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永娟
【摘要】一堂课的效果如何,往往从学生的参与度和兴奋度就能看出。对于语文教学而言,情感教学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情感体验尤其重要。它既能激发学生产生想学爱学乐学的意愿,又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思考和感悟,最终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欣赏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成绩。
【关键词】教学 情感 体验 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2-0051-01
如今飞速发展的社会,物欲横流,拜金主义膨胀,很少有人再以“奉献”、“为公”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人人为己,已是理所当然。这就急需用榜样的力量来重塑人们心中的道德标杆,用鲜活的事例来净化人们被玷污的灵魂。而对于在校学生,尤其是还处在情感塑造期的中学生而言,语文无疑要担当重任。语文要发挥这一功用,就必须重视情感教学和情感体验。
重视语文课堂中情感教学的情感体验,就笔者来看,必须尽可能地做到以下几点:
一、摆正观念,重视情感体验
作为母语课程,语文课主要是通过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的。自然,语文课就要围绕情和意来展开教学。不难发现,只有让学生充分感悟了文本的情和意,才有可能展开对文本语言的进一步研究,启发学生了解文本是如何表情达意的,进而去感悟文本中那些承载情意的语言文字的魅力,从而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最终达到提升学生语文水平的目的。正如顾黄初老师所言:“归根结底还是要分析研究语言运用的范例,借以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来理解和表达的能力。”如果连语文教师自身都不重视,只是当作知识来处理,自然,学生就更不会注意和重视了。这样恶性循环,不仅学生情感上受不到熏陶,甚至连基本的教学目标也完成不了。李密的《陈情表》全文洋溢着感天动地的孝,本是一篇以情感人的佳作,能给学生一次精神洗礼和心灵滋养的机会。若教者只是单纯把它当成一篇文言文,囿于文言知识的串讲,那么,这是资源的严重浪费和对教学理念的曲解。因此,语文教师上课之前,就应对文本中的情感有充分的理解和感悟,并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在课堂中予以落实。
二、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无论语文教学理念如何定位,教师的主导作用是绝对不能贬低或削弱的。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尤需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社会阅历的相对缺乏,而教材选编的又大多反映的是成人的感悟和情感,中学生理解起来本来就有一定的难度。对于那些是某一历史特殊时期所独有的情感,他们要理解就更困难了。这时,需要教师一步一步地引导启发,对那些难度较大的,则要创设相似情境帮助学生去理解和感悟,使学生能用他们有限的情感阅历去消化文本中丰富而复杂的情感。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这篇散文抒写的是深深的思乡之情,而这种乡情主要是通过雨声的描写流淌而出的,作者借冷雨抒情,将自己身处台湾,不能回大陆团聚的思乡情绪娓娓倾诉出来。如果没有教师的适时和恰当的引导,经验和阅历都尚浅的学生是很难准确把握作者那深沉而含蓄的思乡之情的。所以,教师要授学生以“渔”,既要有渔具,还要有捕鱼的方法和技巧。当然,方法和技巧不能让学生只会僵硬地套用,否则,又回到了公式化的教学,教师的主导作用基本上就失去实效了。
三、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情感体验
从事一线教学工作的教师都会发现,有时不得不提及学生之前曾学过的人物或情节时,很多学生都会茫然:学过吗?我怎么没有印象?完全不记得了。固然,导致这一情况的原因有很多。但,这往往能说明学生在初学这一文章时,基本没有主动参与进来,没有积极调动自己的情感去体验,说白了,就是这一篇文章对他没有任何的触动,自然就没有印象了。笔者对此是深有体会。教师讲解很动情,而学生却无动于衷,这归根结底是学生没有参与进来,没有调动他们的情感。在讲《阿Q列传》的时候,若能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体验,想讲透阿Q身上典型反映出来的国民弱根性和鲁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情绪,又有多难呢?
可见,教者在讲授情感内容时单靠灌输、硬塞是不行的,就算绞尽脑汁,也往往是事倍功半。这个时候,则需要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已有的情感经验。他们只有亲身体验,参与重构情感,才有可能真正理解感悟情感并有所收获。只有当学生真正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时,他们才会更加投入地学习和思考。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融会贯通,以一通十,较准确地理解文本中丰富复杂的情感,才有能力去应对有关情感的各种题型。
四、善用各种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等的广泛运用为情感教学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辅助教学手段。情感体验的目的,归根结底是要使学生感动。也只有感动,才能受教益。教者在教学的时候就应尽量地传达出情感的感人之处。对于那些本不善于情感表达的教师更要充分利用多媒体了。一段对白、一首音乐、一个片断,一组照片,只要有助于学生理解文中情感的,都可以拿来用。这样,一个个单凭文字传载的情感就变得鲜活而立体,学生就如同亲身见证一般而印象深刻。这不仅能让学生充分理解情感,而且能净化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若在学习杜甫的《登高》时能在以《二泉映月》音乐的背景下,用低沉、苍凉的语调和缓慢的语速来朗诵,学生就在无形中被杜甫的那种悲凉凄怆感染,再来感悟诗人的情感,就容易得多了。而要领悟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美学特色,展现一组体现这种特色的画面往往能事半功倍。但也必须适度,如果过度依赖多媒体,反而会喧宾夺主,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总而言之,教者要高度重视情感体验。因为,这既能让课堂变得生动而精彩,又能使学生加深对文中情感的理解与把握;既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潜能,又能丰富他们的情感阅历;既能帮助学生正确解答情感类题,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情操。
參考文献:
[1]叶利钊:《创造情境教好语文》《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10期
[2]张增华:《多媒体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年第22期
[3]李红艳:《浅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快乐阅读》2012年第07期
[4]翟朝云、曹明海:《论顾黄初语文教材观》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2002年12月27日,网址为:http://www.ruiwen.com/news/108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