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华馨
【摘要】在中学语文课堂中开展文学教育不仅可以优化语文教学效果,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也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生活信念、人生观与价值观,每一个语文教师都要意识到语文课堂中文学教育的重要作用,那么在中学语文课堂中应该如何开展文学教育呢?一、在课堂教学内容中为学生灌输“美”的理念;二、教师需要发挥好为人师表的典范作用;三、注重因材施教,提升学生的精神世界。
【关键词】中学阶段 语文课堂 文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3 【 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041-01
在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之下,中学语文教材的结构以及内容与以往相比,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教材中添加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因此,在中学语文课堂中开展文学教育也成为大势所趋。然而,就现阶段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来看,文学教育开展的并不顺利,实质上,开展文学教育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也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生活信念、人生观与价值观,笔者认为,在中学语文课中可以通过以下的方式来开展文学教育。
一、在课堂教学内容中为学生灌输“美”的理念
在中学语文中开展文学教育应该从教材中经典的文学作品出发,目前,中学教材中经典的文学作品十分的丰富,既有古代精华篇章,也有现代的经典文学作品,如《诗经》、《史记》、《红楼梦》、《呐喊》、《边城》等的选段。这些经典文学作品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也继承了中国民族五千年来勤劳、勇敢的精神。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下意识的为学生灌输这些作品中的“美”的理念,让学生感受到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深刻艺术魅力。
此外,教师还要意识到,文学作品并非独立的分类,各种作品之间是有着密切的联系的,这也是文学作品人文性的具体表现,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这种联系利用起来,为学生灌输“美”的理念,在提高学生文学修养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当然,从本质上而言,文学教育属于审美教育的范畴,帮助学生在感受文学作品思想韵味的过程中,体会到作者的意图,接受到美的熏陶,这也是中学语文教育的根本目标,因此,教师就需要深入的分析不同文学作品中传达的思想,如《边城》传达的是一种人性美、人情美:《鲁滨逊漂流记》则传达的是一种“命运由自己掌握”的关。
二、教师需要发挥好为人师表的典范作用
在语文课堂中,教育的主体是语文教师,语文教师本身的素质会对文学教育的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因此,教师不仅需要为学生传授技能与知识,也要有着高尚的道德,发挥好为人师表的典范作用,用自己的道德与素质来影响学生,让学生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学会做人。此外,教师也要意识到,在语文课堂中开展文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作品中的思想来感染学生,而作品中的思想是需要教师进行解读的,作品中蕴含的思想也只有通过教师这一桥梁才能够充分的彰显出来,这样才能够达到教育的作用,因此一教师的文学修养需要达到一定的层次一因为只有具备文学修养的人才能够感悟情感、感悟生活,才能够对作品进行深入的观察和理解。
三、注重因材施教。提升学生的精神世界
在中学语文阶段,学生都有着极强的可塑性,但是每一个学生又都是不同的个体,他们的成长环境与认知水平都是不同的,要深化文学教育的结果,教师就需要深入的了解每一个学生,与他们成为朋友,同时,还要意识到,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因需要通过内因作用,因此,文学教育工作就需要从内因进行开展,来净化学生的灵魂,从而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现阶段下中学教育多沦为应试教育的奴隶,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很多教师都未注意到学生的审美情趣与审美意识,在功利性教育思想观念之下,学生思想也发生了偏颇,自强、自立的意识也受到功利思想的严重影响,良知、正义等高尚的品质逐渐丧失,学生也逐渐变得空虚而功利。而文学教育就是一种典型的内化教育形式,学生可以在文学教育的过程中感悟到积极向上的思想,开展文学教育也能够充分的开发学生的智力,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关注学生学生的精神世界,将文学教育渗透到学生的精神世界之中,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总而言之,在中学语文中开展文学教育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使学生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个体。每一个语文教师都要意识到语文课堂中文学教育的重要作用,并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开展文学教育,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思想,将文学教育渗透到学生的精神生活之中,在优化语文教学效果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心宪.语文课改应重视文学教学研究的基础理论问题——重庆市母语教育资源的专题调查与思考[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7(05)
[2]方智范.对文学教育问题的若干思考——学习试验修订版高中语文大纲的几点体会[J].课程.教材.教法,2001(08)
[3]王迎吉.试论语文课程中的文学教育[J].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6)
[4]刘国正.似曾相识燕归来——中学文学教育的风雨历程[J].课程.教材.教法,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