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突发事件财务保障能力的对策分析

2014-04-29 21:31:51刘璐歆
科教导刊 2014年11期
关键词:突发事件能力

刘璐歆

摘 要 文章阐述了突发事件财务保障的现状,尤其是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从保障方式、应急处理机制、信息技术运用、监督管理以及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提升突发事件财务保障能力的措施。

关键词 突发事件 财务保障 能力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Countermeasures to Enhance the Ability of Emergency Financial Security

LIU Luxin

(68321 Troop, Lintong, Shaanxi 710600)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status of financial security incidents, particularly analyzes the current problems, targeted to enhance the proposed emergency financial protection from the protection mode, emergency handling mechanism, the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anagement and supervision of team building, measures capabilities.

Key words emergency; financial security; ability

1 突发事件财务保障的现状分析

1.1 突发事件财务保障方式的分析

当前主要的突发事件财务保障方式有以下几种:一是基地保障,就是在固定的地域建立后勤基地,以基地为依托向执行“处突”任务的部队实施保障。这种保障稳定性强,但后勤机动能力低,应变能力差,难以适应部队高速机动的需要。二是逐级保障,就是自上而下逐级施行经费供应和保障。这种保障特点是稳定、有序,适于部队在较为稳定的状态中实施。但这种保障方式环节多、手续繁,在保障对象复杂的情况下,难以提高保障的效率。三是独立保障,参与“处突”行动的部队自身独立自主实施的保障。这种保障适于成分单一的部队在执行“处突”任务时实施,但在军、警、民或各军兵种联合参与的“处突”行动中,这种保障缺乏统一性,协同性差,不利于实施。

1.2 突发事件财务保障应急处理机制的分析

由于突发事件的突然性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变化,其财务保障的环境比平时要复杂。而平时的各项财务法规、制度一般都是依据平时的财务环境制定的,因此,一部分财务制度规定在“处突”的环境中,便失去了其规范财务活动的作用。由此带来的局面便是“处突”过程中,有些财务活动基本上是无“法”可依,其财务活动处于失控的状态。这种状态必定会给财务保障带来一定的影响。

“处突”行动有别于军事行动,其财务保障也不同于战时财务保障。在处置突发事件中,部队更多的是与地方发生接触,其财务保障可以更多地利用地方的资源。但是,在目前的突发事件财务保障中,军地的界限还比较明显,还未充分地依托地方的银行网络等资源实施财务保障。

1.3 突发事件财务保障其他方面的分析

由于“处突”行动的准军事性,因此财务监督部门和人员往往疏于对突发事件财务保障进行监督。在突发事件财务保障中,存在着财务人员不执行规定和标准的情况,财务人员的主观随意性大。甚至某些财务人员利用各种制度上的疏漏进行违法的财务活动,获取私利。这样,财务保障经费的使用效益便大大降低,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目前,我军财务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是很高,而高素质的财务队伍是实施强有力的财务保障的关键。因此,如何适应突发事件的要求,培养一支能够灵活应变突发事件的财务保障队伍,便显得尤为迫切。

2 提升突发事件财务保障能力的对策

2.1 建立新的突发事件财务保障方式

(1)基地保障与伴随保障相结合。基地保障与伴随保障的区别是相对的、可变的。往往基地保障中包含着伴随保障,伴随保障中包含着基地保障。在确定的意义上,基地保障与伴随保障作为两种对立的保障方式,各有优长,应根据部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在较大规模、较长时间的突发事件中,财务保障往往需要基地保障与伴随保障相互结合,取长补短,共同完成。

(2)逐级保障与越级保障相结合。越级保障是指突破参与“处突”行动部队的建制、超越某些层次而实施的保障。在参与“处突”行动的部队多、隶属关系复杂、保障序列多头、需要统一协调时,往往采取越级保障。而逐级保障与越级保障各有优长,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3)自我保障与委托保障相结合。自我保障是指部队在遂行“处突”任务时,由本部队自身实施的保障。自我保障难以完全满足在跨区、异地执行任务的部队的经费需求。委托保障,是指部队跨区、异地执行“处突”任务时委托其他单位就近实施的保障。一般说来,部队遂行任务跨越的区域越大,持续的时间越长,往往越要较多地实施委托保障。自我保障和委托保障各有自己的优长。通常情况下,当部队自身有能力实施保障时,应实施自我保障;当部队跨区行动,异地作战,自我保障不便时,應及时地实施委托保障。

