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小燕
[摘 要]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载体,是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组织形式。近年来,阿勒泰地区农业专业合作社也取得了快速发展,有效促进了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但发展模式相对滞后已经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社进一步发展壮大的重要掣肘,密切关注、深入研究布尔津县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对于研究广大欠发达地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主要结合布尔津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新模式。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民合作社 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 F3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10-0009-02
一、布尔津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现现状
1.布尔津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取得的成效
布尔津县共管辖28户农民专业合作社,该地区按照“免税不免管理”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认真落实税收政策,促进专业合作社健康有序发展。首先,掌握行业政策到位。走访农办、供销联合社等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部门,掌握企业成立、组织构架、经营模式、资金筹集等方面的政策规定,全面了解专业合作社相关政策,确保各项工作做实、做细;其次,行业调查研究到位。组织人员下企业开展行业调查,系统了解企业特点,掌握企业经营现状,找出税收管理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一些操作规程,建立专业性工作档案,进一步提升纳税服务质量;最后,税收政策辅导到位。针对行业调查中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农民合作社法,采取举办培训班、上门辅导、“一对一”等形式进行税收政策辅导,让纳税人切实掌握农业专业合作相关税收政策。同时将农业专业合作税收政策送到政府有关部门,使行业管理部门将税收政策融入日常工作中,同时为当地政府制定发展经济决策提供政策依据。
2.存在问题分析
首先,合作社管理机构不够明确。目前有农办、农业局、供销社都在管理合作社,造成多部门管理,表面上有多个婆家,实际上变为没人管的状态,不利于合作社的有序、壮大发展;其次,扶持资金少。因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时间较短,又是新生事物,目前尚处在起步发展阶段,政府部门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认识不到位,扶持的力度不够,没有把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摆上议事日程;再次,人才缺乏、科技水平低。大部分没有专业人才,虽然都是种植多年的种植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缺乏理论知识和新科技知识;第四,规模还比较小,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因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时间较短,又是新生事物,目前尚处在起步发展阶段,对产业化经营中的促进作用还不大,合作社的龙头、桥梁和纽带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体现。部分群众对专业合作社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往往把其与原来的村集经济组织混为一谈,因此对入会的兴趣不高,参与的积极性不強,从而导致专业合作社发展缓慢、会员偏少;最后,缺乏有效的自我发展机制。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社员服务以无偿服务为主,没有自主经营创收能力,导致合作社运转困难。如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技术培训、市场开发等工作资金严重不足,影响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活动的拓展。
二、解决对策
首先,重视合作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加强管理。政府应明确管理机构,不应有多个部门同时管理,不然就会造成无人管理的状态,建议由行业归类管理,并进行具体的业务指导;其次,加大指导力度。根据合作社实际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探讨发展的新路子,通过多种途径,加大专业合作社的指导力度,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宣传和基本知识培训,为合作社发展创建一个良好的环境;再次,出台扶持相关政策和优惠措施。各级政府部门要把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摆上议事日程,加大扶持的力度,把合作社建设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机结合起来,在技术人才、信贷、税收减免、用地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措施,推进专业合作社健康、有序发展;第四,帮助解决人才问题。一是建议政府部门出台保留编制、职位、工资、允许和鼓励事业单位人才到专业合作社工作或入股;二是加强对合作社负责人、工作人员进行强化培训,造就一批懂技术、懂市场、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第五;加强合作社自身建设。一是合作社建章立制,规范运作,实行民主管理,独立核算,建立会计制度、民主管理制度、利益分配制度,为合作社实现自我积累、自我壮大发展;二是宣传引导农民入社,壮大专业合作社队伍;第六,加强宣传培训。一是定期聘请专家对社员进行技术培训,全面提高社员的组织化程度和科技文化素质;二是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学习培训,使社员知法、懂法、用法;最后,打造品牌。要充分发挥品牌效应,要创立合作社自己的产品品牌,通过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积极开展产品品牌认证和注册工作,形成规模效益和品牌效应。
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模式
1.合作社、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
随着农产品市场竞争的加剧,农民专业合作社仅仅靠做初级农产品,是不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农产品不管是进人国际市场还是发展国内市场,都需要加快农产品深加工的发展步伐,提高农产品加工业的产值和农业产值的比值。从许多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历程看,农民合作社在逐步壮大后,直接兴办从事农产品加工、销售、贮藏、运输等活动的企业,是一个必然趋势。因此,合作社要成为兴办农产品加工等企业的主体,通过对农产品的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竞争能力,增加农户的利润。
2.市场、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
农产品市场是农产品流通的重要载体,是连接农产品生产和城乡居民消费的纽带。目前,常德市拥有常德农产品大市场、谢家铺牲猪交易大市场、甘露寺蔬菜批发市场、石门柑桔市场、汉寿畜禽交易市场、澧县水产批发市场、桃源牛羊市场等一批大型专业市场。各地在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时,可以充分利用农产品市场的作用,建立产品销售的定点网点,加大宣传推介产品,提高产品知名度,拓宽产品的销路,使产品直接或间接通过市场销售,从而加快合作社农产品市场化步伐,有效地解决农产品买卖难的问题。
3.合作社、党支部、农户的发展模式
农民专业合作社要提高农产品进入市场的组织化水平,需要吸纳有经济头脑、带富能力强的党员参与进来,带领合作社向前发展,把党组织建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中,让党员站到前沿,开展示范引导,帮助农民增收,党组织能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进一步强化党员的骨干作用,依托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建立乡、村信息通道,及时为农户提供市场信息,让农民及时了解政府的各项优惠政策和市场行情,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后续发展提供了保障和支撑,使合作社在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结语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民专业合作社具有很强的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还存资金不足,政府部门扶持力度不足,农民群众参与性不高的现象,各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应该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不要急于求成,应该因地制宜的制定发展模式,不断加强政府部门的领导,规范合作社的内部管理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切实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丁中文,李伟伟,杨军,杨小萍. 台湾富丽农村建设及其对洛江区新农村建设的启示[J]. 台湾农业探索. 2010(04)
[2]薛建良,陈文宽. 新农村建设主导产业带动力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0(02)
[3]魏秀芳,冯滨,潘佳,刘凯. 滨州市新农村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0(05)
[4]王宏杰.农村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障碍因素分析[J]. 山区开发. 2010(03)
[5]罗文德,曾文秀. 非公有制林业在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 青海农林科技. 2010(04)
[6]汪勇. 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新农村建设[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06)
[7]陈石松,张金芬. “三农”问题与解决的对策[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