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雅芬
【摘要】《范进中举》是清代吴敬梓写的一篇杰出的短篇讽刺小说。小说没有采用传统小说的传奇笔法,运用写实方法,淡化情节,不靠激烈的矛盾冲突来刻画人物,而是在平淡的叙述中,通过精心的白描式的细节描写和生动准确的语言来达到讽刺的目的,展现出作者非凡的艺术功力,使作品的艺术魅力经久不衰。
【关键词】《范进中举》 细节描写 语言生动 写作意义 艺术魅力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1-0045-02
《范进中举》主要描写了范进从20岁开始应试,却屡试不中,终于在54岁时中了举人,而他自己却由于过度欢喜而发了疯。在醒来后,他的岳父、众邻居和同县的张乡绅更是纷纷巴结奉承。吴敬梓通过对范进中举这件事的描述,表现了他对封建科举制度的不满和讽刺,以及对那些拼命想通过科举考试成为统治阶级一员的封建文人的怜悯与讥讽。作者通过精心的细节描写和生动准确的语言来达到讽刺的目的,展现出作者非凡的艺术功力,使作品的艺术魅力经久不衰。
一、细节描写艺术化
《范进中举》篇幅不长,然而出色的细节描写把当时社会上的众多人情世态和见惯不惯的现象进行概括,就具有了绝妙的讽刺效果,体现作者无与伦比的语言表现力。
(一)对胡屠夫的细节描写
范进中举前,胡屠户离开范家是“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离开的。这里有两个细节“横披”和“腆着”。“横披”说明衣裳是罩在上身,露在外面的是两个手臂;“腆着”说明他当时挺着肚子,吃得称心如意;范进中举后,胡屠户却是“低着头,脸上笑迷迷的”走出范进家的。前后截然不同的细节刻画,体现了胡屠户的市侩心理,揭露了他的前倨后恭、欺贫爱富的性格,有着强烈的讽刺效果。
当范进把银子递与胡屠夫时,胡屠户把银子紧紧“攥”在手里,却把拳头“舒”过来,一边还装作推让。女婿话还没说完,就赶忙把拳头“缩”回来,往腰里“揣”。一个“攥”字把胡屠户那种贪婪、见钱眼开的丑恶面目生动地描绘了出来,“把拳头舒过来”和他说的一番话,又表现了他是多么的虚情假意!当听到范进说“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时,“缩”和“揣”是他的动作反应,速度之快,就好像范进真的会把银子讨回一样。这里“攥”“舒”“缩”“揣”四字的细节描写,用词精妙准确,把一个贪婪又虚伪的市侩形象,惟妙惟肖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二)对范进的细节描写
范进发疯时“看了一遍,又念一遍”,心想自己真的“中了”,竟高兴得发疯了,拍手大笑,满街疯跑,弄得头发都散了,两手黄泥,一身的水,口里狂念:“噫! 好了!我中了!”吴敬梓以详尽笔调,突出写了范进当时三次拍手和四次笑,描写了他中举后的各种癫狂丑态,揭露出范进对功名的追求是如此疯狂。这些细节刻画让读者在掩面而笑的同时,能深层次地认识到在封建科举制度统治下读书人的可怜可悲,认识到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
二、语言生动讽刺化
作者善于从生活中提炼语言,特别是人物说的话和对人物动作的描写,是那么的生动准确,从而突出了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体现了吴敬梓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之强,增强了文章的讽刺效果。
(一)语言描写的生动性
如文中胡屠夫所说、所骂、所训斥、所谄媚之话,占了很大篇幅,用他自己的语言,使这个典型的市侩形象跃然纸上,让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范进考中前,被他骂作“现世宝”“没用的人”;范进因参加乡试无路费向他借时,又被他大骂一顿,说范进长得“尖嘴猴腮”,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中举做官是痴心妄想。女婿中举后,他态度来了个大转变,称范进“贤婿”“老爷”,当众夸范进“才学高,品貌好”,是“天上的文曲星”,极尽阿谀巴结之能事。
又如:范进发疯时的话语是“噫!好了!我中了!”在文中重复出现三次。对这三句话细细琢磨,仔细品味,发现是如此地耐人寻味。 三句都用感叹号,一句一叹,写尽了范进中举时极度兴奋之情。
先看“噫!”一字一叹号,能想象出范进在得知中了举人消息时的复杂心情:怀疑、狂喜,他在街上听到邻居的报传时根本不信就是证明,也难怪,他考了二十多次都不中;然后面对众乡邻及报录人又不能不信,但仍持怀疑态度;当最终确认是事实时,千言万语汇聚成一个字“噫!”这一字胜似千万句话,也从中看出了作者用词之精妙之生动!
