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在课堂上,教师要依托课文文本,活用文本,充分挖掘教材的特点,在课堂中安排练笔,以读促写,让学生从实践中学习、积累,活用课文文本这一“例子”,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在新课改、新形势下,我们还要考虑如何让课文和练笔更好地融合,并赋予课堂练笔更丰富、更创新的内涵与外延。
关键词:课文文本 课堂练笔 语文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教材达到“授之以渔”的效果,学生要通过教材学习来收获“鱼”,并进而学会“渔”,达到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目标。如何检验学生是否领悟到了文本的表达方法呢?如何把领悟的方法运用到习作实践中去呢?课堂练笔就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手段。
一、“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关于课堂练笔的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提到:“儿童的智慧在指尖上。”课堂练笔这一教学形式,被广大教师应用于教学实践当中。我国从古至今有着读写并重的传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是为了厚积薄发。理想中的“写”与课堂现实总是隔着秋水,仿佛近在咫尺,却又没有真正触及。如今的课堂中,课堂练笔存在着许多误区,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重“读”轻“写”
这一观点认为,“读书破万卷”重在“读破”,读中求“悟”,厚积薄发,自然会写文章。语文课堂上,教师会反复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读,教师备课时也会把重点倾向于如何深度地解读和品味文章。学生在课堂中读到了许多优美的语言,读懂了很多深刻的道理,知道了很多答案,可提到写作文,还是会皱起眉头。
(二)貌合神离
课堂练笔的写入点到底在哪?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目标就在前方,只要借助合理的“写入点”作为小舟,就能驶向理想的彼岸。课堂练笔,就要活用好文本这一“写入点”,文本就是“源头”,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运用自己的智慧,努力理解和领会教材的设计理念和教学思想,把握其特点,使教材所潜藏的资源得到较好的挖掘,从而用好“教材”这个例子,让教材成为学生的一艘知识之舟,一座能力之桥,一个心灵洗礼之池,让学生学以致用,在课堂中思如泉涌,冒出一汪汪“活水”来。
二、“顺水而行,云驶鸟疾”
在执教《钓鱼的启示》一文中,我设计了一处练笔,让学生揣摩父亲的心理——父亲到底喜不喜欢这条鲈鱼?我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想想父亲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师先作引导:“这是个夜深人静的夜晚,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人和船的影子,没有人看见他们,更无人知道他们是在什么时候钓到这条大鲈鱼的,此时此刻……”这时出示写话练习:“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心想……”这一处课堂练笔的设计,一来是让学生静下心进入文本,思考:父亲到底喜不喜欢这条鱼,从而推动课堂的深入;二来让学生揣摩父亲的心思,并把心理活动用语言表达出来,从而更好地体会父亲对大鲈鱼“不得不舍”的内心挣扎,让学生更好地题解父亲的良苦用心。
又如,在执教《趵突泉》一文中,最后的教学环节是“感受小泉之美”,出示句子:有的像大鱼吐水,极轻快地上来一串水泡;有的像一串明珠,走到中途又歪下去,真像一串珍珠在水里斜放着;有的半天才上来一个水泡,大、扁一点,慢慢地,有姿态地摇动上来,碎了。看,又来一个!有的好几串小碎珠一齐挤上来,像一朵攒得很整齐的珠花,雪白;有的……
我先请学生自己读读课文,读一读、想一想,并用最擅长的方式把趵突泉的美表现出来,如朗读、画画,自学这一段。自学完这一段,再思考:句子中的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列举的省略)请学生也用拟人或比喻的修辞手法尝试着写一写。
学“文章”,既要学“文”,又要学会“章”,阅读教学不能只完成理解文章内容,“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等显性任务,还应当完成理解和欣赏语言文字的文采、条理与章法,学习并运用语言文字及其组织章法等隐性任务,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趵突泉》是一篇文辞非常优美的文章,我们不仅要带着学生从字里行间去感受美,还要学着老舍爷爷写写它的美。通过想象,通过学写比喻句,学生的语言技能得到了有效的发展。
三、“青山不老,绿水长存”:开放课堂练笔的视野
人教版教材的选文,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文章体裁、内容不同,选材、表现手法表达情感也不同,这就决定了课堂练笔也是多样的,像一些公开课、语文作业中,司空见惯的“我想对某某说……”“我要夸夸……”这一千遍一律的练笔,是不会取得良好效果的。依托文本教材的练笔,可以是积累,也可以是重组;可以是模仿,也可以是创新;可以是具象,也可以是提炼。但仅此是不够的,教师应该进一步拓宽视野,采用更多方式方法促进课堂练笔的有效性。
“但肯寻诗便有诗”,只要我们有意识地利用好课本这一文本“源头”,便能寻得更多巧妙的练笔形式。充分利用好课堂主阵地,适时适度的小练笔,既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起着独特作用,又对学生语言生命的成长发挥着持续的、潜移默化的熏染陶冶作用。用好文本课文“源头”,学生的笔尖冒出源源不断的“活水”,定会令语文课堂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2]朱煜.“用教材教”:内涵与实施[J].教育科学研究,2008(1).
[3]朱红.叩问缺憾优化策略—课堂教学中读写结合的实践探索[J].教学月刊,2010(12).
[4]于夕锋.课文作文:为有源头活水来[J].济南教育学院学报,2002(5):30-31.
[5]活用文本,以读促写,乐于表达[M].小学语文教学,2011(12).
作者简介:
林杭标(1988— ),男,浙江省浦江县中余乡中心小学教导主任,小学一级教师。
(责编 张亚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