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红兵
摘要:训练、感悟是语文教学众多策略中的两个基本向度,曾分别成为教学改革的核心词,也因此有相互抗衡之势,甚至被置于对立面。而2011年版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定义,引起广大教师对“语言文字运用”的重视,为语文教学确立了新的坐标。这一坐标正是以感悟与训练互为经纬,让训练在感悟的基础上推进,感悟在训练的落实中生发,在两者的相辅相成中,引导学生触摸语言的温度,感悟语言的思想,体会语言的精妙,学习语言的表达。
关键词:语文教学;感悟;训练;语言文字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4)03-0072-03
有这样一些词语,语文教师特别熟悉:体验、感受、熏陶、分析、比较、讨论、探究、积累……在语文课堂中,这些已经成为重要的教学方法。笔者以为,这些众多的方法有两个基本的向度,那就是训练和感悟。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这两个在语文教学中无法绕开的教学策略,一直在抗衡、较劲,已经成为教学改革的焦点。
一、训练到感悟的更替,教学改革的重心转移
上个世纪90年代,“训练”是我国语文教学改革的关键词。再次翻开1992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可以发现,“训练”出现的频次超过了20次。
其实,语文教学要重视训练早已成为一种共识,包括叶圣陶、张志公、吕叔湘等老一辈语文教育名家在这方面均有论述。叶圣陶先生曾这样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1]在叶老看来,训练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的、主要的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语文课的最终目的——自能读书、自能作文,说到底就是提高借助语言实现交际的能力。这里特别强调的是语文的工具性特征。而要熟练地运用一种工具,自然就离不开专业的训练。正如张志公先生所说:“用了‘语文这个名称,表明在这门功课里要向学生进行全面的语言训练。”
然而,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训练”一词几乎销声匿迹,仅在“教学建议四”中提到。而原大纲中仅在作文教学提示中出现过一次的“感受”一词却出现了18次,其中,涉及阅读教学的有11次之多。这充分表明语文课堂教学改革重心的转移,“人文感悟”自然成为此后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
这种变化不难解释。进入新世纪,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重大文件的发布,“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等教育思想充盈着时代的气息,为新一轮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从大纲的“(小学语文)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人文性”自然成为大家新的关注点。在不少人看来,以“训练”为主要手段的教学已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
二、以“语用”为核心,教学坐标的重新确立
从“训练”到“感悟”,语文教学指导性文件中的变化,导致很长一段时间,广大教师对“训练”讳莫如深。有人甚至开始对“训练”进行“讨伐”,将“语文训练”视作是应试教育的产物。
然而,教学改革实践表明,一些感悟式的教学离开了语言文字训练并没有达到预期目的,课堂跟着感觉走,“语文素养的提高”很难真正得到落实。
一些专家、学者坚持为“训练”辩护,钱梦龙先生认为训练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形态,他说:“我坚信:生动活泼的、高质量的语文教育,只能是生动活泼的、高质量的语文训练的结果。”[3]
细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我们可以发现,其实并没有否定“训练”的价值,只是在表述上换用了“实践”:“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吴忠豪教授认为:“语文实践在语文课堂上的具体体现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训练。”[4]训练与实践在含义上应该有所区别,实践比训练似乎更主动些,但无论是实践还是训练显然都强调人的活动。
由此我们可以作出这样的判断,非此即彼、非彼即此的二元对立论是有失偏颇的,两者需要在课堂中的融合。历经十年的课改探索,课标修订从某种意义上对此作出了明确的回应。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语文课程进行了定义:“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专家解读都不约而同地聚焦到“语言文字运用”上。温儒敏教授在谈到语文课程“坚持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时,特别强调“语文课程应该将人文关怀和道德品格的教育、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的教育,融入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中”[5]。
