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网络听力课程改革视角

2014-04-29 16:21潘晓军
疯狂英语·教师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课程改革

摘 要:实践证明,网络听力教学是传统听力教学的有效延伸与补充,具有传统听力教学不可比拟的优势,是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这也为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一条全新的出路。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传统听力;网络听力;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4)05-0102-4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4.02.027

为提升大学生未来职业发展能力,促进他们英语技能专业发展,部分高校在大学二年级相继开设了系列英语综合课程,但这意味着大学生的基础英语课堂学时明显减少。为保证大学英语教学质量,高校常将基础英语听力课改为网络听力教学,这对拓展学生英语知识、提升英语能力起到了很好的延伸和补充作用。网络听力课堂不仅可以节省教师的面授时间,而且能让学生在网络监控的模式下依托网上丰富的学习资源完成听力练习,但是随着网络听力的普及,需要对教师进行系统而专业的培训,尤其是年龄较大的教师需要适应。本文拟对网络听力教学的模式以及效果进行实验研究和调查,证实网络听力课堂的有效性,这无疑也为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指明了一条出路。

1 . 传统听力教学的现状

广东工业大学是广东省属重点高校,自2004年起,每年本科招生规模基本为1万人。由于我校大学英语教师有限,大学英语课为大班教学,听力课在传统语音室施教,占课时总量的25%。

传统语音听力教学中,学生可以更为细致地掌握听力技巧,在老师的带领下掌握听力的难点和重点。听力材料中的文化知识点较多,学生往往不能理解全面或只是获得形象记忆,为此教师可以对文化知识的难点和重点部分进行详尽解释。听力课堂有小组对话,可以指定和随机对话,全班同学能够参与并且清晰地听到同学的对话内容,随时可以进行评论。面授辅导是对上机学习内容的巩固和应用检测,辅导的形式也能够尽量多样化,如情景对话、角色扮演、英文短剧、做游戏、看图说话等,这些活动让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对不同的听力材料,不同教师有不同的组织方法,在听力过程中穿插同学们的口语交流,能够激发学生对听力材料的情感反应。在语言学习策略中,学习效果非常明显。

然而,传统听力课时每两周只有2课时,这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听说读写译的培养目标,以及听力在四、六级考试中的比重为30%相比,是远远不够的。广东工业大学英语听力采取的是大班教学,100个学生的口语练习无法铺开;由于上课时间受限,不能有效地监控学生是否在听播放材料,也不能很好地监督和评估学生的听力量和听力效果,学生没有听懂的部分也不能根据自己的水平重复练习。

2 . 广东工业大学的听力教学改革

广东工业大学使用了外研社网络听力系统,并进行了全校性的试点听力教学改革。学生每个学期16节课时的听力有10节通过网络学习系统自主完成,6节课为教师面授。学校对教师召开了教学改革动员大会,然后聘请外研社的技术人员对教师进行了听力培训,并有专门的教师进行后台管理。从2013~2014学年起,在机电工程和轻工化工两个学院的2012级本科生A、B班级中试点实施。A级学生使用“新视野大学英语网络教学平台”(http://222.200.98.214),B级学生使用“新理念大学英语网络教学平台”(http://222.200.98.240/npels)。

教师培训后,网络管理员在网上激活实验班级的有效验证码。使用的教材是《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新标准大学英语综合教程》和《新标准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各个实验班给学生设定的学习任务由教师自定,教师的设定可以个性化。

教师A给轻化12(1)学生设定的网上學习任务是完成新视野第三册5~10单元的客观题,主观题根据个体水平来做。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学前面的单元,但是总量必须完成6个单元;学习能力好的可以从第四册学起,也可以完成第三册后接着做第四册。同时还导入了其他两个班级,物理英语1班和环境英语1班,任务设定相同,只是环境班可以在网络课室完成听力。学生通过网络可以进行精读教材和听力教材的学习,也可以进行网上口语录音。教师可以通过试题库出题,内容非常丰富全面。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网上听力系统储存了学生的各种学习记录,包括考勤、附加分、测试,以及课程学习记录(由教师设定比重),全班学生教科书学习记录,学生各个单元各个小题的成绩记录,个体学生的总体答题记录,学生上网时间记录,论坛讨论记录等等。

