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慧芳
摘要:如果能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到知识是如何产生的,那么学生将会对知识记得更牢,理解得更深刻。尤其是小学生,他们的认识能力和思维理解能力都处在最低级的阶段,因此在向小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让他们体验到知识的产生,就更为重要了。
关键词:体验;数学知识;产生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9-045-1
一、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意识
要想让学生能够体验到知识的产生过程,首先必须要让学生有主动探究知识的意识,而不是机械地等待老师的传授。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公式”时,不能因为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学生很难想到,而直接把公式告诉给学生,这样只能让学生的思维产生惰性,不利于其思维的发展。而是要充分利用“圆是曲线围成的图形”这一与学生以前学过的图形都是由直线围成的这一最大的不同处,来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使其强烈地产生主动探索知识的意识。只有学生有了主动探究知识的意识,才能使他们有机会体验到知识的产生。
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的学习过程实质上就是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只有学生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他才能更好地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知识的产生。例如,这样一道判断题:如果两个圆柱体的侧面积相等,那么它们的体积也一定相等。好多学生会想也不想的就说这句话是对的。这时如果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圆柱体体积的太小,到底与什么有关系呢?学生很快就会意识到自己刚才判断错了,这样学生就自己发现了问题,从而能积极主动地探索问题的解法。而这一过程恰巧就是学生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
三、创设现实情境,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体验知识的产生
知识是来源于生活的,而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还很低,他们所感兴趣的是游戏活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创设良好的现实情境,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对小学生体验知识的产生有很大的帮助。
例如,在教学比例尺的应用时,可以让学生当个“小测量家”,到校园里进行实际的戡查、测量,然后整理数据,最后绘制出校园的平面图。在这个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到这样的一些数学知识:(1)东南西北等方向感;(2)比例尺的意义;(3)如何运用比例尺来画校园的平面图。
四、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
学生体验知识的产生是需要充分的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这是因为学生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才能感悟到数学的真谛,离开了思维空间、离开了学生的实践活动,学生就无从体验到知识的产生。因此要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在这个空间中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去体验知识的产生。例如在认识东、南、西、北等方面时,就可以安排以下的实践活动:
在操场上,师生一起辨认东、南、西、北。
1.看一看东、南、西、北四方方向各有什么。
2.把看到的物体,建筑物记录下来。
3.根据自己的记录完成右图。
4.把图贴在黑板上,互相看看有什么不同?
这个实践活动可以很深刻地让学生感知方向感,从而将抽象的书本知识转换成学生真正的生活体验。这样学生就能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积极与他人合作交流
数学的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探索、推理、判断,学生往往要与他人合作才能解决某一问题,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往往能让学生更充分地体验知识的产生。
例如:苏教版(新课标)第五册的《数学评价手册》有这样一道题:
摆一个正方形需要4根小棒。
1.按照图中的方式,摆2个正方形需要()根小棒,摆3个正方形需要()根小棒。
2.摆10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根小棒。
3.搭100个这样的正方形呢?你是怎样得到的?
……
这道题对学生的数学能力要求较高,它要求学生先通过图形找到正方形排列的规律,然后还要让学生运用自己刚才找到的规律解决问题。这道题若是给学生单独完成,学生刚开始会感到有些困难,因此这道题就要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这样学生就能够在讨论的过程中,就容易打开思维,共同把这个问题解决。
六、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科学,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当中去,以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这样学生就能在应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很好地体验到数学知识的产生。例如在教学完利息的计算方法后,可以让学生到银行去存钱,亲身体验存钱的过程;选择适当的存款方式,如何填写存款单,如何计算利息等等。这样学生就能在存钱的过程中,体会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深刻地体验到数学知识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