语文中蕴含的文化内容、人文精神的把握需要以“感悟”的方式来体会,而语言的表达、方法的运用等需要通过“训练”的途径来实现。其实,两者就如精神与肉体、思想与语言一样,是很难分开的,任何刻意的孤立与分开都是片面的。巢宗祺教授在谈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时这样讲:“我想,训练是必要的。语文素养的内涵很丰富,……这里面有的部分要靠训练来培养……有的部分则要通过激发学生内在的兴趣和动力,创造良好的氛围,引导他们读书,丰富积累,投入到广泛的语言文字运用实践中去,使他们在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中获得提高,在追求发现、创新的探究活动中得到发展。总之,语文素养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来养成。”[6]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或者说独当之任为语言文字的运用(简称“语用”),正是为语文教学确定了一个新的坐标体系。在这一坐标系中,教学应该将“感悟”与“训练”互为经纬,找到其最好的交叉点,真正体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实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
三、感悟与训练的统一,“语用”教学的课堂实践
教学中,训练与感悟相辅相成,共同推进,我们才能真正触摸语言的温度,感悟语言的思想,体会语言的精妙,学习语言的表达,创造生动的学习景象。
1.整体观照,融入情感,让训练在感悟的基础上推进
所谓训练,就是在教师的引领下进行适当的实践、操作。原本无可厚非的学习方式之所以被“敬而远之”,笔者认为,是因为受某些功利思想的影响,教学过程中,训练的形式越来越单调,训练的策略越来越机械。训练的过程,课文被肢解得支离破碎,缺少整体的观照;学生的情感难以融入课文的学习之中。
以读为例。一直以来,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形式,读的训练自然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然而,有些时候,为了让学生能够读出感情,训练被演化为技术操练:哪些地方停顿,哪个字读重音,哪些词语需要延长字音,哪些地方语调要上扬,哪些时候语速要加快……于是,做上各种各样的符号,在老师的讲解、学生的演练、不断的矫正中,朗读越来越“出彩”。
笔者不否定朗读技巧的适当运用,但是,很显然,一旦朗读的训练成为了机械的技术处理,读就失去了其在语文学习中的价值。我们应该在内容理解、情感体悟的基础上展开。《黄河的主人》中有这样一段:“再定睛一瞧,啊,那上面还有人哩!不止一个,还有一个……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个人!”指导朗读时,笔者没有急于与学生讨论语速、语调,而是在理解“这几句话写作者看到羊皮筏子上坐着人的惊讶”的内容后,通过画面与语言描绘情境,引导学生想一想,如果你此时就在黄河岸边,你会是怎样的心情。之后,让学生想象一只小小的羊皮筏子在汹涌的波涛中由远而近的景象,再以“内心独白”的形式读给自己听,最后放出声音读出这种感觉。学生在充分感悟的基础上,有了自己独到的体验,朗读时表现十分丰富。学生读得有滋有味,对这一段的理解在朗读的训练中有了很大的提升。
岂止读的训练,每一项训练都需要感悟的陪伴,这样的语文学习才是主动的、积极的、充满情感的过程。
2.关注表达,学习运用,让感悟在训练的落实中生发
《辞海》这样解释“感悟”:“受到感动而醒悟”。就是在某种事物的触发下,而产生的情感上的共鸣,认识上的飞跃,思想上的升华。阅读教学中,感悟的过程就是学生作为阅读主体,走进文本,结合自己已有的认知和经验,对文本意义作出反应的过程。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需要这样的感悟。
《水》是苏教版第八册的一篇课文,一开始这样写村子里“缺水”的情景:“记得那时候我们一个村子的人吃水,都要到十公里之外的一处很小的泉眼里去挑,经常要排上一个小时的长队,才可以挑上一担回家。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让学生通过这一段感受村子“缺水”之严重十分重要。曾有一位青年教师用了以下几个环节:首先学生自读并交流自己的感受。然后,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形成对比,强化学生的感受。进而,在语言的描述中,出示一组缺水的图片。在此基础上,选择了一段音乐让学生配乐朗读。
这样的学习,学生对“缺水”是有感受的,但是肤浅的,可能还不及看一段录像印象深刻,冲击强烈。主要原因在于缺少了对语言真正的关注。一位教师没有满足于这样的感悟,而是让学生对“一个村子”“一处很小的泉眼”“一个小时”“挑上一担(水)回家”等词语逐个谈自己的体会:“人之多”“水之小”“时之长”等,进而感受“水之缺”。接着进行语言的对比,改成“村子里人很多,大家都到很远的地方挑水,那里的泉眼水很小,要等上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够取到一点水”,引导学生比较。最后回到课文进行朗读与讲述。
两种教学的比较中,我们不难发现,停留于感悟的教学只有对意义的感知,缺少了语言的滋养。语文学习需要感悟与训练双管齐下,比翼齐飞。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下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717.
[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0.
[3]钱梦龙.训练——语文教学的基本形态[J].课程·教材·教法,2009(7).
[4]吴忠豪.关于语文训练的讨论[J].课程·教材·教法,2008(12).
[5]赵小雅.目标与内容聚焦语言文字运用[N].中国教育报,2012-3-1(8).
[6]巢宗祺.应该深入理解的几个问题[N].中国教育报,2012-3-1(8).
责任编辑: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