从轻化12(1)班新视野第三册5~10单元总评成绩数据可以看出,客观题及格率在60%左右,学生之间客观题成绩落差较大,学生基本完成任务,这与实验阶段系统容易中病毒、机器批改主观题时系统不稳定有关。从轻化12(1)班上网时间总体记录看出,尽管上网时电信网给学生学习造成困扰(校园网较为顺畅),但同学们还是比较用功的,有的学生达到了40多个小时。从轻化12(1)班学生石海洋各个上网时间详细记录可以看出,上网时间可以作为监督方式,避免学生临时抱佛脚,学生在什么时间上网,上网多久,记录一目了然。网络学习记录可以监督促进保证听力量,课余可以布置学生完成上课未完成的部分。水平不同的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单元学习,超额完成任务的学生可以另外增加网上活动。

教师B关于成绩的叙述是:新学期之初,学生被告知平时成绩核算中网络听力学习成绩为其中一个考量项目,学生被要求完成至少4个单元的听力训练(即《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第四册Unit 1至Unit 4),每单元均规定了必做项目与选做项目,必做项目计入平时成绩,有能力者可尝试更多单元。面授期间学生普遍反映该教程内容有一定难度,而且有鉴于该课程只处于试验阶段,因此,最终平时成绩核算中网络听力成绩并未以实际测试得分计入,而是以上网时间和成绩两项进行综合考量并适当整体提分。学生各单元成绩随单元递增而呈递减趋势,其中未能递交作业者呈递增趋势。Unit 5未要求必做,未完成者最多。各单元平均分均未达到及格线。原因之一是教材内容有一定难度,这在同一教师所教另外两个班中也有反映(这两个班未参加网络实验,听力课以面授形式在语音课室进行)。

教师B综合各个网络听力班级反映的主要问题是:学生反映电信网速度慢,容易卡住,用得比较痛苦。不少学生上网时间未达到应有听力训练时间,却已完成并递交了听力任务,课堂询问后学生反映由于网络不稳定、使用电信网等原因,时常出现缓冲时间长、掉网频繁等现象,不少学生选择先用光盘完成学习任务,然后再上网集中输入答案。由于该学习系统自身故障,教师无法设定每单元作业的最后上交期限,造成不少学生未按要求在教师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网上作业及测试,无法发挥系统应有的监督功能。听力课网络学习时间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时间安排上应贯穿整个学期,而不应像新学期的安排一样集中于某几个连续周(12~17周)。这种安排造成学生网络学习前松后紧,加上学期末考试课较多,不少学生在后期没有按时完成网上学习任务,面授与网络的时间应该合理穿插进行。在网络上做听力练习比较方便,但是学生自觉性不够。外研社的答案设置有些问题,尤其是短文听力填句子那里,一定要只字不差才算对。该模式如果作为平时课外训练比较支持,但是不能完全代替听力课。

经过教师讨论,如果学校能支持提供一个校园网的自主学习听力大厅,或者校园wifi,认为校园网的速度还是可以的。潜在的问题是,学生需要光盘的验证码才能注册学习,我们的学生已经实行自行购买书籍,可以借书也可以复印,那么这部分的学生必然就无法上网学习听力,除非要求一定要买。外研社的系统安装后就有病毒感染,一直没有完全解决。学生下载插件后病毒感染无法网上录音,这样就完成不了整个单元;如果设定通过门槛就无法进入下个单元的学习,如果不设定,老师监控的功能又会被减弱。由于外研社是免费提供的系统,只有一个技术员在广州,聯系多次,每次解决问题都要到学校,所以不能及时解决问题。总的来说,网上听力的顺利进行需要网速和系统两方面的基本保障,虽然在实验中有各种各样的小问题出现,但是作为课外的辅助学习方式依然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3 . 网络听力课程教学改革的成效

