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014-04-29 13:28:21刘剑
学周刊 2014年9期
关键词:想象能力逆向思维发散思维

刘剑

摘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现代教学的重要目标。许多教师认为只有在语数外这些学科知识的教学中才能培养,而体育学科似乎与其关联不大。其实不然。体育教学在教学生各种知识、技术、技能动作的完成过程中同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已成为现代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本文结合具体的实践与研究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逆向思维能力以及发散思维能力这三个方面来论述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体育教学 想象能力 逆向思维 发散思维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我们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出现一个突出的问题,这就是教师教得很辛苦,付出了很大的精力与努力,但是学生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及基本技能的掌握等方面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付出并没有获得应有的回报。我们都知道身心健康是每个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加强学生身心健康教育是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那么如何来摆脱当前体育教学的困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呢?解决这一问题有多种方案,我认为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自主性以及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其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想象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活动,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要为学生创造各种条件与机会,让学生打破思维与心理定势,展开充分的想象。

(一)教师可通过标准而优美的示范性动作来引发学生的想象

正所谓,言传身教。这对于具有很强实践性的体育学科来说更为重要。一味讲解只能让学生的认知与思维停留在肤浅层次,只有将示范与讲解结合起来,才能带给学生直观上的认知,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清晰的表象,进而展开充分的想象。如关于“鱼跃滚翻”的教学,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将整个过程用“蹬摆如兔跃,臂部比肩高,支撑作退让,滚动紧束腰”的语言来进行描述性讲解,这样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整个动作的程序、结构以及明确各个动作的时间与空间的关系,通过直观感知与充分想象在头脑中不断地浮现整个动作过程。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在理论与动作之间建立直接联系,又便于学生的理解与掌握,而且给予了学生进行想象的土壤,引发了学生丰富而直观的想象。

(二)教师可利用原型启发来引导学生想象

所谓原型启发是利用事物之间的相似性通过类比与比较的方法来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采用原型启发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从所熟悉的原型入手,这样大大增强了教学的亲切感,学生更容易接受,理解起来也更为容易,更为重要的可以让学生进行想象,在想象与联想中升华认知、掌握技能。如关于标枪出手动作时的身体姿势,我们可以用拉弦待发的弓来进行教学,向学生形象地展示:在竹片的一端放一粒石子,在竹片弹力可以承受的情况下,将竹片拉弯,在放开的瞬间石子飞了出去,而且竹片弯度愈大,弹力愈大,石子飞得愈远。这样由原型来展开教学,可以让学生通过想象与联想在二者之间建立直接联系,从而使得学生懂得满弓的道理。

二、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逆向思维与常规思维相对,由所要达到的目标推向要领,即由结果开始。这样的教学方法更具悬念性,更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动机,从而使学生展开主动而积极的探究,在探究中主动思考、积极思维。这正是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重要手段。为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不按常规出牌,先抛出技战术的目的,引导学生逐一推导到技战术的要领。如在学习“前滚翻”这一内容时,我们可以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形象而直观地展现长方形、菱形以及圆形的滚动情况。这样学生通过多媒体直观的演示并结合生活经验自然可以认识到只有圆形物体容易滚动。由此引导学生思考,进而得出身体团得越圆越容易滚动,从而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前滚翻的动作原理。这样的认知不是教师直接抛给学生,而是由结果来逐渐导入,这样由结果入手,引导学生展开逆向思维,从结果中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样所获取的知识学生记忆更深刻、理解更透彻,而且更能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发散性思维是指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来展开思考,由不同的线索、不同的方向来进行思维,从多方面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正是现代社会人才所必备的一项重要素质。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尽量为学生营造自由而宽松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一)跨学科教学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一个主要途径就是打破学科界限,为学生构建一个大课堂,让学生学会以综合的眼光来看待问题,从而将学生的思维置于一个更为宽广的空间里。如关于弯道跑的技术,我们可以让学生亲自在弯道上练习,并由此来引入这就是物理学中的离心力原理。这样学生便可以结合生活经验与所学知识来更好地理解与掌握这项技术。

(二)设计开放性问题

与封闭性问题相对,开放性问题具有条件的不完善与答案的不唯一性,可以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更加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发散性。

总之,我们要结合体育学科的特点来加强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与技能,还要让学生具备良好的思维品质,不仅要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更要让学生学得快乐而有效。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体育学科的功效,使之成为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成为实施新课改的主要场所。(责编 张敬亚)

猜你喜欢
想象能力逆向思维发散思维
浅议培养小学生在语文课堂的想象力
未来英才(2016年18期)2017-01-05 18:59:58
探微小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个性化与多元化
在小学数学课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试论情感调动与中学散文教学
独立思考成就独家新闻
中国广播(2016年10期)2016-11-18 13:32:30
逆向思维在小学数学解题中的作用与培养
新一代(2016年15期)2016-11-16 16:03:52
加强语言表达训练提升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例谈发散性思维训练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7:50:41
金融新晋军的“发散思维”
首席财务官(2016年9期)2016-11-07 17:32:58
利用学具操作,培养学习能力
考试周刊(2016年78期)2016-10-12 13:18:41