2.2 建立突发事件财务保障应急处理机制

(1)建立健全突发事件财务保障法规体系。当前最重要的是建立一整套适于在突发事件情况下进行操作的财务保障制度。具体有:经费供应与领报制度、现金管理制度、经费审批制度、经费结算制度、会计核算制度、审计监督制度等。同时,要制定财务标准,建立健全全军和武警部队财务法规体系和财务工作有关职责、程序等规章制度,保证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要抓紧制定各项财务业务管理规定,加快建立门类齐全、科学合理、简便易行、公开透明、相互协调的财务法规体系。

(2)建立处置突发事件的财务保障预案。财务保障预案要做到三个明确:一是明确保障人员及任务区分。要依据财务部门人员编制,进行合理的分工。二是明确现金携带数量及方法。科学预测部队处置突发事件所需经费数额,及时掌握“处突”经费供应标准和人员、装备实力,确定现金携带数量。三是明确经费供应方法。要根据预想的情况,明确经费筹措划拨的方式以及实施各种保障的手段和要求。①

(3)建立模块化的财务保障力量。在突发事件的随机性及不规律性的制约下,构建若干能够独立执行保障任务,有可互相联系、组合的保障单元,达到根据被保障部队的规模和执行任务的能力所决定的保障要求,成立一些独立的财务保障小组,按照优化组合的原则进行财务保障。

(4)建立突发事件军民财务保障网络。以部队战时财务保障机构为基础,积极和地方力量相结合。联合军地财务保障网络,加快财务保障准备时限,提高财务保障效益,确保部队在突发事件中的作战能力。在执行任务时,积极依托地方银行网络实施保障,建立军民联网的应急财务保障系统。②

(5)建立处置突发事件的应急基金。这项基金可以分为战略、战役、战术三个等级,以应对不同性质和规模的突发事件。各级基金的使用必须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平时作好资金储备,一旦需要时可以及时使用这部分资金,充分保障部队在执行任务前期的经费使用,确实保障好部队的行动,提高部队处置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2.3 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突发事件财务保障的效率

利用已经成熟的现代化手段,通过实现信息处理自动化、信息管理系统化、信息传递网络化,及时了解部队的供应情况、资金需求以及各部队的资金储备量等情况,实现经费管理、控制、供应等职能的一体化。应用电子货币可以提高部队在处置突发事件中资金的使用效率,减少了现钞的使用,严密了资金结算程序,规范了资金管理活动,增强了资金流动的监控。

2.4 加强突发事件财务保障的全面监督

一是对经费的执行标准进行监督。凡是标准经费,都应按照标准严格执行;對于没有标准的经费或者在特殊情况下,需要加大经费标准的,应严格按照一定的程序操作,不得随意改变经费的标准。二是监督经费的审批报销。在处置突发事件过程中,经费的审批报销要严格落实有关手续,监督人员应对重点保障的经费的审批报销程序进行重点监督。三是对经费和物资的筹供实施监督。经费和物资的筹集以及供应情况,都要及时进行登记并记账。监督人员要经常进行检查,看其账款、财物是否相符。四是监督经费的清理结算。在完成“处突”任务后,大量的经费需要进行清理结算,其中有些经费之间的关系相当复杂。财务监督部门此时要独立、客观地对其实施监督,确保经费的清理结算依相关的制度规定进行。

2.5 培养一支能应变突发事件的高素质财务队伍

一是注重提高财务人员的思想素质,树立“平时为战时”常备不懈的战备思想。二是注重培养财务人员的基本素质。通过培训、自学及进修等途径培养一批懂业务、会管理、具备超前意识的财务人员。三是加强针对性财务保障训练,提高突发事件情况下的财务保障水平。

注释

① 刘广群,陈德雷.“处突”财务保障应把握的四个环节[J].武警后勤,2003增刊.

② 郭全有,马明哲.论突发事件财务保障机制的构建[J].军队财务,2004(2).

猜你喜欢
突发事件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幽默是一种能力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人大建设(2018年6期)2018-08-16 07:23:10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努力拓展无人机飞行能力
无人机(2017年10期)2017-07-06 03:04:36
县级电视台如何做好突发事件的报道
新闻传播(2016年19期)2016-07-19 10:12:08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
文史春秋(2016年8期)2016-02-28 17:41:32
抄能力
突发事件
小说月刊(2014年10期)2014-04-23 08:5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