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初三语文早读走出困境

2014-04-29 12:14唐国平
课程教育研究 2014年3期
关键词:早读对策

唐国平

【摘要】针对初三语文早读学生不愿读、不想读和不知道读的现状,笔者从形成全新的认识、选用多样的内容、采取灵活的形式、确定具体的目标、注重到位的检查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改变这一现状的对策。

【关键词】初三语文 早读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085-02

进入初三阶段,由于学生年龄的增长而不愿读,由于数学、英语等学科的压力不想读,由于缺乏专业性的指导而不知道读什么,因此初三语文早读课听不到什么琅琅上口的读书声,读什么、怎么读,让许多初三学生甚至教师倍感困惑。不少学生早读缺乏计划,没有目标,翻到什么读什么,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部分学生甚至将早读当成是练习课,埋头做习题或试卷,造成了初三语文早读效率低下的困境。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要走出这一困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形成全新的认识

由于大多数学生和教师将早读当成早自习,而没有当成是一堂正式的课。学生随意散漫,读书声稀稀拉拉,想看点什么就看什么,不想看就搞别的事。教师早上辅导大多是去“点点卯”,走走过场,没有什么实在意义。个别抢占时间意识特强的初三教师则分秒必争,占领早读阵地,在讲台上讲解习题,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因为他过于突出了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最终只能是白费口舌、收效甚微。笔者认为教师是学生早读的指导者或促进者,学生是早读的主体,早读是一节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课。“一日之计在于晨”,早上起来学生头脑清醒,精神愉悦,是记忆的最佳时间。教师和学生要认识到早读是效果最好的一节课,是夯实基础的一节课,是储备写作素材的一节课,是为学生中考语文增加分数,为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奠定基础的一节课。唯有如此全新的认识,教师和学生才能将早读放到了适当的高度,真正从内心重视早读,从而形成良好的动机。良好的动机又会调动教师、特别是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早读效果。

二、选用多样的内容

早读不能过于单一刻板,读一个早上的语音,或读一个早上的古诗,都容易造成一种审美疲劳,效果往往不佳。因此,要选用多样的早读内容,适当换下“口味”,以满足初三学生的个性化需要。

1.读精典课文

这里的精典课文主要指一至六册语文教材的重点篇目。古人云:“松声、涧声、琴声、鹤声……皆声之至清者,而读书声为最。”朗读课文时要注意调动眼、脑、口、耳等感官功能,眼睛要看清文字,发音要清晰响亮,注意语音、语调,口耳相传,目视口诵。“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能吟。”多读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有的同学早读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声”,只看不读,只动眼睛不动口,这正像只看文字剧本不如看舞台演出印象深刻一样。势必影响了效果。培养语感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而朗读则是培养语感的条件之一,新课标非常重视学生的语文朗读能力,这也是初三语文早读要拿出一定时间用于朗读精典课文的一个重要原因。

2.读基础知识

这里的基础知识指文言实词的用法、文言虚词的用法、文学文化常识、字音、字形、词语(成语)意义等。大纲规定的100个实词、18个虚词要分散在早读时间落实,易读错的字音、易写错的字形需要巩固。基础知识相对来说是死的,只要肯花时间,下苦功夫,还是能掌握的,尽可能避免丢分,捞足基础分。

3.读“错题集”

初三语文教师应要求每一个学生备好一本“错题集”,把平时练习和考试中的做错的题,特别是基础知识方面的错题摘抄下来,早读读“错题集”,加强记忆,强行纠错,避免下次考试在同一个地方摔倒、重蹈覆辙。

4.背古诗文

背准确是做好默写题的基本前提,如果背不准,写得再多、再漂亮,也只能是浪费墨水和时间。有的学生每次考试默写题都写了,自我感觉良好,可是得分总不高,个别的甚至得零分。教师要及时整理好近三年中考古诗文的默写题,把《中考语文教学大纲》规定的几十篇古诗文一并有计划地分散到早读时间,让学生多读多背,记死记牢。

5.读美文和作文素料

初三学生的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这就需要语文教师为他们搜集一些美文,如优美的散文、深刻的杂文、精彩的时评等,搜集一些作文素材,如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名人名言等。朗读美文,可以缓解学生的精神压力,丰富学生的语言,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学生的文化积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作文时总觉得大脑空空荡荡、无话可写。朗读作文素材,则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内存”,以备作文之需,以解无米下锅之苦。

三、采取灵活的形式

“语文教师读读读,数学教师写写写,英语教师背背背。”这是一些学生对三门主科教师教学方法的评价,从某个侧面表现出学生对教师方法单一的不满情绪。单一的早读形式肯定会抑制学生的兴趣,影响早读的效果。我国古代第一部教育论著《学记》就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它强调了要用多样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采取灵活多变的形式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取得较好的效果。

