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有效导入的策略分析

2014-04-29 04:02刘祖燕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4年8期
关键词:有效导入教学效率课堂教学

刘祖燕

【摘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新课的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重要意义. 有效的课堂导入,将对新课的讲授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让学生在课堂上发挥他们的主动性. 新课导入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从而影响一节课的教学效率. 因此,教师要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情况下,应当关注新课的有效导入.

【关键词】 课堂教学;教学效率;有效导入

一、问题的提出

在“轴对称图形”新课上,老师应用多媒体展示了各种对称的风筝. 老师问同学们:从这些图片中,你们有什么想法呢?一名学生举手回答道:“谁最先发明的风筝?”这个问题显然与今天要讲的内容不相符,老师就给学生讲自己也不清楚,因此布置了任务让学生放学回家上电脑搜索是谁最早发明的风筝. 然后教师又问:“同学们还有其他想法吗?”另一名同学答道:“老师,风筝为什么能飞上天?”这个问题也偏离了要讲的主要内容,因此老师又解释道现在你们的知识还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也许到你们上高中、上大学学习了物理和数学,你们就可以解答这个问题了. 在这个互动过程中,老师也发现他的提出问题出现了偏离,导致学生的发现和发问与新知的导入(即对称轴)没有联系. 因此,老师赶紧转变发问:“同学们,从几何图形上看,这些风筝有什么区别呢?”因此,很快就有同学回答它们左右对折可以重叠. 这样,就引入了对称轴的相关教学,从而顺利进行教学.

从上面的教学片断可知,老师在刚开始上课时,由于没有有效导入问题,语言表达欠佳,发问时出现失误,导致学生提的问题偏离了课本的新知识,也使得在教学过程中浪费了至少5分钟的时间.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小小的失误,导致课堂没能按部就班,让学生没有轻松自然地进入到新课,那么学生的学习状态也没能达到最佳,学习效果也没有预期的好,课堂效率显然不是高效的.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有些教师对新课引入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引入的方法单一,语言表达欠缺,导入时间长短不佳,导致课堂效率低下. 那么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如何有效地导入新课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如何精心设计每堂课的开头就值得我们去探究.

二、有效导入的特点分析

1. 导入的含义

课的导入是课堂上正式教学的启动,它指课堂教学开始之时,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状态的教学组织行动,是教师和学生在此过程中所有教与学活动的通称.

2. 有效教学的含义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 有效教学包含三重意蕴:教学要有效果、有效率和有效益. 有效果,指教学活动的结果与预期的教学目标相吻合;有效率,指教学的投入与产出应符合一定的比率;有效益,是教学活动的收益、教学价值的实现,是指教学目标与特定的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是否吻合以及吻合的程度.

3. 数学新课导入的基本原则

(1)新课的导入要符合科学性

导语的设计要从教学内容出发,有的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的是教学内容的必要补充,还有的虽然从内容上看关系不大,但它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于教学内容的讲授和学习也是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这一切, 都应从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出发. 那些违背科学性的导入,尽管非常生动、非常精彩,也不足取.

(2)新课的导入要具有思维性

笛卡尔曾说过,“我思故我在”. 数学课堂要具有思维性,教师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会思考,培养他们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在课堂导入过程中,让学生们思考,尽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有千奇百怪的想法,但是教师不应扼制学生的想法,应顺着他们的思考和推理,让学生最终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学生因此得到发展,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3)新课的导入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的起点,首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所以新课的导入要遵循激发学生兴趣的原则. 教师通过新颖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求知欲,增强他们自觉主动地对新知识进行探究,从而使学生产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

三、有效导入的主要策略

导入策略是指教师在新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开始之时,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和教学原则指导下,根据教学条件的特点,运用一定的方式方法,通过简短的言语和行为,恰如其分地引领学生进入学习情境的系统谋划,以及根据谋划在执行过程中所采用的具体措施. 下面就导入策略中的部分策略进行具体的分析探究.

1. 情境导入

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可以设置生动的情境,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到要导入的内容中,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迅速集中注意力,让学生发现、思考问题,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 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互动,学生是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下,学生不会觉得学习是种负担,反而加深了对新知识的记忆.

正如上文所提到的教学导入片断一样,教师通过让学生观察图片中的不同风筝,让他们找出风筝的几何相似之处,通过这个有趣的情境引入,学生注意力集中,充分发挥想象力,最终对本节课的对称轴的定义掌握得更加牢固,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 多媒体导入

在小学课堂中,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导入方式,使用多媒体尽量展示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学生可以形象感知的图片或者视频,让学生从视觉角度获得感性认识,而且也让课堂变得鲜活有力,这样不仅可以吸引学生,还可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例如,在讲“图形的变换”这节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将第一个图片展示在多媒体上,让学生发现图片的特点(图1、图2),学生们会很快发现这个图片的展示有问题,与我们今天要上的课有联系,但是字的排列有问题. 那么就可以引导学生如何将图片中的字变成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图形的变换”. 那么学生就会对图1的图形作出变换,即将图形中的“图”字顺时针旋转180°,将“变”字向右平移,将“形”字向上平移,然后将“换”字沿着图片的蓝色竖线翻转,再将“变”字逆时针旋转90°平移到相应的位置,从而变成下图2的图形.

在这堂新课的引入中,学生既觉得好奇,又自己亲自对图形做了变换,教师对新知的引入也达到了效果. 从这个片段可以看出,教师的课题呈现方式很新颖别致,其中也蕴含了课程所必需的知识基础.

3. 实验导入

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最重要的教育方法是鼓励学生实际行动.”新授课的行为导入策略强调的是学生动手能力、操作能力的养成,它需要教师或师生运用一定的肢体动作导入新课. 其方法主要包括游戏导入、实验导入、表演导入等. 其中,实验导入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是常用的导入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须让学生配合做一些实验,学生自己动手,让学生体验和感受数学的教学活动,这种方法导入新课,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还能让学生获得对知识的实质性认识.

教师对新课的导入一定要从学生出发,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围绕多元化的教学目标,在新课上祛除固定不变的程式化的教学方法,运用灵活多变的导入策略,除上面所说的多媒体导入、情境导入、实验导入之外,还可以采取直接导入、故事导入、游戏导入等,为学生提供探究新知的平台,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快乐地获取新知. 因此,教师要抓好新课的有效导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郭芬云.课的导入与结束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陈汝平.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学[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宋志斌.小学数学新课导入的原则与方法[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1(6).

猜你喜欢
有效导入教学效率课堂教学
让导入充满智慧,让课堂富有灵性
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几种有效导入
中学语文课堂有效导入策略研究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论花样游泳运动员选材和初级教学模式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培养乐学情趣提高化学教学效率探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