味的教学中,我们丰富了学生的情感,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水准,培养了学生的健全人格,让学生成为了幸福的学习者。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交大阳光中学 710000)

猜你喜欢
本色语文味气质
AUDI Q7 无畏,是我一贯的气质!
受得起,也是一种气质
西海岸新气质
回归语文教学本色的课堂对话策略及实施探讨
让语文味成为语文课的本色
变“加”为“减”,让语文课堂更本色
浅议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更具“语文味”
试析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味”的追寻
让高中语文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
论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富有语文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