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静文 王梦宇 周泽锋 邓杨禹 满媛
【摘要】本调查旨在通过对重庆地区高校的现场调研以及媒体对新闻人才招聘情况的统计和分析,结合对媒体从业人员及在校学生的访谈,探索高校新闻人才培养的现状以及媒体行业对新闻人才的要求标准。通过对比两者,得出了高校对新闻人才培养实践实验投入较少与行业对工作经验要求较高之间存在较大差距、高校新闻教育专业课程同质化通识教育普遍缺乏、行业重视新闻人才的综合能力素质特别是沟通和合作能力等研究结论,并且针对其中的问题从课程设置、资源整合的角度提出了相关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新闻人才 课程设置 人才培养 资源整合
【基金项目】本文系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重庆地区新闻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调查”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1-0008-02
一、研究背景与方法
上世纪90年代后,我国新闻教育蓬勃发展,高校新闻教学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此时,位于我国西部地区的直辖市重庆市,一批高校陆续开办新闻学专业,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专业设置也由最初的单一培养传统媒体所需人才向多元化发展,形成了新闻、广播电视、广告、传播等综合性、多层次的新闻学教育体系。
然而随着西部地区的进一步开放和全媒体时代的到来,西部地区相对落后的教育理念和资金设备缺乏等问题不断出现,行业需求和人才培养的矛盾也不断加剧。本文希望通过对重庆市媒体行业和高校新闻学教育的调查,厘清重庆地区媒体行业对人才的要求,审视高校新闻学教育的发展情况,为之后的发展提供借鉴。
本研究试图从多个角度不同維度发现行业需求和人才培养的现状与问题。
对于新闻学本科教育的现状。一方面,采用文献研究,根据研究需要依据教育部高教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新闻传播类(学科代码:0503)所划分专业,对重庆市地区9所开设新闻学专业的高校的办学基本情况和培养方案进行分析;另一方面对本科在校生和2013届毕业生进行访谈,就他们在专业学习、实习实践和就业选择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
对于重庆地区媒体行业需求。本次研究一方面从重庆市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媒体中抽取了25个样本,查找到它们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发布的招聘信息共135条,并对这135条信息进行了编码;另一方面对重庆市媒体的从业人员填写进行了半结构化访谈,对30份访谈记录进行了整理。
二、研究结果
根据对重庆地区高校人才培养的办学基本情况、师资情况、课程设置、就业情况等方面的研究,以及对媒体行业需求趋势及用人标准的分析,形成了以下的研究结果:
(一)行业对工作经验的高要求与高校对实践实验低投入的矛盾
研究发现,媒体行业对于工作经验的要求严苛,招聘过程中存在硬性或软性的限制条件。相对应而言,实践实验教学环节则是高校教育的短板。
高校新闻教育在实践实验环节的低投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在师资配置方面,有相关从业经验的教师所占比例整体偏低,尽管没有研究能证实教师无从业经验对教学质量存在一定影响,但不可否认缺少实践经验的老师对培养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乏力的;其次,实践性课程安排明显不足,各高校的课程设置中,实践实验板块所修学分均占总比例的10%左右,不少学校的10%学分中还包括了入学教育、安全教育、军事训练等课程的学分,由此可见,同专业相关的实践锻炼对于新闻学这种对实践性、操作性有高要求的专业略显缺乏;最后,在实践实验设备的投入方面,媒体是传递和获取信息的中介物、渠道、载体或技术手段,在多媒体时代中,实现符号的高效快捷传输离不开对各种软件和设备的熟练操作,也离不开对操作的重复训练,传媒专业学生与设备器材“相识度”不高,也成为媒体行业认为学生实践能力不强的原因所在。
(二)行业人才专业背景开放影响高校既定培养目标发挥优势
研究发现,媒体对专业背景的要求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限定新闻专业的招聘信息比例非常低,超过半数的招聘信息不限专业。在对高校的研究中发现,不少高校已注意到单一性人才不能满足媒体行业目前的发展需要,并在培养模式中有意识的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研究所涉及的大学中,5所都结合自身优势发展特色新闻专业,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新闻专业毕业生能力的单一性,但是媒体对人才专业背景的开放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校这种培养目标的优势,例如:经济类专业毕业学生在金融知识和专业能力上肯定比财经新闻的学生强,若前者具有一定的文字功底,其在适应的媒体写作形式后自然比后者更有深度,即前者的潜力更大,后劲更足。
(三)高校课程设置无法满足行业对新闻人才专业能力需求
从对招聘信息的分析来看,目前媒体行业最看重的专业能力分别是文字写作能力,其次是新闻策划能力和软件操作能力,再次是新闻敏感度和媒介经营管理能力。根据对高校课程设置的分析,高校对学生的文字写作能力及新闻敏感度的培养体现在了多类课程中,如基础写作、新闻采访与写作等。但是同样为媒体较为看重的新闻策划能力、软件操作能力以及媒介经营管理等,高校的课程设置处于严重缺失甚至空白的状态。软件制作能力及新闻策划能力需经长期系统的训练习得,对该模块培养的缺失将直接导致学生就业后的操作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下降。