教师可以远程操控、网上布置任务,由此可以管理多个班级又不需要增加太多的工作量。任课教师还可以及时监督学生网络学习情况并了解每个人的进展程度。网络听力可以保证学生充足的语言输入量,这是符合语言学习规律的。学生只有在语言输入量充足的情况下,才有可能有效地习得。英语技能的听说读写译,听是放在第一位的。网络听力对学生学习时间的监控比较到位,具体到了日期、时间段,同时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可以监控到个体以及各个题目的效果,这是课堂听力教学所无法做到的,也是网络听力学习的一个强大的优势。网络听力可以进行成绩的自动生成,考核标准细致,有助于客观地形成过程性评估。网络听力可以照顾学生的水平差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多听几遍材料,选择开始学习的单元,以及在线学习网络资料库的听力材料,从而更加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学生愿意跟着学。学生问到的问题都是不同的,在集体的听力课室里,可以把具体的问题发送给教师或者在网上与同学进行讨论,这都是传统听力课堂无法做到的。通过网络听力学习,学生可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手段的创新精神,掌握一门自我提升的技巧,有利于将来的职业发展,并掌握终身教育的一种途径。未来学生以iPAD代替课本进入网络学习时代并非遥远的景象,有了网络学习系统,学生的听力课堂是移动的,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教师可以鉴于学生学习的个性差异,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充分体现个性化教学的特色与优势,将来甚至可以导入基于游戏的网络学习方式。

由于目前听力系统的不够完善,网络听力系统研发部门没能及时排除网络的故障,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网络听力教学的效度降低。听力对网络流量的要求又比较高,尤其是有几万学生进行网络学习,如果网络速度没有保障,将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激情。学校最好能配置一定容量的学习大厅,供有需要的学生使用,比如说贫困生。这需要学校行政部门给予强有力的支持。网络听力学习系统需要具备一定的学科性和创新性,网络学习系统的质量必须是经受得住学生和时代的考验。如果网络教学系统本身教学内容质量不过关,那么等于是教学的退步。学校采购教材必须以教材质量为本,坚决杜绝出版商推销而选用质量不过硬的系列教材。需要指出的是,教师的角色并不能被网络学习系统完全替代,没有教员的周密计划,网络教学听力系统也会流于枯燥,缺乏活力和效率。学生需要教师必要的指导以及论坛的讨论,或者是在线授课。

4 . 网络听力教学改革对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网络听力教学改革的实施,未能引起大学英语教师的足够重视,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由于个别高校对《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认识不深刻,甚至偏离改革的重要思想,从而把教学改革的重点仅仅放在课程设置上,忽视了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探索。另一方面,能熟练使用计算机的中老年教师很少,青年教师中能熟练使用计算机的比例也不是很高,因此一些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有畏惧心理。特别是有部分年岁较大的教师,担心先进的教学设备取代他们的教学,工作量受到影响,个人的收入会减少。也有部分青年教师为了个人的职称和学历,把精力放在读博、写科研论文上,对教学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

根据大学教师发展的整体规划,高端专业人才将被不断引进,学校会从长远发展考虑,不再增加大学英语教师的编制,将来大学英语教师的需求量会逐渐减少(潘晓军,2012),转型过程中大学英语教师就存在任务过多的问题。网络听力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路径,在转型期可以为大学英语教师减负。网络听力教学,由帮助老师演示知识、典型的内容为课件的以教为中心的教育资源向帮助学生建构知识、典型的内容为研究性学习专题的以学为中心的教育资源转变,是新型创新人才培育模式转变的需要,无疑为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出口。

总而言之,根据对实验班级教师和学生的调查,师生们比较认可网络听力教学的优势,可作为基础听力课未完成任务的有效补充,可以有质量地保证学生听力输入量和质量监督,自然是传统听力教学的有益补充。

参考文献

潘晓军. 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冲突与路径选择[ J ] .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 0 1 2 ( 1 0 ):1 4 - 1 6 .

赵美琪、余胜泉. 反思信息化教学课堂[ E B / O L ] . http://www.etc. edu.cn/academist/ysq/fansi.htm.

猜你喜欢
教师专业发展课程改革
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方式
技术支持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专家评价对大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影响的叙事探究
利用云录播搭建教师专业发展研修平台
微视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项目教学法在微电影制作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教育实习与教师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