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美英
【摘要】动态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教学在实施精心预设的同时,更要善于及时捕捉和利用生成性资源,甚至诱导资源的动态生成,激发师生的创造性和智慧潜能。
【关键词】预设 动态生成 感悟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1-0159-02
一、案例展示
案例:2014年4月,笔者职教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三章第一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本节由植物向光性现象入手激发学生兴趣,展示“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剖析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特别是“生长素的发现过程”选取关键史实进行组织,其中隐含的科学研究方法与过程,以及设计实验时”单因子变量”的控制问题,在整个必修课本中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笔者在设计中首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认识植物向光性现象,进而引出达尔文的实验。展示图文资料学生直观认识胚芽鞘,并进一步认识、描述达尔文实验的现象以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信息获取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再从变量分析的角度深入剖析实验,训练其从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和做出推测的能力。按预先的设计,接下来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引出詹森、拜尔等科学家的实验,不想有学生此时提出了新问题,下面是教学过程中的一段对话。
生1:胚芽鞘生长的部位在哪里?
生2:尖端啊,不是说向光弯曲与尖端有关。
生3:是尖端下部。
生1:前面通过对照说明单侧光下有尖端才能使得胚芽鞘生长弯曲,说明向光弯曲与尖端有关。但不能说生长部位在尖端,当然书本也没有明确的实验说是尖端下部。
生3:不需要实验吧,一看就知道。
学生关于此问题的探讨是笔者在前几届教学中未碰到的,面对这种情况笔者稍有迟疑但并未制止,而是决定改变原有的预设步骤,顺着学生的话题强调:这位同学(生1)讲得不错,肉眼所看到的不一定就是正确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动手实验。究竟怎么做能准确的确定胚芽鞘弯曲生长的部位是尖端下部呢?大家能不能开动脑筋,给出个实验方案呢?给予一定时间学生讨论,而此时笔者也快速整理思路,筛选相关信息重新组织教学。
生4:我认为可在尖端与尖端下部之间画一条横线,先测量横线上下部分的初始长度,一段时间再用尺子分别测量横线以上的长度与横线以下的长度,进而与初始值进行比较。
生3:弯的不太好量。
教师首先肯定生4的方案,进而设问:大家能不能再改进一下,避开用尺子测量,通过更直观的方法得出结果呢。
生4:我认为可在原有设计基础上这样改进:从胚芽鞘尖端到尖端下部等距离用记号笔几条画横线,单侧光照射一段时间观察相邻两条横线的距离有没有加大,加大的部位便是生长的部位,不生长部位相邻两条横线距离保持不变。(画图展示)
受同学方案的启发,生5:用记号笔由胚芽鞘尖端向两侧下部划线,单侧光照射一段时间后观察所画线段的变化,生长的部位线会变得断续,而不生长的部位线保持连续。(画图说明)
师生观察认同的基础上,笔者稍作观察提出:刚才几位同学关于胚芽鞘生长部位的探讨非常的精彩,方案的设计也非常有创新性,说明大家都善于发现问题,同时乐于思考,这是提高思维创新的先决条件。回到同学刚才设计的方案当中,想想利用这些方案,还能说明什么问题呢?
