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富民
摘要:初中生物课程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倡导和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仅仅依靠教室内“教师一张嘴,一只粉笔,45分钟”的课堂模式,是不可能实现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的。初中生物教师只有转变“课堂”理念,充分利用农村自然生物优势和良好的人文生物资源,围绕新课程和新课标,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整合一切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因地制宜构建生物“大课堂”。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学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在生活、实践和探究的过程中培养科学态度,形成科学价值观,领悟科学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真正实现初中生物新课程理念和新课標要求。
关键词:因地制宜;构建;农村;生物;大课堂
初中生物课程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倡导和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仅仅依靠教室内“教师一张嘴,一只粉笔,45分钟”的课堂模式,是不可能实现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的。初中生物教师只有转变“课堂”理念,围绕新课程和新课标,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整合一切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因地制宜构建生物“大课堂”。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学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在生活、实践和探究的过程中培养科学态度,形成科学价值观,领悟科学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真正实现初中生物新课程理念和新课标要求。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规律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分布于大自然中的各种动、植物及微生物和人体本身相关的科学。大自然本来就是天然的生物学课堂,许多理论都源于实践,有许多观察和实验都离不开自然和我们自身生活。农村初中构建生物“大课堂”有其独特的资源优势。一是广大农村有着丰富多彩的生物自然资源,为学生观察、探究提供廉价而丰厚的素材;二是农村有广褒的土地和多样化的生态系统,为学生提供实践和探究的空间和场所;三是农村学生课余时间、双休日、节假日都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有充裕的社会实践和科学探究时间;四是多数学生家长有从事农、林、牧生产所积累的丰富知识、经验和技能技巧,利用得法就可成为无偿优质的辅导教师。农村初中生物教师应思考的问题是如何领悟新课程和新课标精神实质,以课标为准绳,将农村生物教学优势资源整合到生物课堂中,因地因时制宜,调整教材体系和内容,在空间、时间、内容、课堂结构、方式方法等方面构建“农村生物教学大课堂”。
一、认真领悟初中生物课程理念和课标精神实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谋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充分的发展。”这段论述阐明了现代教育思想的主体是学生,教师的一切教育教学行为都是为学生学习和发展服务。作为农村初中生物教师应加强理论学习,转变观念,树立“以人为本”、 “以学为本”、“学会学习”、“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的现代教育理念,努力实现初中生物新课标提出的“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素养、培养探究能力。”的新要求。
二、调研当地生物教学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为了使农村优质生物教学资源更好的为生物教学服务,农村初中生物教师必须走进自然,走进农田,走进农家,积极主动进行调研,参与农事劳动。在此过程中熟悉当地生物自然资源的特征,掌握当地农、林、牧业的基本状况和农事时令,了解当地技术人才、专业户以及学生家长对相关生物的认知情况,同时摸清初中学生参加农事劳动和社会实践的底细。只有这样才能在构建生物大课堂的过程中,结合学生认知特征和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