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婧
摘 要: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做中学”的语言教学模式。本文介绍了任务型教学法的理念和理论依据,并从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入手,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阐述了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中的应用模式。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视听说课;任务设计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4)05-0052-3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4.02.012
1 . 引言
教育部2007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要求》明确指出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由此可见,学生的听说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也成为学生英语水平的主要衡量标准。因此,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转变大学英语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以语法为中心的PPP(Presentation-Practice-Production)教学法强调语言形式的准确性,然而,力求语法的准确性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强调以意义为中心的任务型教学法应运而生,并被广泛应用于英语课堂教学中。但是针对不同的授课内容和授课对象,任务型教学法也应有所不同,本文将研究大学英语听说课中任务型教学法的引入。
2 . 任务型教学法的理念和理论依据
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简称TBLT)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是在交际法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任务型教学法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它提倡“以学习者为中心”(learnercenteredness)、“在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的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任务型教学法认为语言教学实践就是“用语言完成任务”,“任务”就是一个活动,强调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充分体现让学生用英语去完成各种真实社会生活的任务,通过完成任务去习得语言。它要求学生为达到某个目标而使用语言,并且在使用的过程中把重点放在意义上,即如何利用英语作为交流的工具来完成任务。
任务型教学是以任务为中心的语言教学。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任务”这一概念进行了界定。Willis(1996:23)将“任务”看作是“学习者使用目的语以交流为目的,进而获得某一结果的语言活动”;Ellis(2003)认为“任务是那些主要以表达意义为目的的语言运用活动,语言教学中设计和使用任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而不是指那些不依赖于语言就能完成的任务”;Nunan(1989:10)将任务定义为“交际性任务”,主要是指课堂上学习者理解、处理、输出目的语或用目的语进行交流的各种学习活动。这些对于“任务”的不同定义都体现了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任务”的设计都要求遵循以使用目的语为原则,设计的活动都应具备真实性、互动性、交流性和多样性。
3 . 任务型教学法的主要模式
任务型教学法融合了交际法和二语习得的研究成果,不仅注重培养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能力,而且强调对语言形式及结构的指导,使学习者在语言使用的过程中能够自然习得目的语。目前,关于任务型教学法的研究主要有Willis,Nunan和Skehan提出的三种理论模式,其中Willis的模式因为操作性强而受到国际上的广泛关注。
英国语言学家Willis(1996)在她的专著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中提出了任务型教学的三个环节:
(1)前任务(Pre-task)
在任务型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呈现任务,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学习语言知识和训练语言技能,即任务驱动(task-driven)的过程,它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体现任务的真实性。
(2)任务环(Task-cycle)
即学生执行任务:各组学生准备如何向全班报告任务完成情况。再由学生报告任务完成情况,学生为完成具体的任务运用自己的思维主动地去习得语言知识。
(3)语言聚焦(Language focus)
该环节可分为语言分析活动和语言操练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新的语言知识,并通过一系列创造性活动来巩固语言知识并予以强化操练。
4 . 任务型教学法在视听说教学中的设计
大学英语视听说课教学是一个语言输入、语言内化和语言输出的认知过程。听是语言的输入,说是语言的输出,输入的语言知识需要输出来盘活(蔡基刚,2006)。由此可见,任务的设计、选择和组织在视听说课的教学中将起着关键作用,它直接影响着视听说课的教学效果。因此,将任务型教学法引入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这就需要教师将英语语言知识与具体的课堂实践任务充分结合起来,增强和训练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本文试图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中第三册第四单元The devil finds work for idle hands的教学内容为例,结合课堂教学实践,探究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视听说课中的应用。
(1)前任务阶段
在导入部分,通过播放一段视频材料让学生了解本单元的主题是找工作,尤其是在面试中如何获得成功,重點掌握面试的技巧、英文简历的写作以及相关的英文表达方式。通过教师的介绍使学生明确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
(2)任务环阶段
工作面试与学生的生活是紧密相连的。在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的环境下,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通过网络搜集整理出找工作的相关信息。如:找工作的步骤、取得成功面试的技巧、英文简历的写作等。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学生对如何找工作有了初步的了解。
任务完成之后各个小组准备向全班汇报任务的完成情况,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由各个小组的代表通过将此主题制作成课件的方式用目标语展示和介绍他们整理出的找工作的步骤、成功面试的技巧和注意事项、个人简历的撰写方法等。
各组汇报完以后就到了同学们充分展示自己的环节,教师可以布置学生结合本单元的主题通过自编对话或者情景短剧的方式来运用与面试相关的单词、短语或表达方式,通过这种角色表演可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尽可能地使用所学到的词汇,从而更好地巩固目标语词汇和句型。
(3)语言聚焦阶段
在这一阶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并总结本单元的主要内容,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总结出他们认为应该重点掌握的内容以及难点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总结把这些内容再进行一次梳理和讲解,以利于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另外,在任务完成后,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表现或小组的表现给予适当而及时的评价,教师的评价既是对学生活动的充分肯定,也是强化语言准确性的过程,同时又能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在语言运用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能够起到较好的反拨作用。
5 . 结语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学逐渐从以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既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又注重对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任务型教学法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运用英语去完成各种类似于真实社会生活环境的任务,从而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将任务型教学法的理念引入到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中,建立任务型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因此,在视听说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对课堂任务进行合理地设计和准备,使学生明确学习活动的目标,并且形成一个有梯度的连续任务,真正做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加强对学生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注意发展学生的学习策略,灵活运用任务型教学法的理念和原则来因材施教,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水平和英语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Ellis, R. Task-based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Nunan, D. 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Skehan, P. 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Willis, J. 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M]. London: Longman, 1996.
蔡基剛. 大学英语教学:回顾、反思和研究[ M ] .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 0 0 6 .
程晓堂. 任务型语言教学[ M ]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 0 0 4 .
邓杰、邓颖玲. 网络环境下英语视听说任务型教学研究[ J ] . 外语教学,2 0 0 7 ( 9 ) .
方文礼. 外语任务型教学法纵横谈[ J ] . 外语与外语教学,2 0 0 3 ( 9 ):1 7 - 2 0 .
丰玉芳、唐晓岩. 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J ] . 外语与外语教学,2 0 0 4 ( 6 ) .
龚亚夫、罗小茜. 任务型语言教学[ M ] .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 0 0 3 .
黄爱凤. 任务型语言教学:导读[ M ] .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 0 1 1 .
教育部高教司.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Z ]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 0 0 7 .
黎金琼. 任务型教学在大学英语独立学院视听说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J ] .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 0 1 2 ( 4 ):1 8 2 - 1 8 4 .
王大伟. 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3)[ M ] .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 0 0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