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佳佳
摘 要 在新课程改革下基础教育的倡导和要求以及当今对创新能力的重视的形势下,研究性学习已被列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本文主要从研究性学习的概述、研究性学习的案例设计、分析与总结以及研究性学习中需注意的问题等方面对研究性学习做了阐述,旨在使研究性学习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优势。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 案例设计 案例分析 案例总结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Learning and Classic Case Analysis
REN Jiajia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81)
Abstract The attention of creative ability of the present era and the advocacy and requirements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of basic education, has made research learning to become an important way of learning. The paper consists of an overview of the research learning, the design, analysis and summary of the case of research learning, problems that need attention of research learning. The purpose is to make research learning play a bigger role in education teaching.
Key words research learning; case design; case analysis; case summary
1 研究性学习概述
1.1 研究性学习的定义
研究性学习具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研究性学习是指学习者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它适用于所有学科,是一种学习的理念、策略与方法。狭义的研究性学习指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①
1.2 研究性学习的特征
(1)教学主题生活化。研究性学习区别于一般学习和其他主题性学习的显著特征是以自然界或社会中的真实问题作为研究专題。②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者围绕自然、生活或社会中的真实问题展开活动,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注重学习的实践性。研究性学习通过让学习者动手实践,在亲身体验中获得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者能更深入地领会知识之间以及学科之间的联系,加深对相关深入学科的理解,认识到课堂知识与社会实践的联系与区别。(3)强调学习的自主性。研究性学习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使学习者主动地结合各种知识,亲自体验和研究,积极地进行探究性学习,改变了传统的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4)强调学习的开放性。学习者的学习资源从书本扩大到图书馆、互联网和社会实际生活,使学习资源变得开放化。学习者在这种开放、多元、动态的学习环境下,能够通过更多的方式和渠道获取知识,推动了他们从不同侧面理解学习内容。③
2 基于研究性学习的经典案例——“酸雨”问题的研究性学习
2.1 经典案例设计
研究性学习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施方案和评价总结五个阶段,在设计中各阶段对应的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如下:
2.1.1 提出问题
教师活动:(1)为酸雨的研究性学习创设情境,提出为什么爸爸的小车会黯然失色?为什么在建筑物上会看到花斑、黄锈?为什么湖泊中会看到死亡的鱼虾?引导学习者思考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再总结这些问题的罪魁祸首是酸雨。(2)引导学习者提出如下问题:什么是酸雨,酸雨对我们的生活会产生什么影响,如何缓解这些影响等。
学习者活动:(1)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3个为什么。(2)认真聆听教师给出的结论,得知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是酸雨后,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出什么是酸雨等问题。
2.1.2 分析问题
教师活动:(1)根据合作性原则让全班同学自由分组,教师根据分组情况对各小组进行合理调配,并选出小组长。(2)设计三个贴近生活并能够研究酸雨的角色(化学家、健康专家和经济学家),引导学习者通过扮演其中一个角色,分析酸雨问题,同时教师需给出相应的角色应该从哪些方面研究酸雨问题。
学习者活动:(1)根据合作性原则自由分组,在小组成员及小组长确定后,依据个人兴趣,选择化学家、健康专家和经济学家中的一个,经小组讨论后确定组员的角色,使每个组内都同时包含这3个角色。(2)回想与酸雨相关的知识、联系所学的知识分析当前问题。
2.1.3 解决问题
教师活动:组织各研究小组的研究活动,同时监控各研究小组的活动进程,对需要帮助的小组或者个人给予资源、技术、方法等方面的帮助。
学习者活动:(1)各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角色以及教师列出的相应的问题,通过查阅书籍、使用互联网等各种方式收集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理。(2)各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角色以及已收集到的资料分析酸雨问题,并得自己的结论以及相应的建议。(3)组内讨论各小组成员的个人结论及建议,讨论什么是酸雨,从不同角度讨论酸雨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的影响以及如何缓解这些影响等问题,最终得出组内结论以及形成解决酸雨问题的方案。
2.1.4 实施方案
教师活动:(1)审核各小组得出的结论以及解决酸雨问题的方案,如有不合适之处,提出修改意见。(2)监控学习者实施方案的过程。
