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学语言存在的问题及有效策略

2014-04-29 01:35贾聪
成才之路 2014年32期
关键词:有效性策略存在问题

贾聪

摘 要:教师的语言是传递教育信息、表达教育思想、实现师生交流的桥梁和纽带。课堂中教师的教学语言从其功能上可分为两类:陈述性语言和应答性语言。教学语言的有效与否,直接影响教师信息的传递和幼儿对信息的汲取。幼儿园的课堂教学中存在诸多的无效教学语言现象,通过对自身及他人课堂教学的审视,找出存在问题,并认真剖析,有利于消除无效的语言现象。提高教师语言的有效性,提升教师的语言素养,更重要的是给予幼儿更有效的信息传递和更有价值的教育引领。

关键词:陈述性语言;应答性语言;存在问题;有效性策略

教师的语言是传递教育信息、表达教育思想、实现师生交流的桥梁和纽带。课堂教学语言更是引领幼儿进入百科世界的指南针,教学语言的有效与否,直接影响教师信息的传递和幼儿对信息的汲取。课堂中教师的教学语言从其功能上可分为两类:陈述性语言和应答性语言。陈述性语言是教师单向性陈述所要传递的教育信息,应答性语言则是在师生交流过程中引发互动的双向性语言。近日,我园开展了教师间相互观摩评课活动,业务学习时间,我组织老师们就教师教学语言的有效性开展了一次专题研讨。研讨活动中,我先抛出研讨话题。

话题一:请大家认真审视自己及别人的课堂教学行为,总结一下教师的陈述性语言中有哪些无效的教学语言现象。张老师说:小班有的老师语气很亲切,但是几乎每句话都要问孩子“好不好?”“喜不喜欢”之类的话。严老师说:有的老师对于幼儿活动中的常规很重视,每隔一段时间就要用“一二三、坐坐好”诸如此类的常规提示语来整理活动纪律。姜老师说:我上课时总是觉得孩子们可能没有完全听清楚我说的话或者没有理解我的意图,所以在操作活动中习惯重复活动要求,我也发现有几个同事和我有一样的毛病。……在教师们罗列了诸多现象之后,我们进行了归类总结,找出了教学中教师使用陈述性语言时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一、共性问题

(1)习惯性语言。有的教师认为经常使用“好不好”“喜不喜欢”这样的问话,凡事都有商量的味道,更能凸显幼儿的主体性,可消除教师支配者的影子,同时,能营造亲和的气氛。此类语言也不是不可以用,根据师生交流的需要可以适当使用,但是若只是变成教师语言的习惯性后缀,那就会成为一种无效的习惯性口头禅。

(2)重复性语言。有的老师总是担心孩子没有及时或正确地理解自己的话,所以喜欢一遍遍重复。殊不知,长此以往,会让幼儿产生一种听觉依赖,不利于幼儿注意力的集中,也不利于幼兒良好倾听习惯的形成。同时会造成语言的啰唆和活动进程的拖延。

(3)滞后性语言。这种情况比较明显地表现在幼儿的操作活动中。有的老师在幼儿操作之前对于操作要求没有把握要领或者对于操作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没有做充分的预见。当操作中出现问题时,就自顾自地进行要求补充,可惜此时幼儿已经忙于操作探索,根本无暇顾及老师在说什么,此时的教学语言可谓无力而苍白。

(4)无序性语言。一是表现为教师教学语言组织逻辑性不强,前后语言之间缺乏有效过渡,感觉就像是在跳格子,一会儿说到这里,一会儿又谈到了那里。孩子的思维无法跟上老师的节奏造成幼儿无法理解,无法融入教学。二是活动中穿插的无序语言。例如,教师在声情并茂地讲故事,孩子们也听得津津有味,忽然老师看到有一个小朋友试图跟别人说话,她就立刻停止故事,大声说:“某某,坐好!眼睛看老师!”这样的提示对于这名幼儿是有效的,但是打乱了原本和谐的教育节奏,扰乱了其他众多幼儿的注意力。当老师再回到讲故事的正常轨道时,或许会有更多的孩子已经分神了。像这样的情况,教师只需走到该幼儿身边,一个轻轻的抚摸便可让他感受到老师的提醒,也能让他及时修正自己的行为,断然的喝止其实得不偿失。

