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翔
【摘要】体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初中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初中生处在生理和心理发育的过渡阶段,体育教育对其生理以及心理的积极作用不可忽视,因而,初中体育教育在现阶段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从现阶段学生特点、教师状况以及基础设施等诸多条件上看,初中体育教学中仍存在着众多问题,体育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
【关键词】初中体育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7-0208-02 中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中最重要的阶段,这个阶段是人体处在健康成长的最佳时期。在我国的教学体系中,体育课程的设置是为了更好的帮助处在生理及心理发育阶段的初中生们增强体质、培育健康阳光的心理状态。但是,从目前的总体状况上看,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诸多,例如学校对体育教育缺乏重视,体育师资力量欠缺,学生重心转向文化课等,种种因素导致学生在体育课程的学习中兴致不高、体质连年下降,引起了社会的注意。笔者结合自身在教学中的体会,对现阶段的教育和学生特点发表一点个人的观点。
一、当前的素质教育及学生特征简析
(一)现代化素质教育的特征
所谓素质教育是指在遵循人的自身发展以及发展的客观规律、人于社会之间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的教育活动。其主要目的在于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个性发展、能力培养、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进行教育。具有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以及综合性。
现代化的素质教育是面向学生,充分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协调教育。与以前的应试教育有很大区别,教育部提出的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要根据全体学生的总体特点与实际情况来进行目标定位、教学内容组织以及考核标准制定等,尽可能的将每个学生都纳入到教育的体质中,实现学有所成,茁壮成长。同时,现代化的素质教育的重心逐渐转向对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不仅要求学生要在文化课上学有所成,同时还要求学生能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全面提高生理及心理素质,并树立终身的体育锻炼意识。除此之外,现代化的素质教育更加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的实现,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并通过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来实现学生兴趣、爱好上的继续发展,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新世纪的初中生特点
初中生一般指正在上初中的学生,但同时也泛指青春时期。这个时期的初中生处在青春期,即从外观上看是身体出现变化较大的阶段,从心理特征上看,表现为较为敏感、焦躁、多虑等。这个阶段,是儿童期向成年期过渡的时期,各组织器官都开始由稚嫩走向成熟,功能逐渐健全,世界观及个人信念逐步形成。
这个时期的学生,身体成长迅速,精力充沛,活泼好动,极度重视外在的形象、成绩等一些能体现个人竞争力的因素,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同时也极度叛逆,容易躁动。因而,由此造成这个阶段教育的特殊性及复杂性,教育目标的实现需要从多方面努力。
二、当前体育教育的现状
由于近年来青少年体质下降问题越来越严重,初中体育教育逐渐受到社会的关注及质疑,因而,了解当前体育教育的现状,对体育教育的改革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和引导作用。
(一)对体育课程教育的重视程度
从目前全国的大体状况来看,教育从初中进入高中阶段是采取的择优录取的选拔方式,因而,学校关心自身的升学率、重点高中的上线率以及学校的综合排名状况,教师关心自身的教学绩效与教学质量,学生关心自己是否能成功进入重点高中,由此造成对体育课程学习的轻视。很多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的上升,甚至将体育课的时间完全挤占而用于其它文化课程的教学中,从而使得基本的体育课程都得不到保障,造成很多学生只了解常见的一些体育项目,例如短跑、长跑、跳远等,而对一些基本的体育常识都无从知晓,更不用说如何在身体发育的青春期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塑造强壮的体魄。
(二)体育课程的基本教学情况
我国教学体系中,初中体育的发展较长,其教育体系逐渐完善,已形成了逐渐完善的体系。就目前的初中体育教学情况来看,在超过80%的院校中,体育教学的教学项目主要是传统的、简单操作类的项目,例如:篮球、足球、排球、长短跑、跳高、跳远、铅球投掷等,而对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武术、跆拳道、瑜伽、街舞、健美操等新兴项目教学较少。
教学课时即教学一节课的时长,对教学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对于教学课时上,大多数学校采取的是45分钟的标准课时,其中前五分钟用于学生的准备活动,活动筋骨,避免运动出现伤害状况,最后五分钟用于平静同学们的心情,以更好的进入接下来的文化课程学习状态,因而主要的学习时间集中在中间的35分钟,这种课程教学的安排比较能符合科学教学的特点。同时体育课程的教授采取一周一至两次的教学频率,相对来说,课程的频率较少,不能很好的安排体育锻炼的量和强度,学生的练习负荷也难以控制,无法很好的实现课堂教学的预期效果。
(三)初中体育教学的基础设施情况
