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爱丽 覃姣媚
【摘要】本文作者根据《新课程标准》中关于中年级作文教学的要求,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编写前要了解大纲,吃透教材;把握好各类等级例文的尺度;要有预见性和前瞻性;体现学生的心智特点;渗透各种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以及认真检查修改等五个方面论述了自己的观点和主张,供各位同仁参考,以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关键词】习作例文 编写 新课程标准 前瞻性 写作技巧 表达方式 修改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088-01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标准提倡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不拘形式地自由表达,指导学生“我手写我心,我手写我口”,让学生写出一篇篇文笔精美、构思新颖的作文,这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孜孜以求的结果。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作文教学的现状并不容乐观,很多学生对作文感到头疼,无所适从。不知道“为什么写,写什么,怎么写”。针对这种情况,我校启动了“如何提升小学生‘读评写作文能力的探究”课题研究。在这个课题研究中,学校组织各年级的语文老师,针对本年级教材的习作要求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每个单元编写三篇例文作为校本教材,这三篇例文分别为优秀、一般、较差三等作文。通过读—评—写这样一种作文指导模式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难题,给学生的习作起到了导航、排忧、解惑的作用。
通过这两年的探索研究,我们觉得在这个教学模式的运转中,习作例文的编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那么,如何编写好习作例文呢?下面我们来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编写前要了解大纲,吃透教材。
中年级是小学习作教学的关键时期,它有着“承上启下”的连接作用。三年级写作是作文教学的起步阶段,由过去的听话、写话过渡到写句成段、篇,他们经历着直观形象向抽象思维的过渡,具有较强的模仿性。因此,老师在编写例文前要认真阅读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了解大纲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还要认真阅读教材,吃透教材,理解教材。了解本次习作的内容和要求,知道本次习作的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
在完成这个环节的工作时,我们采用分工合作的方式完成,充分发挥集体和个人的力量。年级组长先把本册需要编写的例文分配给本组的老师,各负其责把自己负责编写的习作例文的内容和要求了解清楚,然后在年级组教研会上陈述,并把把握不准的地方提出来,和其他老师共同研究、讨论。等每一个单元的习作要求、重点、难点确定后才动笔编写。这样才能把握好习作的方向和中心。
二、把握好各类等级例文的尺度,要有预见性,要前赡学情。
在这次课题研究中,每个学期,我们老师每個单元都编写了优、中、差三篇例文。在编写过程中,要求每个老师要充分了解学生,所编写的例文既要有范文作用,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把握好各等级例文的尺度,不要写出大大超出学生能力水平的优秀文章。在编写一般、较差文章时,要有预见性,前赡学情。要预设学生在写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设计好瑕疵。使例文充分发挥其作用。
三、习作例文应与学生的语言水平一致,语言表达要体现学生的心智特点。
老师运用学生的语言动笔编写例文,反映学生的生活,写出学生的思想感情和童真,表现童心,充满童趣;用小学生的眼光看待和表达事物,反映小学生熟悉了解的事物;让学生听起来感到亲切自然,从而起到指导学生的作用。
为了让教师的习作例文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除了把握好文章中心外,在语言表达上也要能体现不同学段学生的心智特点。语言不能太过于“成人化”。太过于“成人化”的语言学生接受不了,会使学生觉得作文难写,对学生不但起不到帮助的作用,反而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如有些教师喜欢使用较长的句子,有的喜欢使用哲理性较深的语言来表述和描写,由这些句子组成的文章可能也是很好的文章,但作为例文来说,它不适合。因此教师在编写例文时要注意用学生的口吻,按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以学生身边的事物为典型材料来编写,让它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实际情感,使例文在作文教学中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四、习作例文要渗透各种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习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生活体验的心智活动。无论是语言文字的运用,还是对生活经历的观察,都有其普遍的规律可循,基本的方法可用。习作例文应该揭示这些规律和方法。
(1)渗透选材立意的方法
文章是要表达一个意思的,或抒发一种情感,或说明一个道理,或颂扬一种品质,或揭露一种丑恶……这个“意思”是文章的灵魂,它靠选择和剪辑恰当的典型材料“立”起来。选材立意是比较高的作文要求,也是小学生最不擅长的一项工作。因为要求高和不擅长,我们不能仅仅口头说要如何如何立意,如何如何选材了,说了也毫无意义。但是,作文是不能不立意不选材的。怎么办?优秀例文能收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教师在编写优秀例文时,要渗透选材立意的方法,让学生在品读例文时体会到选材立意的方法和技巧。
(2)渗透布局谋篇的方法
文章如何开头、结尾,如何过渡、照应,如何安排详略和先后,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写作文时,布局精当了,材料才能灵动起来,文章的主题才会鲜明。因此,在编写优秀例文中也要渗透布局谋篇的方法。
(3)渗透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
具体形象的记叙、细致生动的描写、入木三分的议论、情不自禁的抒情,都要用丰富、准确的语言来实现。习作例文要向学生揭示诸如排比、比喻、拟人、夸张、反问、反复等语言现象及其表达效果。
比如,描写美丽的花坛,我们可以在编写例文时,揭示用分类的方法、排比的句式、四字短语等语言形式概述花坛里花儿的多和美;用比喻、拟人的方法具体描绘花儿的形状,展示作品的感人力量。
五、要认真检查修改。
编写完以后,要认真检查修改。特别是对优秀例文,大到选择材料、布局谋篇,小到字、词、句、标点符号都要认真检查、斟酌、修改。必要时还要重新编写。力争没有出现瑕疵,使之成为学生的范文,发挥其导航作用。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检查修改例文时,可采用个人、集体形式交叉进行。先个人检查、修改,再在小组内集体检查、斟酌、修改,集思广益,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
总之,在编写例文时,编者要了解大纲,吃透教材,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用学生的思维来思考,用学生的语言来书写,编写出贴近学生的习作例文。让习作例文成为学生的拐杖,对学生学习作文起到示范作用,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的习作。
参考文献:
[1]小学新课程标准
[2]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大纲
[3]吉林省教育论坛发表的《尝试写下水文进行语文写作教学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