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伟然
【摘 要】本文从化学实验的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提出了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一些做法,以期适应新课程理念。
【关键词】化学实验 演示实验 学生实验 意义
在实验教学中如何将教学过程设计成为一个愉快学习的过程,使学生通过观察绚丽多彩的化学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化学奥秘,发展智慧和创造能力,对稳定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提高教学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从化学实验的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化学实验的形式
化学实验主要有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两种形式。
演示实验
是让学生获取新知识为目的而由教师亲自进行的实验。做好演示实验是搞好实验教学和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基础,它是师生之间的一种互动教学活动,通过教师讲解、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和验证理论上有关的化学知识。演示实验必须做到操作简便,现象明显,具有较强的直观性与示范性,如何做好演示实验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①明确演示实验目的,搞清实验要解决的问题、操作的要领、实验的现象、注意的事项以及如何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等,如果实验目的不明确上述就会在课堂演示实验教学中造成重点不突出、难点不明确,学生把实验当魔术,凭兴趣凑热闹,其结果收效甚微或一无所获。
②坚持亲自准备实验,提前试做实验,严格演示实验操作,教师的演示操作是学生学习、模仿的榜样,演示中教师必须操作规范、步骤正确,药品取用、试剂滴加、仪器放置合理得当,切忌草率操作。
③对实验现象差、成功率低的实验,寻找突破口,进行实验改进,增强实验直观性。
学生实验分验证性实验和探索性实验两种。验证性实验有巩固学生书本知识和训练操作技能的作用,它是以书本上学生已知的实验为主,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探索性实验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实验前学生不知道实验的现象和结果,这就要求他们认真、正确地操作,仔细敏捷地观察,忠诚老实地记录。谁不认真谁就不能获得正确的结论,这有利于培养他们科学实验的基本品格。探索性实验还有利于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化学实验的现象总是多方面的,而这些复杂的现象又是人们认识物质变化的向导。探索性实验不仅要求有一定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还要求把观察实验的过程和抽象思维的过程结合起来,要求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方法,通过宏观现象,认识到微观世界的本质变化,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高度。
进行学生实验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①制订明确可行的教学目标(认知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目标确定后,师生双方要围绕目标,完成教与学的任务深刻理解化学基本理论的实验基础,化学学科中,任何理论(或假设)的提出、发展和完善,都有一定的实验事实作根据,这是人类在自然科学中发现真理、认识真理的过程。要让学生明白:化学家就是这样去认识化学世界的。
②熟练掌握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单质、化合物的制备原理和方法,化学实验是证实物质是否具有某种性质的唯一手段。中学阶段的大部分化学实验都是定性实验,这些实验虽然简单,但确实可以培养学生透过实验现象(或实验数据)看清反应实质,进而推断物质的微观组成、结构与实验结果的相互关系。
③掌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首先,教师对实验内容要反复实验,掌握与实验成功有关的条件和关键,同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拟订出上课时向学生交待的实验注意事项,做好巡回指导计划,准备好仪器、药品和器材,并将其放置有序。另外,要让学生事先预习,熟悉常见仪器的规格、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对整个实验过程做到心中有数,为能独立地进行实验打好基础。其次,要加强课堂上的组织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控实验进程,坚持重点深入与普遍照顾相结合的方式巡视指导。
④实验结束,一定要做好小结。通过实验小结,指出问题所在,事实证明,有的学生虽然学习基础较差,但动手能力很强,化学实验做得很好。我们要及时发现这些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表扬,这样,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他们的学习热情就会倍增。
二、化学实验的意义
化学实验是最直观的教学手段,是模拟人类认识事物的实践过程,符合人类认识客观事物的自然规律,因而最大限度地利用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最成功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则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它具有以下意义。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学习兴趣是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的意识倾向,能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钻研问题,开阔眼界,它也是一个人走向成才之路的一种高效能的催化剂。可以说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化学教学要挖掘教学内容与材料、能源、环保、生命、农业等科学的联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在科学技术和物质生产高度发展的今天,必须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化学的情感和努力学习的动机。
设计趣味实验,激发学习兴趣。化学趣味实验能以简单的操作,鲜明的现象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吸引力。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趣味实验,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趣味实验的设计常有以下两种途径:(1)简化或重组演示实验,如将氨气与氯化氢的化合反应改为“空瓶生烟”;将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改为“变色喷泉”。(2)根据教学需要增加趣味实验。如介绍浓硫酸的脱水性时增加“黑色面包”实验;在铁盐的教学中增加“自制墨水”实验等等。
学生强烈的成就动机,浓厚的兴趣,热烈的情感所形成的非智力心理优势,会使智力上的某些欠缺得到一定程度的弥补,使智力发展达到更高水平。在诸多非智力因素中兴趣是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化学实验能同时以声、光、色等多种渠道,大容量地提供生动的信息,易于激發学生的学习兴趣,由兴趣而产生探究的欲望。
掌握学习方法和参与活动的能力。虽然化学实验生动有趣,但化学原理和计算却显得枯燥乏味。为了巩固化学实验培养起来的学习兴趣,采用新颖有趣的教法,不但能引起学生的兴奋感和愉快感,而且在这种气氛下学生能牢固地掌握知识。
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善于思考才善于学习。在教学中要促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遇到问题要能想、会想、多想、善想,甚至大胆地去猜想。为了启发学生的思考,应为学生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如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设问;紧紧围绕教学内容,抓住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节点、疑难点设问;对较难或较综合的问题,用按认知层次分化知识点的方法,由易到难步步深入地发问;对学生错误或不全面答案进行反问,不断加大问题的思考力度等等。
化学实验的设计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探索、创造的过程,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层次较高,而中学生的思维活动还处于从经验型向抽象型过渡的阶段,这就要求教师设法加速这一转化,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尽快趋于成熟,尽早地具备辩证思维的能力,同时培养出较好的思维品质。教师必须开拓学生的思路,想方设法把教材中的验证性实验变为探究性实验,让学生们边做、边看、边想,再经过分析、归纳和总结,促使他们在深切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化学反应本质。
坚定学生的信心和意志,增强学生求是态度。通过生动活泼的化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但这种兴趣还不够稳定,一旦遇到学习上的困难便容易丧失信心。为了全面提高化学教学质量,一方面要通过学科渗透德育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如通过介绍科学家的故事,使他们懂得“只有努力不懈,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另一方面教师还要在课堂教学上狠下功夫。
综上所述,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能力,首先是要提供生动、鲜明、真实的实验,刺激学生感官,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其次是提供典型、系列的实验,促进学生想象、思维、记忆、迁移。最后设计出新颖、科学的实验,在培养学生感知的基础上,使他们不断学习、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