1.读写背写结合

早读课以读为主要的形式,但教师一味地强调学生去读去背,时间一长,学生的注意力就容易转移,而且会出现疲劳感和枯燥感,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肯定会影响早读的效果。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要求学生动用多种感官参与早读,做到“心到、眼到、口到、手到”,以感官的和谐达到较好的效果。“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字音、字形可采用边读边写的形式,古诗文可采用边背边写的形式,这样容易记牢记准。古诗文在背准确的前提下,特别要注意书写规范,默写题要尽可能拿满分。

2.各种竞赛

没有竞争是一潭死水,有了竞争才会生机勃勃、活力四射。竞赛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的激情和学习的热情,增强学生实现目标的内驱力,释放学生的最大潜能。比如背诵和默写就可以采用竞赛的方式,如小组赛、男生女生赛、同桌PK等。教师要对竞赛获胜的同学进行表扬,竞赛获胜的学生则会产生成就感和满足感,进一步增强信心。教师对竞赛失利的一方进行鼓励,激发他们的成功欲望,为下次的竞赛积蓄力量。当然,竞赛既要考虑学生的整体能力,又要兼顾学生的个性差异,不能简单地一刀切。特别是个人PK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双方要旗鼓相当、有得一拼。如果将基础扎实、思维敏捷的学生与底子薄弱、智商平平的学生进行PK,那就好像是让不同等级的拳击手进行拳击比赛一样,毫无竞争性、观赏性可言,PK也就失去了悬念和意义。

3.师生共同参与

朗读和背诵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方法,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之所以文思泉涌、文采飞扬,大都是因为他们读得多、背得多、积累得多。作为一名初三语文教师不能是手电筒——只照别入,只要求学生多读多背,而自己仅仅充当一名纯粹的检查者或局外人。“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最有效的模范,是学生活生生的榜样。”教师要主动参与到学生的朗读和背诵之中,早上专读辅导也可以在教室大声朗读。早读明确要完成的一级任务,如背诵之类的任务,教师可以适当地在早读时间当众背诵。“言教不如身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主动参与、率先垂范,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感染和影响学生,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参与热情和成功欲望,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早读任务就比较容易完成。另外,教师在参与的过程中也提高了自身的素质,这正体现了教师终身学习的理念,真正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

四、确定具体的目标

今天早读到底读什么,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教师自己要心中有数,要让学生心中有底。目标是学生学习的方向、前进的动力,如果没有明确的早读目标,学生也就没有了方向和动力,早读的效果肯定不好。因此,作为早读课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该在早读前,给学生确定一个具体的目标,做到有的放矢。目标的确立,要紧密结合教学的实际,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不能好高骛远,不能上下一般粗、左右一个样。一般可以确立两个等级的目标,一个是一级目标,另一个是二级目标。一级目标是基本目标,是每个同学都必须完成的目标。二级目标是奋斗目标,是在完成了一级目标的基础上的更高目标。若完成了一级目标还有时间,学生自己又有兴趣,可以向奋斗目标发起冲击。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又考虑了学生的个性需求,自然会提高早读效率。

五、注重到位的检查

如果检查督促不到位,再好的设想只能是空中楼阁,再明确的目标也会大打折扣。教师在明确早读目标以后,一定要在适当的时机进行检查,注重督促学生及时完成目标。特别是刚刚实行的时候,更要注重检查到位,确保有一个良好的开端。背诵之类的任务教师可以在早读课上个别抽查,默写之类的任务可以让同桌互查,还可以每个月进行一次集中检查,张榜公布检查结果。通过到位的检查,督促学生及时完成早读任务,促使那些认识有偏差的同学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聚沙成塔,积少成多,只要持之以恒,检查到位,早读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成效。

总之,形成全新的认识,教师和学生就会产生良好的动机;选用多样的内容,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采取灵活的方式,则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确定具体的目标,可以避免早读的盲目性:注重到位的检查,从而确保早读目标的完成。初三语文教师倘能着力抓好以上五个方面的工作,笔者相信,初三学生的语文早读肯定会读有所得,收获多多。

参考文献:

[1]《教育原理》孙俊山主编中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

[2]《应用心理学》盛忠林曹建平顾永清熊谟元主编西南师范大出版社1996年8月第1版

[3]《教学心理学研究的进展》毛晋平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

猜你喜欢
早读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走,找对策去!
浅议如何提高英语早读的学习效率
如何提高初中英语早读效率
浅议提升高中英语早读课成效性措施
对高中英语早读有效性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