生5:由方案一可进一步看到尖端下部背光侧相邻两条横线的距离比向光侧大,由方案二可看见背光侧相对向光侧断续的片段更多,所以两方案都能说明背光侧比向光侧长得快。
师:很好。
师生梳理,形成推测: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刺激,并向下部传递,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長快,使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
二、反思及感悟
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它是指在师生交往互动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以即时出现的有价值、有创见的问题和情境或观点为契机,善于调整或改变预先的教学设计,挖掘学生的潜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充分展现学生的个性,从而达成或拓展教学目标,使教学获得成功。它体现了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开放性、多变性和复杂性,激发了师生的创造性和智慧潜能,从而使课堂真正焕发出生命力。
(一)调整预设,机智生成
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但整个设计的实施绝对不像计算机输出既定的程序一样成为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灌输过程。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曾指出:“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在正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常常会碰到一些与预设不符的突发事件,如:学生对某个问题特别的感兴趣,从而争论不休;提出超出预设范围的新问题;学生指出教师在课堂上出现的错误等。面对这些横生出来的“枝节”有些教师表现为措手不及,敷衍带过或者利用权威强行“镇压”。这些直接压抑了学生的主体性、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甚至削弱了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建构主义认为学生之间共同针对某些问题共同探索的过程中,由于个体经验背景的差异不可避免,各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千差万别。其实,这些差异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现象资源。因此,教师作为引导者要随机应变,灵活调整教学方案;善于捕捉、挖掘其中的教学资源,机智教学、合理引导。还原课堂教学的真实性,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使课堂教学妙趣横生。
(二)精心预设,调控生成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广大教师越来越重视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个性,反对按照预设的教学方案机械、僵化地传授知识,越来越关注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但是我们关注、强调“生成”,并不是要完全摈弃“预设。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统一的。没有预设的生成会迷失“目标”,是无效的生成,使得教学随意化,使得生成失去价值。因此,作为教师更需精心预设,充分准备,课堂教学过程中才能应对自如,赋予课堂更多的创造性、生成性。
1.充分预设,促进生成
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动态过程,它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好周密精细的策划安排。不仅要求全面了解学生,精心备课,吃透教材,钻研教法。在备课过程中,要备疑点、难点,要备知识的发散点,备学生思维的兴奋点。还要谙熟教学环节,对课堂中突然发问和讨论中伴生出的新问题有所预见。
如:探究生长素极性运输实验。在去掉尖端的玉米胚芽鞘上端放一块含生长素的琼脂块(胚芽鞘形态学上端朝上)过一段时间检测发现下端的原本空白的琼脂块逐渐有了生长素。问能否得出结论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进而提出改进方案。本人在课前充分考虑了学生可能提出的方案,使整个预设留有更大自由度,给生成留足空间。师生探討中学生明确指出实验缺乏对照不能得出该结论。不少学生都提出必须增设一组即将胚芽鞘的方位颠倒(形态学上端朝下)不改变琼脂块的设置(方案一)。然而也有学生提出不改变胚芽鞘的方位,而改变琼脂块的位置即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下端,空白琼脂块放在上端(方案二)。由于笔者在方案设计时充分预设,为生成留有弹性的空间与时间,所以接下来就两套方案的合理性问题组织学生展开分析、探讨,明确方案二没有排除重力对生长素运输的作用,相对而言方案一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更加严谨。在此案例中教师充分准备,灵活引导,巧妙解决讨论中伴生的新问题,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在探究、合作中突破疑难,充分体现了预设的重要性。
2.挖掘资源,诱导生成
动态生成本身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随机开发和适时利用课程资源的过程。但作为教师绝不仅仅是“守株待兔”,还需通过各多渠道查找相关资料,挖掘有效切入点,创设情境,诱导生成。
如实验生物组织中脂肪的鉴定。整个实验操作成败的关键在于切片这步,需获得单层细胞理想薄片。但多数学生不能掌握切片的技巧均切得太厚,进而影响实验效果。作为教师在组织学生认真实施实验后可引导其分析、探讨实验的成败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关键性问题:大家都觉得切片这个步骤不好操作进而影响了整个实验效果,那么就请大家一起动脑看能不能提出一些改进建议来避开这个步骤呢?(学生展开分析,探讨,提出创新方案)此种设计下不脱离原实验,但在熟悉的情境中为学生提供了相互探讨、发挥创新能力的机会,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总之,理想的课堂教学应是开放的、动态生成的。教师只有做好精心的预设,运用教学智慧捕捉、利用动态生成的有效资源,甚至诱导资源的动态生成,才能引导学生利用智慧、情感、知识、经验去领悟生物课堂的真谛,才能让生物课堂焕发生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张大海.精心预设 巧妙生成——浅谈生物课堂预设和生成策略.中学生物教学.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