二、有效策略

(1)慎用口头禅。对于“好不好、对不对、行不行”之类的话语应该尽量少用。

(2)力求语言的简洁精练。教师在活动中的每一句话都应该有效精练,这样既有利于幼儿及时捕捉教师语言的关键点,又能使每一个教学环节简洁明晰。

(3)关注语言的逻辑转承。教师的语言应该具有顺序性和层次性,能有效地引领幼儿完成活动环节的递进和自然过渡。

(4)重在语言的丰富优美。教师在用简洁清晰的语言表达后,可适当添加一些丰富的、优美的词汇,帮助幼儿拓展词汇量。语言的功能不仅仅是交流,更应该能给倾听者以美的享受,教师优美的语言熏染,能引领幼儿开启最初的语言文学的大门。

教师的教学语言不仅表现为教学中的陈述性语言,更多的是师生交流时教师的应答,有效的应答不仅可以给幼儿积极的鼓励和及时的引领提升,更是一个教师语言素养和教育智慧的完美呈现。

接着我抛出了第二个话题。话题二:教师应答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

三、存在问题

(1)对幼儿回答的无意义肯定。教师在幼儿回答之后习惯性地说:“你回答得很好”“你说的对”“你真棒”。此类应答看似给予了幼儿回答问题的肯定,但应答内容宽泛单薄,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不能使幼儿从教师的应答中获得任何有效的信息,成为纯粹口头上的敷衍。

(2)对幼儿回答的机械重复。当幼儿回答出正确的答案时,教师跟随幼儿的回答重复其答案,这类重复在表示内容重要时可以使用。但如果对于所有回答都如此处理,那么对于回答的幼儿没有认可的鼓励意义,对于倾听的幼儿也没有任何帮助,长此以往,还可能养成幼儿不集中注意力倾听的习惯。

(3)对幼儿回答的不做评价。有的教师认为在幼儿回答后及时作出评价会影响其他幼儿的思考,所以从不做评价,只是转向其他幼儿继续提问。幼儿回答后得不到老师的任何回应,这样不利于激发幼儿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四、有效策略

(1)适当追问。当幼儿回答问题后,如果幼儿的答案不够深入,教师可以紧跟幼儿的回答,进行深一步地追问,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幼儿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并让幼儿在思考问题继续回答中获得提升。

(2)扩大范围。幼儿回答后教师发现抛出的问题过于狭隘,导致幼儿答案的单一性,教师就应该及时修整,在幼儿回答后扩大问题的范围,再将问题抛给更多的幼儿,激发幼儿新一轮的思考。

(3)积极评价。对于幼儿的回答,到位有效的评价,能让幼儿理解回答问题的积极方向,例如,“你的回答很独特”“你能注意观察身边事物的变化,真棒”“你能把自己和爸爸妈妈一起做事情的快乐和大家分享,我们都能感觉到你的幸福”等等。

(4)有效提升。幼儿回答后,教师发现孩子们的回答虽然丰富多样,但是内容比较浅显单薄,教师可以适当帮助幼儿进行归纳小结,同时将一些提升性的语言信息传递给孩子,丰富幼儿的词汇量。例如,老师问:“春天的花儿是什么样的?”孩子们有的说:“桃花儿是红色的。”有的说:“迎春花是黄色的。”有的说……教师就可以给予这样的回应:“春天的花儿真漂亮,这么多的颜色我们可以用一个好听的词来说,那就是:五颜六色。”这样就可以自然地让孩子们理解并接纳这个词语,为孩子们以后的表述层次的提升奠定基石。

边行边思,且思且行,这是一个教者不断前进提升的有效轨迹。只有通过对自身及他人课堂教学的审视,找出存在问题,并认真剖析,才能从根源上消除无效的教学语言现象,提高教师语言的有效性,提升教师的语言素养,给予幼儿更有效的信息传递和更有价值的教育引领。

(江苏省海安县雅周镇张垛幼儿园)

猜你喜欢
有效性策略存在问题
解析小学四年级英语的有效性教学策略
论初中英语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浅论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探讨小学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性策略
医院门诊一卡通收费信息化发展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浅析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性策略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