(四)媒体行业重视新闻人才综合能力
研究发现,媒体招聘信息通常对应聘人员的综合能力单独提出了要求,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位列前三。媒体从行业人员访谈汇总的结果同样显示,执行能力与创新能力是行业录用人才时十分看重的品质,其次是人际交往能力、接人待物的能力。事实上,这些综合素质、能力在各行各业中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要求,媒体作为收集信息与发布信息的平台,对从业者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因此高校以及学生个人应更加注重相关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五)高校学生媒体行业就业意愿和实际就业流向逐年降低
调查数据显示,高校学生媒体就业意愿在30%左右,而且近三年实际到媒体行业的比率下滑趋势明显。首先,这与传统媒体行业随着新媒体的发展逐渐收缩,而新兴媒体的行业规范与从业环境尚未有序建立的宏观背景有一定关联。其次,传统媒体行业岗位长期处于近饱和状态,高校毕业生无法进入到体系内也是多数同学选择放弃从事媒体行业的重要原因。最后,个人层面也存在一定的影响因素,如工作压力大、时间不固定、从事媒体行业相对辛苦等等。
实际上,高校培养出来的新闻人才进入到媒体行业的比例近十年来都是偏低的,更多的学生会选择进入企业或事业单位从事宣传、文案、文秘等类似工作。客观来讲,应该理性的看待这样的现象。然而针对这种趋势,高校新闻院系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中应如何做出调整,使其更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仍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三、思考与启示
国外媒体人才的培养领域中,美国高校一直走在先列,密苏里新闻学院便是其中之一。“密苏里模式”体现着密苏里新闻学院的办学思想,它的基本框架由课程体系、实践体系、支撑体系构成,这三大体系分别指授课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设计,学生锻炼实践能力的环境和平台,以及师资队伍、媒介资源、实验室、图书馆等人力和设备支撑。
首先,高校需要规范课程设置。高校的新闻学教育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果,但各种矛盾和问题也逐渐出现,许多高校都在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而应该改成什么样,高校自己也比较迷茫,于是出现了调查过程中一些高校的培养方案一年一大变,甚至有些高校不愿意拿出培养方案。同时培养方案所涉及的具体课程也缺少关联性和区分度,不同学院的不同专业之间的课程设置没有体现专业特点,同时也出现了甲校A专业同乙校B专业培养方案十分相近的情况,同专业课程连续性不高,不同专业课程区分度不够,培养目标模糊趋同。
其次,加强学生的实习实践。尽管高校针对业界反映的毕业生实践能力缺少已经做出了一定的改进,但是从培养方案和实际情况看,这种改进措施力度仍然不足。高校应该在课程设置、授课方式、考核形式等方面继续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也应注意处理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毕竟大学教育不是技术教育。
最后,强化教学的支撑体系。高校教科研经费不足是长期存在的问题,但是有能力开设新闻专业的学校必须要在师资、实验器材等方面加大投资,这不仅关系到学校的教育质量,也是对学生未来的投资。同时,学校也可以通过提高管理水平来缓解资源的不足,例如在师资问题上,可以改变对任课老师的衡量标准,对老师上课内容进行一定的监督,实践课的老师主要强调工作经验、业务能力和授课能力三者的结合,并且尽量避免老师理论体系了解不系统等问题。
事实上,高校新闻学教育已经意识到自己的問题和不足,并尝试进行改革,这个趋势应当保持。同时也应注意到,高校新闻学教育和媒体行业是唇齿相依的,任何事物之间都是存在一定的矛盾的,在对待毕业生能力和媒体需求这个问题上,不能仅仅要求高校做出努力,一味的迎合行业需求,高校本身作为独立的教学单位,是有自己的目标和理念的,单纯以就业来考核高校教育质量是显失公平的。媒体行业在对待这个问题时应该注意到,媒体本身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的特殊行业,不能单纯为追求经济效益,降低人力成本,用工作经验给毕业生制造高门槛,并且若是所有用人单位都不愿意为人才培养买单,那么之后就要为求才付出更大的成本。要想真正解决这些矛盾,需要行业、学校、学生的多方努力,例如校企合作,校内“联合培养”,跨学科合作等,都不失为有效的解决方式。
参考文献:
[1]韩建民. 财经院校新闻传播学类人才培养的发展、问题及路径[J].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 2009(03)
[2]王晓乐. 全国财经新闻专业本科教育调查报告[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0(12)
[3]卿志军.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教育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1)
[4]朱建飞,周立荣. 媒体与高校合作创新新闻人才培养模式[J]. 新闻实践. 2009(05)
[5]张立勤. 实现从学科培养模式到社会需要模式的转型——高校财经新闻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反思[J]. 新闻界.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