学习者活动:各小组实施解决酸雨问题的方案。由于酸雨问题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关,在解决酸雨问题的方案中会从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两方面来提出建议。
2.1.5 评价总结
教师活动:(1)根据各组的活动过程以及活动结果选出最佳组长和最佳小组。(2)将各小组的总结报告以及挑选出的优秀个人总结展示在教室内,供大家观看。
学习者活动:(1)各小组针对组内结论以及相应的问题解决方案撰写一份总结;每个组员根据自己的角色以及在组内活动中完成的工作写一篇感想,并在感想中提出关于解决酸雨问题的办法。(2)各小组根据组员在活动中的表现选出最佳组员。
2.2 案例分析
(1)“酸雨”问题的研究性学习的案例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能够激发学习者的兴趣,使学习者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在亲身体验与探索中让学习者更深刻地理解知识。(2)组内成员能根据个人兴趣自主选择角色,体现了研究性学习中学习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根据自己的角色分析酸雨问题,又使学习者通过自主学习形成自己对酸雨问题的见解,为之后的小组讨论做了铺垫。在案例设计中,小组成员角色的最终确定还需经过小组讨论环节,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在与其他成员协商、讨论的同时培养了他们的沟通能力与协作学习能力。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不仅仅体现在角色的选择与确定上,它们相互交替贯穿于研究性学习的整个过程,不仅使学习者顺利完成了研究性学习的任务,还在小组协作的过程中获得了与他人沟通的能力。(3)在案例中每个小组必须同时包含化学家、健康专家和经济学家三个角色,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习者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听取其他不同角色的同学对酸雨问题的分析,使学习者能从不同角度全面地理解酸雨问题。(4)案例设计中列出了教师在酸雨问题的研究性学习中应进行的活动(主要是引导性的活动),突出了教师在活动中的主导作用,也详细描述了学习者在酸雨问题的研究性学习中应进行的活动,突出了研究性学习以学习者为主体的特点。由此看来,本案例体现了教师作为主导、学习者为主体的双主教学思想。
2.3 案例总结
在过去的化学教学中,我们通常只关注知识本身,忽视了知识的实用性。学习者对许多化学知识不感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知道学习这些知识的用途所在。所以要求教师在进行化学知识的研究性学习设计时,首先要让学習者明白生活、生产中处处有化学知识的身影。学习者要想真正理解知识,并在生活中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就需要将枯燥的知识与生活、生产相联系,实现知识的内化。“酸雨”问题的研究性学习案例基于生活中的常见问题,让学习者以小组方式对酸雨问题展开研究:
(1)本案例通过三个与生活相关的疑问引出酸雨问题,并且运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充分调动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吸引学习者主动参与到学习中。(2)在案例中每个小组必须同时包含化学家、健康专家和经济学家三个角色,让学习者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听取其他不同角色的同学对酸雨问题的分析,使学习者能从不同的角度全面地理解酸雨问题。(3)本案例的设计中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交替贯穿于研究性学习的整个过程,学习者既需要扮演好个人角色,又必须与小组成员合作,促使学习者形成了主动学习的态度,提高了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性学习能力及协作学习能力,最终使学习者全面地理解酸雨问题。
3 研究性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3.1 转变教育观念
研究性学习是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改革的产物,因此,需要我们转变旧的教育观念。首先,要从传统的“以教为主”向“以实践为主”转变,即让学习者亲身实践,在探索中获得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其次,要从“注重结果”向“注重过程”转变。在使学习者掌握一些基本概念、结论的同时,更应该引导学习者理解概念是如何形成的、结论是如何得到的。
3.2 研究性学习中问题的提出
研究性学习活动的重点是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即提出问题,而研究性学习的问题至少应该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学习者目前已具备解决该问题的言语信息、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等;二是需与自然、社会和生活相结合并且富有挑战性,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习者的探究与创新能力。④
3.3 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研究性学习中,学习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也应从传统教学中知识的传递者变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指导的前提是要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科学地引导学生主动完成研究性学习。
3.4 教学评价
由于研究性学习强调学习者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并且应用知识去解决问题,所以研究性学习的评价重在评价学习者学习的过程而非其结果。
注释
① 何克抗,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58.
② 何克抗,林君芬,张文兰.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05.
③ 张建升.浅谈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J].新西部,2009(6):219-220.
④ 卢永霞.谈高中化学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8(1):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