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迎亮
摘要:在美术课中运用多媒体可以改善教学环境、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有利于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创新意识。将多媒体技术运用于美术课堂教学是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增强艺术教育感染力,施展素质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美术;教学手段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8-0153
对于一门以视覺为主的学科——美术课,多媒体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辅助手段,以其高效、快捷和更有利于保存、收集资料、相互交流等优势为美术课带来了“教”与“学”的重大改革,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还对美术教学的观念、思想、模式产生深远影响。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美术教学,改善教学环境,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创新意识。将多媒体技术运用于美术课堂教学是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增强艺术教育的感染力与说服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
笔者现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更好地利用多媒体促进美术教学作粗浅的探讨。
一、内容多样性呈现,提高审美意识
在美术欣赏教学中欣赏各类美术作品时,要求作品的图像质量高、作品数量多。而现有的美术欣赏教材中所展示的作品有限,并存在较多的缺点,加之美术欣赏课的课时少,而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已不满足于教材上的介绍,他们需要更多信息、更多的交流和更多的艺术体验。而传统的教学手段是无法解决好这些教学中的矛盾。多媒体的表现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与艺术有相通之处,在视觉形式上其点、形、色、线的信息强度和画面吸引力能够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艺术氛围。
当欣赏经典美术作品时,美术教师事先充分利用网络收集各种题材的优秀图片、文字介绍等美术资料,及时存入计算机,制作成幻灯片、课件等。课中教师把事先储备的内容一播放,学生不但可以窥见作品的全貌,某个画家的代表作及其背景资料就会出现在眼前,学生身在课堂,却能打破时空的界限,在艺术的长廊漫步,在想象的空间飞翔,审美教育寓于潜移默化之中。如在美术欣赏课中,欣赏毕加索的立体主义作品《格尔尼卡》时,教师充分运用多媒体,优美的画面、简洁明了的文字说明、引人如胜的音乐和身临其境的影像等信息呈现在学生面前,多元化的信息呈现,视、听感官相互配合,达到一种通感的审美效果,从而领略到该作品的艺术内涵。这样的一种欣赏教学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学的情感因素,极大限度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激发其潜能,提高教学效率。
二、营造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求知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直观形象的东西更能满足学生好奇、好新、好仿的心理特点,多媒体图像清晰、色彩逼真,展示过程简易方便,借助多媒体可以促使学生充分利用多种感官,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教学《时间的“表情”》一课时,先给学生观看一些造型独特的钟表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创造不同种类型的钟,激发了学生绘画的创造性,有效地实现了教学要求。
三、扩充信息量,开阔学生视野
传统美术的教学方法受时空限制,教师传授内容有限。多媒体具有传播速度快,知识信息量大的特点。多媒体教学呈现给学生的是更多的知识内容,跨越古今,驰骋中外,更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视野。
四、存在局限性,要合理运用
多媒体在美术教学中有极大的优势,但部分教师还未能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多媒体,而且在运用多媒体过程中多为课件演示,未能实现现代教育多媒体与美术教学的有效整合,多媒体应用存在着局限性。
教学活动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在教学中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信息交流、反馈,实现教学双方对教学过程的把握。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有时候忙于播放眼花缭乱的课件,而忽视了课堂中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使学生没有思考的间隙。有时候多媒体教学会喧宾夺主,学生往往会被花哨的内容吸引而忽视美术课堂中重难点的把握,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多媒体是教师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它只能作为一种工具,不能取代教师的主导作用。多媒体是比较具体的形象教学,运用多媒体教学不能以形象思维代替抽象思维。美术教师应该科学地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要落到实处,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利用多媒体,做到恰当运用,恰到好处,为美术教学锦上添花。教师要把教学所需的各种图像、音乐、影像及文字说明有效整合,并自然适时地展示给学生,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艺术感染力,而且生动的课堂教学效果也提高了课堂实效。
(作者单位:山西省大同市北岳中学 037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