再看“好了!”两字一叹号。“好”在哪儿?从此告别贫困生活,荣华富贵将随之而来“好了!”乃是范进大半生苦苦追求,也是当时读书人终生奋斗目标的高度概括。
末一句,“我中了!”是“好了!”的根本原因。先前贫困潦倒生活的改变都取决于此,这也是几千年读书人苦苦奋斗的目的。范进因中举而疯了的情节虽用的是夸张写法,但极富真实性。中举发疯在当时的读书人中并非偶然现象,是真实可信的。从报录人传授的治病妙方能够看出这种病是高中之人的“通病”,从中可看出当时读书人的可悲可怜,更能深刻揭露封建教育制度的罪恶及其对读书人的毒害。
(二)动作描写的生动性
范进想去乡试,因无路费,就去同岳父商量,没想到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一个“啐”字把胡屠夫的凶恶模样刻画得入木三分,读者从这个动词中能看出胡屠夫对女婿的鄙视程度已到達顶点。
范进中举发疯被打醒后,他走在前面,屠户和邻居跟在后头。“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低着头”的形体动作,显示了胡屠夫在中了举人的范进面前是如此卑微怯弱。“一路、扯、几十回”可看出他对女婿极尽巴结讨好,大大增强了小说的讽刺效果。
三、写作意义深刻化
范进是小说中的一个核心人物,作者通过他揭示了封建社会官场的黑暗,让人过目难忘。他是一个懦弱猥琐、甘受屈辱、自卑自贱,渴望功名利禄的穷书生。他将自己的大半辈子全耗在科举考试上,把取得功名利禄作为人生唯一的追求目标,三十多年屡试不中,也不想去从事劳动来养活家人,其灵魂彻底被科举腐蚀侵害了。中举后,他与张乡绅称兄道弟,可见他已成了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员,日后定会像《孔乙己》里的丁举人那样“吃人”。小说主要用对比手法写他中举前后的巨大变化,揭露了科举制度对读书人心灵的扭曲。
范进是封建社会众多追求功名的读书人的典型。他大半生穷困不堪,十几年来,猪油也未曾吃过两三回,到城里乡试回家,母亲妻子已饿了两三天;到54岁考中前,卑微的地位,使他处处受人鄙视,岳父能随意辱骂他。而面对屠户的训骂,他竟然“唯唯连声”。在这种情况下,他仍瞒着屠夫去赴试,更体现出他对功名的热衷。
文章并不只写范进来揭示写作目的,还通过胡屠夫和众邻居对范进中举前后的不同态度,从侧面反映科举制度对他们这样的处在社会底层的老百姓也是毒害很深,范进中举前岳父对他想骂就骂,不敢回一句嘴,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也没有一个邻居来接济,中举后岳父对他是不断恭维,众邻居则拿来了鸡蛋、白酒、米、鸡, 寻常百姓的趋炎附势一览无遗。小说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对老百姓心灵的扭曲,作者把批判的锋芒对准了整个封建社会。
在本文中对《范进中举》的艺术特色从写作手法、语言特色和写作意义三方面进行解读,深深体会到作者对黑暗的社会和罪恶的科举制度的痛恨,也对读书人不顾一切疯狂追求功名的嘲讽。所以《范进中举》对现世有着极大的教育意义,吴敬梓那深刻而独到奇特的艺术手法,在今天看来仍然具备超凡的艺术魅力,是值得后人学习与借鉴的。
参考文献:
[1]陈洪,张峰乾.中国古代文学史(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语文教学参考书(八年级下册)[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