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海龙
[摘要]:素质教育改革的全面实施,极大推动了基础教育的发展,而课程改革与评价制度的改革则是素质教育能否获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性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 综合素质 评价
素质教育改革的全面实施,极大地推动了基础教育的发展,而课程改革与评价制度的改革则是素质教育改革能否获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性。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承担省级课题“小学语文评价体系的研究”过程中,就如何对小学生语文综合素质进行全面客观评价有了一些肤浅的认识,下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小学语文综合素质评价必须明确“三个功能”
一是要通过评价方式的改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的转变。在研究中,我们不难发现,积极性的评价对于学生改变学习态度,转变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有着重要的作用。当学生语文学习的某种学习方式被某种评价方式所肯定时,这种评价必将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并对学生的学习方式选择起到导向性的作用;当学生的一种学习态度被客观、公正、善意地评价时,就能够激发学生心灵的感悟和共鸣。因此,小学语文综合素质评价必须要立足学生的长远发展,努力成为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催化剂。
二是要通过评价方式的改变,促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和管理方式的转变。教学方式和管理方式是带有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性的。传统教学都把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看作可以分割为独立单元的活动。因此,教师教学方式自然也不会围绕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而展开。要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和管理方式的转变,必须要在制定小学生语文学习综合素质评价机制的时候,增加体现教师教学方式和管理方式转变的相关措施,只有将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紧密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相长,最终实现教师和学生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的目标。
三是要通过评价方式的改变,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愉悦情感体验。在实施语文综合素质评价的过程中,要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对其良好学习习惯养成和听、说、读、写等各种素质提高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使其产生“我能行”的自信心,形成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毅力,从而培养不断进取、决不低头的耐力和抗挫折能力,并为今后的发展产生持续性的影响。
二、小学语文综合素质评价必须把握“三个原则”
一是要坚持全面性。小学语文综合素质评价的体系的建立,不仅要着眼于小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同时也要重视小学生的成长过程和整体表现,实施动态、综合、全面的评价,既要反映学生在语文方面的综合素质能力,又要彰显学生个性、特长和发展潜能。这里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即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重视学生学习习惯、学习品质和学习潜能,关注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升;二是指所有学生都要得到发展。评价不是为了选优,而是为了促进每一位学生都要在原有的水平上有所发展,激励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实现最好的发展目标。
二是坚持导向性。综合素质评价担负着导向、反馈、鉴定、选拔、激励等多种功能,但其最基本、最重要的功能是导向功能。在构建小学语文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时,必须要坚持正确导向的原则。具体来说,就是说综合素质评价必须要把党和国家关于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宗旨贯穿始终,体现未来国家人才需要,从而为学生语文学习方向明确目标。
三是坚持发展性。实施小学生语文综合素质评价,其目的在于激励、引导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态度、正确的价值取向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因此,在评价体系制定和评价过程中,教师必须始终坚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有效发挥评价的激励、引导和发展功能,突出素质评价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综合素质评价不是用一把精确的尺子,去度量每一个孩子综合能力高低,而是要成为一把放大镜,努力找出小学生身上存在的微小优点和潜在优点,并使之闪光发亮,成为改进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发展的手段,决不能成为筛选淘汰或是评等定级的工具。
三、小学语文综合素质评价突出“三个环节”
一是评价主体要多元化。语文素质综合评价内容涵盖语文学习的多个方面,因此,语文教师不是唯一评判人,学生本人、同学、班主任、家长等都应该成为整个评价中的多元主体;要努力改变过去学生被动接受语文老师评判的状况,特别要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的制定过程,让学生在评价资料的收集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要让评价成为教师、学生、家长和多方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
二是评价过程动态化。综合素质评价不只是期末时的一个环节,它必须贯穿于学生整个发展过程,从学期初的初评定目标,到阶段小目标的确立与评价、期中的成长足迹展示和期末的最终形成等级,要定期反馈给学生,为其留下回顾和反思的空间,激励学生时刻保持自省、自律,避免学生只着眼阶段达标的短期效应现象,更立足于学生的长足发展,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三是评价结果立体化。评价结果的呈现应伴随着学生成长的整个过程。为了使评价具有可操作性,简单易行,阶段性评价可主要以直观的物化成果呈现,终结性评价则除了呈现等级评定、综合性评语,还应注意收集并保存表明学生发展状况的关键资料,应附有综合素质报告单、标志性成果记录卡和学科教师赠言,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发展变化轨迹,清晰把握学生在某个阶段的成长状况,直观看出学生发展的优势和不足,便于家长准确掌握学生各方面素质发展信息,更清晰地引导学生反思,明确下一阶段的发展目标,真正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总之,小学生语文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是一项大工程,它需要全体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反思和改进。只有形成了科学性、发展性、可操作的评价体系,才能实现确保新课程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参考文献:
[1]刘英伟.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之我见[J].课程教育研究,2014,(12).
[2]任春甜.小学生语文综合素质评价方法初探[J].文理导航,2011,(07).
[3]尚桂英.浅谈综合素质评价下的教师评价[J].学周刊,2011,(25).
[4]邢熠.《小学生素质评价手册》使用之我见[J].学苑教育,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