教学中,基础设施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尤其是对于体育——这门实践性极强,对设施要求稍微较高的课程教学。一些调查结果表明,由于初中学校大多规模较小,资金不充裕,再加上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因而用于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投入较少。就目前情况来看,80%的学校建设有田径场,主要用于跑步、踢足球,50%的学校拥有篮球场,篮球、足球器材较充足。但是,大多数学校在器材上拥有的是篮球、足球等常见球类,器材储备种类较少,无法满足学生们多样化的需求。而场地建设上,很多学校上存在严重的不足,例如,田径场只是简单的砂质场地,无法进行正规的跑步锻炼、足球训练等,使得学校的锻炼空间极度受到限制,锻炼态度、意识下降,从而影响了锻炼的效果。
(四)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对于教育来说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作为处于生理、心理成长状态的初中生来讲,教师的引导是极其必要的。在现阶段的体育教育中,体育教师较缺乏,很多学校及老师认为,体育课就是带着学生跑跑跳跳,因而很多教师尚未接受任何的专业学习及训练,另一部分则是文化课教师顺便代体育课,专业的体育教师极度匮乏。
同时,很多体育教师也尚未对体育的教学有足够的重视,与其他文化课教师形成了一致的看法,因而很多时候,当文化课教师向体育教师“借课”时,这些教师抱着反正体育课对中考又没用、不上课也可以拿工资的心态,将少之又少的体育课拱手让人,极大的阻碍了初中的体育教学,阻碍了学生们的正常发展和健康成长。
三、如何进行体育教育改革
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教育事业逐渐得到重视,教育部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也日益关注。由于初中的体育教育中存在的众多问题,师资力量、教学设施设备、课程设置不合理等,因而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对体育课程教学进行适当改革是极其必要的。
(一)明确教学目标,加强体育教学重视程度
初中的体育教育要从两个角度展开,一个是基本理论教学,另一个是课外活动。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基本的理论知识,锻炼常识以及处理锻炼伤痛的一些办法等,为后续进行锻炼作出一定的准备。课外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基础知识都得到掌握的条件下,引导学生积极锻炼,形成健壮的体格,并形成坚强的意志,树立长期体育锻炼的思想。
因而,对于体育教学的这些目标,无论是学校方面还是老师方面甚至是学生方面,都要明确,认识到这一目标对学生人生中打造完美体格、锻炼健康体魄、树立坚强意志、培育能力上的重要作用,将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二)完善教学内容,合理化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时间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是直接而深远的,因而要加大力度加强教学内容的完善,合理化教学时间。首先,要明确了解初中生的特点,教学内容设计要对口。由于初中生玩性较重,因而教师可以采取比赛、做游戏的办法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进入体育课堂的兴趣意愿增加。除此之外,也可以在体育课程上教授大家喜欢的内容,如街舞、排球等,进一步多样化课堂教学的内容。
同时,对于体育课程的时间上,在设计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生理特点以及年龄特征对锻炼强度的需求,科学设计教学时长,让学生得到适度锻炼,实现体育教学的目标。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良好的体育教学需要良好的基础设施的硬件支持,政府、学校需在这上面下功夫,增加体育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对体育场地、体育器材进行重新的规划、采购,从基本硬件上对初中生的体育教学提供支持。以此促进同学们能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塑造良好的身形,形成坚韧的品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师资力量的建设上,学校方面应适度吸引相关专业人才,增加教师数量。同时,对这些教师组织专门的培训,组织专门的理论讲座,一方面培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同时也培育他们对本课程的重视程度,以此激发他们的教学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可以通过举办体育教学评优的方式,激发教师积极改进教学、实现教学优化。
四、总结
初中体育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现阶段体育教学中存在的诸多的问题,初中体育教学必须进行改革,牢牢把握学生特点,在教学中明确目标,完善教学内容,同时加强师资力量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才能以符合学生特点、有助于学生顺利成长的正确教学方法、模式,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意识,培育初中生茁壮成长,积极向上,并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伊巍.浅析体育教师的教学语言[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
[2]尹家军.强化教学活动创新 提升体育教学成效——对初中体育教学改革的几点探究[J].社会科学教学科学导刊,2011,(6).
[3]康瑾.初中学校体育教学改革[J].河南科技,2012,(8).
[4]林维镜.如何通过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动机策略探讨[J].山西青年,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