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话语分析简述

2014-04-29 21:52黄娟
疯狂英语·教师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话语分析分析方法

黄娟

摘 要:有着六十多年发展历史的话语分析从之前的批评解构正向积极方向发展,积极话语分析以正面的思想来引导读者,正朝着和平语言学的远大目标努力,以创建一个美好的未来。本文从国内外积极话语分析研究概况,积极话语分析的理论支柱,积极话语分析的语料选择和分析方法三方面来对其进行简述。

关键词:话语分析;积极话语分析;理论支柱;语料选择;分析方法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4)05-0143-3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4.02.034

1 . 引言

话语分析至今已经有六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其发展分成三个阶段:萌芽阶段(1952~1970)、起步阶段(1970~1980)和兴盛阶段(1980~现在)。话语分析的主要任务为:(1)句子之间的语义联系;(2)语篇的衔接与连贯;(3)会话原则;(4)话语与语境之间的关系;(5)话语的语义结构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6)话语的体裁结构与社会文化传统之间的关系;(7)话语活动与思维模式之间的关系等(朱永生,2006)。

话语分析是人类对语言认识不断发展的结果,它体现了语言研究的多种过渡:从形式到功能;从静态到动态;从词、句分析到话语、篇章分析;从语言内部到语言外部;从单一领域到跨学科领域。

批评性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是当今学术界对话语研究的主要方向。批评性话语分析(CDA)通过分析语篇的语言特点和它们生成的社会历史背景来考察语言结构背后的意识形态意义,其最终目的是揭示语篇中隐含的意识形态和不平等的权力关系。批评性话语分析的不足在于过于侧重政治,重视批评,以消极的态度影响社会。

针对批评话语分析理论的种种不足,在伯明翰批评话语分析国际研讨会上(1999年),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J.R.Martin教授在其“Positive Discourse Analysis: Solidarity and Change”一文中首先提出了“積极话语分析(Positive Discourse Analysis,简称PDA)”这一全新的命题。他认为语言分析更应以积极的态度和视野去观察那些主张和平平等的“好新闻(good news)”,使批判性思考更多地朝着肯定的方向进行,以正面的思想来引导读者。

2 . 国内外积极话语分析研究概况

国外语言学家Kress(1996)十分主张把话语分析“从批评阅读、分析和消极的行为改变为建设性的行为”。Kress(2000)明确地指出,有必要对话语分析提出一个“新的目标,不是批评,而是设计”。Martin等人主张应采取不仅适用于自己和自己一方的人,而且适用于自己的对立方的积极友好的态度,通过这样的分析,朝着“和平语言学”的远大目标努力,最终建成一个“宽松,和解,共处”的人类社会,提倡积极话语分析和批评话语分析在理论上互补、解构和建构并存,既研究权利因素对话语的影响,更注重社团精神。奥德法兰克福欧洲大学的Felicitas Macgilchrist在“Positive Discourse analysis: Contesting Dominant Discourses by Reframing the Issues”一文中提出:随着批评话语分析的发展,新的话语分析方向(PDA)也产生了,并讨论了一些与消极话语相对应的积极话语方面所做的研究,以实例论述的方法阐释了如何与批评话语分析做相反趋势发展的策略。Martin & David Rose(2003)呼吁更多的积极话语分析(PDA)。

近几年国内研究也不少。复旦大学朱永生教授的讲座“积极话语分析:对批评话语分析的反驳与补充”从积极话语分析与批评话语分析的联系入手,探讨积极话语分析在哪些方面是对批评话语分析的反驳,有哪些创新,有哪些欠缺,从而使我们对积极性话语分析的贡献、不足和未来的走向有一个比较充分的认识。黄会健、冷占英等人在《话语分析的建设性转向——从批评话语分析到积极话语分析》一文中对批评话语分析理论和实践的特点作了简要评说,并根据Martin提出的积极话语分析理论,比较两者的优势,运用Habermas的交往行为理论的评价模式对积极话语分析的评价标准作出了适当的补充。

3 . 积极话语分析的理论支柱

积极话语分析的主要理论基础是评价理论。这一新词汇是在功能语言学在对人际意义的研究中发展起来的,它关注话语中可以协商的各种态度。评价理论是关于评价的,即话语中所协商的各种态度、所涉及的情感强度以及表明价值和联盟读者的各种方式(Martin)。评价理论探讨的是话语或话语主体表达、协商、自然化特定主体间的关系以及意识形态的意义资源。根据所评价的对象评价资源被分成三类:对事物价值的评价——鉴别;对人的性格和行为的评价——评判;对人的情感的表达——情感。近年来,评价理论被较多地应用于报刊话语、政治及历史话语分析之中,是一个行之有效的话语分析理论框架。

4 . 积极话语分析的语料选择和分析方法

4 . 1 语料选择

在语料选择方面,积极话语分析特别重视对“地域”的选择,即语篇所涉及的领域,积极话语分析关心社会冲突、外交、斡旋、谈判、会议和咨询等语篇。其中,最受重视的是那些政治性强、涉及重大社会问题的语篇。积极话语分析注意选用包含弱势群体声音的语篇,以防人们只通过新闻媒体等的报道听到统治者的一家之言。

在现实生活中,如天灾人祸等,我们不能总是怨天尤人,而应积极地寻求解决方法。因此积极话语分析与创建和谐社会是密切联系的,积极话语分析对创建和谐社会的意义非同小可。

另外,来自联合国新闻会议,国家新闻发布会等的语料,还有一些各国领导人竞选时的演说词更适合积极话语分析的语料,通过分析这些语料,研究他们是如何遣词造句来表明自己的立场、观点和态度,如何引导人们建立和谐友善的合作关系,为共同美好的世界而努力。

正面的新闻也可作为首选语料。通过分析这些好新闻来为新闻界提供一些积极新闻的写作参考。

4 . 2 分析方法

目前,积极话语分析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它的理论和方法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但评价理论是积极话语分析的主要方法,而且以词汇意义分析为主的评价理论只是积极话语分析可使用的理论资源之一。评价理论是以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语言学系语言学家J.R.Martin博士为首的语言学家创立的评价系统的理论框架。评价系统包括三大次系统:介入(Engagement),态度(Attitude)和级差(Graduation)。它们又分别次系统化:介入次系统化为自言(Monogloss)和借言(Heterogloss),态度次系统化为判断(Judgement)、情感(Affect)和鉴赏(Appreciation),级差次系统化为语势(Force)和聚焦(Focus)。其中态度系统是整个评价系统的核心,而情感系统又是整个态度系统的中心(王振华,2001)。其独特之处在于它更倾向于从词汇而非从语法角度来研究评价性话语。

另外,Habermas的交往行为理论的评价模式对积极话语分析的评价标准作出了适当的补充。它帮助消解这类问题诸如假话、反讽、幽默等。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Habermas的理论影响了批评话语分析的发起。他的交往行为理论也会对积极话语分析的發展和其评价标准起重要的补充作用。Habermas的交往行为的理论模式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较为全面评判话语框架。交往行为理论把哲学上讲的“真、善、美”体现在话语学的基本标准上,使人们在评价话语的方面有了依据。

再者,把我国古代“和为贵”思想引入积极话语分析也是很重要的。和为贵,出自《论语》:“礼之用,和为贵。”即礼的运用、礼的功用,以和为最重要,以和谐为目标。以和为贵不只是主观的愿望或态度,而要实际地处理事物内部相关的各个部分、各种成分、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对自然界而言,使万物各得其所就是要尊重和保持其自然状态。对社会人事而言,使万物各得其所则是要建立一种适合现实需要的秩序。因此在语篇分析或写作中,我们要想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考虑到“和为贵”思想,这样我们的出发点才会是最高境界的。

5 . 结语

由于积极话语分析评价态度友好、分析目标具有建构性,理念积极且与时俱进,因而更能推动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它已经开始引起我国国内语言研究学者的普遍重视。但我们应当看到,目前,积极话语分析的理论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对话语意义起重要作用的许多领域尚未涉及,如隐喻作用、抽象形象作用等(朱永生,2006),作为分析研究的一个新视角,它的理论和方法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Martin J. R. David Hose. Working with Discourse: Meaning Beyond the Clause[M]. London: Continuum, 2003.

Martin J. R. Positive discourse analysis: solidarity and change[J].英语研究,2 0 0 6 ( 4 ) .

戴炜华、高军. 批评语篇分析:理论评述和实例分析[ J ] . 外国语,2 0 0 2 ( 6 ) .

丁建新、廖益清. 批评话语分析述评[ J ] . 当代语言学,2 0 0 1 ( 4 ) .

黄国文. 语篇分析概要[ M ] .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 9 8 8 .

黄会健、冷占英、顾月秋. 话语分析的建设性转向[ J ] .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0 7 ( 1 ) .

唐晓群.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 J ] .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报,1 9 9 7 .

王振华. 评价系统及其运作——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新发展[ J ] . 外国语,2 0 0 1 ( 6 )

朱永生. 话语分析五十年:回顾与展望[ J ] . 外国语,2 0 0 3 ( 3 ) .

朱永生. 积极话语分析:对批评话语分析的反拨与补充[ J ] . 英语研究,2 0 0 6 ( 4 ) .

猜你喜欢
话语分析分析方法
基于EMD的MEMS陀螺仪随机漂移分析方法
一种应用等效平面的公差分析方法
一种角接触球轴承静特性分析方法
中国设立PSSA的可行性及其分析方法
多模态视角下外语教学研究
科技新闻报道中的共识制造:转基因议题的框架与话语分析
从话语分析理论看《暮色》中男主角参与的对话
新闻话语分析与意识形态
从《喜福会》看华裔家庭的文化困境
宣传网页的多模态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